第二百零五章孟记面馆,招牌臊子面,7分!
虽然苏云和胖子惊讶这家店的招牌。
但是王导和副导演似乎并不太在意。
有说有笑的,像是熟人一样走了进去。
这家店的面积不算太小。
在整条街上算是开的很大的了。
但即便是这样,里面的桌子上也坐满了人。
这生意可真火。
苏云除了感慨门口的招牌太‘硬’之外,还觉得这里生意相当的不错。
找了一会,才找到一张可以落座的桌子。
四人坐下,也没有服务员上菜单。
店里的菜单全都打印在墙上。
苏云一眼望过去。
好家伙,全都是面条这类的东西。
甚至还有凉皮凉面。
而其中还有一些苏云并没有吃过的东西,叫做荞面饸饹。
密密麻麻的菜单在墙上,让苏云和胖子看的着实有些晃眼。
而一旁的王导见状也是笑了笑。
主动点起了菜。
14 对着前台的服务员喊道。
“四份招牌荞面饸饹,四份招牌臊子面。”
“腌蒜,冰封都各来四份。”
王导点完菜后,前台的服务员熟练的将数量和菜单输入了进去。
最后拿出一个小票和手牌。
王导自然轻车熟路的将小票递给隔着不远处的取餐口。
确认手牌之后,取餐口的人拿出一个夹子架住了小票,还表示这是这一桌下的。
王导回来后,胖子也是有些好奇的的看着王导和副导演。
“没想到这里还是自助取餐,有点意思啊。”
副导演老彭笑了笑解释道。
“这里原本是有服务员的,就是老板娘,但是因为客人太多,实在是忙不过来,于是干脆改成了自助取餐。”
“这里不是老吃货找不到这。”
副导演似乎十分骄傲自己的吃货属性,有些炫耀的看着胖子和苏云。
王导也在一旁接话。
“是啊,当时我和老彭出差在长安这拍纪录片,不过当时我是帮忙的,还不是导演。”
“那时候因为需要出外景,但是这边却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雨,我和老彭两个人闲着没事就在这条街上沿街一家一家吃过去,一直吃到这家才算是满意。”
看着王导一脸推崇。
苏云一下子也好奇起来,这里的东西能有这么好吃?
把王导和副导演这两个资深吃货都给征服了?
凭的是什么?
面?
还是刚刚点的什么荞面饸饹?
刚刚王导点的两样主食,其实苏云一个都没吃过。
早就听说长安这边的臊子面非常出名,苏云一直很香试试。
只不过另外一个,苏云在吃之前是不知道是什么的。
心里隐隐有些期待起来。
就在四人在桌上闲聊的时候。
他们的腌蒜和冰封就已经到取餐口了。
腌蒜是提前腌制好的,所以可以随吃随拿。
冰封更是刚从冰柜里拿出来的,在夏天的环境里,瓶子表面还散发了一股股白色的冷气。
看着就十分的过瘾。
苏云帮王导把东西都端过来,在四人面前各自放了一份。
苏云看着摆在眼前的腌蒜,表面已经腌渍的有些透明,露出了里面的蒜肉。
蒜肉和料汁一样呈现褐色,说明这是已经完全泡入味了。
表面不断散发这一股香味和蒜的刺激味。
这种品相,可以说是吃蒜人的最爱。
说明这玩意肯定不辣,吃起来全靠料汁。
所以料汁的泡制和手法,就成了这盘腌蒜成败的关键。
苏云也是第一次见收费的腌蒜。
之前在京城吃炸酱面的还是,那里的腌绿蒜可是不要钱的。
在这个吃面大户的长安城里,蒜竟然还要钱?
这事长安人能答应吗?
苏云转头巡视了一圈。
返现这盘腌蒜基本上是人人都点。
苏云一开始还以为是送的,但是现在才知道,这玩意是需要买的。
这说明这腌蒜,绝对有点东西。
不过苏云知道,这蒜要配面一块吃,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所以也是忍住了想要品尝的冲动。
很快几人的招牌臊子面就做好了。
胖子和副导演很快就端了过来,放到桌上。
这刚出锅的嫂子面,汤面还非常的烫。
说起这臊子面,也算是陕系特色传统面食之一、
历史悠久。
除沿袭唐代长命面的有关习俗,如在生日做寿时必食外,每遇婚丧喜事,或逢年过节,陕系这边都要以它来款待客人。
旧时农村还有这样的习俗:新媳妇过门的第二天,要在婆家举行一个隆重的擀面仪式,新媳妇当着客人的面上案擀面,以测试其技艺的高低。
技术高超娴熟者,擀出的面厚薄均匀,切条细长,下到锅里不会断裂,这样的新媳妇,才能赢得大家的赞誉。
面端上来,看着就诱人。
苏云看着臊子面。
面上的配菜含有比如豆腐,鸡蛋,肉丁、木耳、蒜苗、胡萝卜等等。
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搭配上红红的汤底。
看起来配色是十分的舒服。
红艳艳、油汪汪一层。
汤菜、底菜、飘菜,红黄白绿黑都有。
起码看起来外表已经非常合格了。
而一碗味道合格的臊子面应该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点。
面条应该要细长,厚薄要均匀,臊子闻起来鲜香,红油浮面笼住热气。
闻起来应该汤味酸辣,吃起来筋韧爽口,老幼皆宜。
这家面之所以敢说是这条街最好吃的面,没人反驳。
就是因为臊子面馆不少。
但真正能让人吃得满意的却不多。
一则是现在很多面馆图省事,都用机器面替代手工面了。
二则是汤的味道差强人意。
所以苏云准备尝一口这家的招牌臊子面。
拿起从消毒柜里拿出来的筷子。
往面里伸进去。
夹住一筷面,热气腾腾的。
滚烫的汤覆盖在红油下,丝毫没有半点凉下去的意思。
苏云点点头。
这倒是符合臊子面汤要煎、稀、汪的特点。
煎就是陕系话滚烫的意思。
稀,是指面少汤宽
汪,则是油多的意思
尤其是将面提出来的一瞬间。
汤的酸辣程度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表面的话红油也非常的多。
看起来非常的有传统臊子面的感觉。
等到面凉了一点后,苏云将面咬了进去。
嗯。
肉臊子酸辣油香,又有嚼劲。
却又不过于冽口。
面一看就像是手工的。
非常的有韧性。
口感也是筋道爽滑。
简直完美的符合了臊子面的定义。
苏云的系统也是迅速的开始打分。
孟记面馆,招牌臊子面,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