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旨,”朱由检冷声道“陕西逆贼为祸一方,民不聊生,平乱之时刻不容缓,各路平乱大军务必一月内出兵,平定陕西之乱,一月后,若还有按兵不动者,削去爵位,押回京师问罪,,,,,,”
朱由检可不想给这些人做大的时间,免得将来不少收拾。
而且陕西叛乱的时间太常了,已经超出了朱由检的预计,如果不尽快结束陕西叛乱,那么接下来,将影响到朱由检后面的布局。
平定陕西叛乱,是朱由检踏出的最重要一步,也是朱由检谋划许久,投入心思最多,最为关心的一步。
“参见皇上,”
“皇上,京营将领缺口极大,如今京营可谓是一片混乱,还请皇上早日钦定各级将领,,,,,,”
张维贤最近过得可谓是度日如年,整改京营后,本来就撤销了一批将领,随后又是扩编,满额京营十二万多人马。
可如今,十二万人马已经到位,整个京营大营可谓是人满为患。
不少千户暂代指挥使之职,统领着一卫人马。
军中之人本来就血气方刚,又没将领管着,每日里没少闹事,甚至差点闹出人命。
张维贤整日呆在京营,寸步不敢离,实在是支撑不下去了,皇帝要是再不派遣将领前去接收那些兵马,早晚会出事。
“英国公受累了,”朱由检微笑道“过几日,朕就派人去京营,,,,,,”
京营的事朱由检也听说了,问题的确不小。
可随便派人去接手京营,朱由检又不甘心,京营事关重大,是镇守京师的大军,绝对不能有丝毫差错。
本来朱由检早该任命京营各级将领了的,不过因为遇刺一事,朱由检将此事一推再推,朱由检的想法很简单,绝对不许不忠之人掌握京营兵权。
朱由检在等曹化淳的消息,他要看看,这京师内,有多少人参与了刺杀一事,那怕只是外围打野,朱由检也不会放过。
“皇上,这是锦衣卫密查出来的名单,,,,,,”
在朱由检的再三督促下,曹化淳终于拿出一份勉强证据确凿的名单。
朱由检翻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心头狂跳,参与的人太多了。
大到三品知府,小到九品城门将,,,,,,
而且牵连甚广,其中大部分人都标注着只是擦边,也就是不知情的那种。
“传内阁大臣,,,,,,”
朱由检微微迟疑,幕后策划者还没找出来,按理说此事不该如此快下定论,但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
“参见皇上!”
“起来吧,赐座,,,,,,”
朱由检对如今的朝廷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平常的琐事这些人都能轻松完成,保证大明帝国的正常运转。
索信朱由检将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如何收拢兵权,如何铲除异己,如何提高财政收入上面。
朱由检一般不会过问日常事务,除了一些改革措施外,朱由检很少召集所有内阁大臣开会。
但每次朱由检召开内阁会议,必定会有大事发生。
“你们看看吧,这就是大明的官员,这就是朕的臣子,,,,,,”
朱由检脸色淡漠,语气平淡,毫无波澜,可内阁大员们不会这么想,他们知道,今天又有人要倒霉了,而且不少,要不然朱由检不会为了几个人召集内阁所有大臣。
“这是,,,,,,”
“这么多,,,,,,”
果不其然,众人看完长长的名单后,皆大吃一惊。
“这些都是参与秦藏山刺杀案的官员,其中有不少你们的熟人,,,,,,”
“臣等万死!”
众人急忙请罪,这事他们可不想沾边,无论皇帝是圣君还是昏君,在刺杀一事上,都会变得冷血无情。
特别是像朱由检这样的铁血皇帝,谁沾边,谁死。
至于求情,别闹,他们还想多活一段时间。
“你们说,这些人该如何处置?”朱由检冷淡的看着十二位内阁大臣。
“臣认为,当杀!”
来宗道率先表态,虽然这些人中有他的熟人,就是因为如此,他才必须表态,而且态度要坚决。
“刺杀皇上,欺君犯上,当斩!”
很久没有参与过朝政的魏国公徐宏基也厉声表态,这事他必须必清关系,因为其中有不少武勋的名字,而他这一系的也有不少人。
“按律当斩!”
刑部尚书路振飞,因为年纪过轻,很多时候都一旁听着,很少表态,可这件事上,刑部该为主导,路振飞必须有所表态。
朱由检看了眼路振飞,他有点后悔这么早将路振飞提起来,刑部尚书一职对如今的路振飞来说还是太重。
不是路振飞无法统领刑部,而是路振飞没有将刑部尚书之职发挥到最大作用。
刑部尚书,虽然只统领刑部,可路振飞不止是刑部尚书,而且还是内阁大臣之一,如今大明也就十二个内阁大臣,每一个都掌握着巨大的权利。
路振飞还是太年轻,,,,,,,
“皇上,”兵部尚书孙承宗微微迟疑道“此事牵连太多,涉及官员数百,若全部斩杀,恐会引起地方不稳,,,,,,”
这些官员看似品级不高,权利不大,可他们都是地方上的骨干,杀一两个没什么,可全部杀了,这些位置没有官员,,,,,,
“皇上,”督查院左都御史施邦曜沉声道“此等犯逆之事,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不可轻饶,,,,,,,”
“皇上,”周延儒满脸悲愤的道“这等无君无父之辈,留之不得,请皇上下旨严惩!”
朱由检瞟了眼周延儒,此人虽然喜欢争权夺利,但不得不说,办事很符合朱由检胃口,而且朝廷内,需要这样的混混将水搅浑。
“皇上,”户部尚书范景文微微迟疑道“臣亦认为当严惩犯事官员,但朝廷需做好安排,,,,,,”
“英国公,你认为当如何处置这些官员?”现在还没表态的内阁大臣只有商部尚书毕自严,农部尚书徐光启,工部尚书王之臣和沉默寡言的英国公张维贤。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