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1章 案情
    2002年11月到2003年2月,  5个月的时间,和平市一共出现了4起极度相似的焚尸案。

    受害者均是未曾生育的年轻女性,弃尸地点均在偏僻之处,  废弃工厂、暂时停工的工地、郊外野地、烂尾楼,  尸体全都遭到焚烧,  无法分辨面容和指纹。

    而警方排查过后,  能得到的线索如下

    20021102第一起案件,  40码的胶鞋印

    20021108第二起案件,  燃料为柴油

    20021229第三起案件,当天下了小雪,  凶手留下了汽车的轮胎印

    20030218第四起案件,尸体被查到了身份

    这纯粹是巧了。

    第四起案件,  发生在次年的2月。

    那时,离第三起案件已经过去1个半月,警方仍然未曾查获凶手的真实身份,  心里也怀疑他是不是收手了。

    大家压力都很大,尤其新闻报道了前三起案件,  引起民众恐慌。那几个月,  天一暗,  街上就看不见年轻女子。

    街道和社区被动员起来,  提醒居民不要夜间出门,  独居女子必须特别注意,有事就拨打派出所电话。

    一时间风声鹤唳,好几次派出所街道报警,女子声泪俱下地恳求救命,结果到现场,十桩里八桩是入室偷窃抢劫。

    2月18日下午2点左右,  几个初中生拨打110,说在鬼屋里发现了一个死人,很可怕。

    民警赶到报案地点,那是一个河边的烂尾别墅,黑黢黢的像鬼屋。

    屋子里放着一具相似的黑色焦尸,不同的是,这具尸体的骨骼曾有断裂,打了几枚钢钉。警方立刻联系医院,拿着解剖照片询问骨科医生。

    最后,一名医生认出这是他曾经的病人。

    警方终于确认了死者的身份。

    她叫王子惠,24岁,在一家餐厅当大堂经理。几个月前,她不小心从楼梯上滚了下来,腿折了,打了几个月的石膏才好。

    再去她工作的地方打听,都说人失踪快一星期了。

    问老板,老板说“之前听说她交了个有钱的男朋友,还以为不干了呢。”

    问同事,同事说“她说要回老家几天,谁知道居然死了,唉!”

    问同租的室友,室友说“小惠死了?天啊,我都不知道,这几天我忙着理东西搬家,不清楚她的事。”

    这是唯一一个能确认身份的死者,民警调查得十分仔细,很快弄清楚她的社会关系。

    王子惠不是和平市本地人,从外地来此打工,认得的人不多,主要是餐厅里的老板、同事。室友和她不是朋友,就是合租一个房子才认识的,平时不关心也不了解对方。

    据同事说,曾看见王子惠上过一个男人的车,猜测是她男友,但她的小姐妹否认了,说从未听她提起过和谁交往。

    神秘男人的嫌疑骤然提高。

    经过详细地排查,警方终于挖出了这个开轿车的神秘人。

    他叫吴兵,是王子惠的同乡,这两年做建材生意发了点小财,立马买了车,就想过年开回老家给人瞧瞧自家的本事。

    问起和王子惠的关系,他说“我们俩是一个村的,这丫头去年没回家,她爹娘担心得很,托我照顾照顾。”

    警察问“你有没有开车去找过她?”

    “就一回,请她吃饭,关照两句,别的没了。”吴兵当时挺紧张,“警官,这丫头不是犯了事儿吧?我和她可不熟啊,平常没啥联系。”

    警察当然不信。

    就这么一个嫌疑人,当然查个底朝天。

    结果吧,查出来了行贿,查出来了□□,还查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可不管怎么查,好像都和前面三起案子没关系。

    吴兵的车喝的汽油,鞋是42码,前几个月几乎天天应酬,喝得烂醉,哪有时间杀人抛尸?

    案子就这么陷入了僵局。

    而王子惠一案后,凶手虽然没被抓到踪迹,也偃旗息鼓,没有再动手。

    警力有限,不可能无限制投入下去,又过一月,慢慢淡了,再过半年,案卷也开始积灰。

    一年后,这起连环杀人焚尸案,便成为了无数悬案中的一个,渐渐无人提及。

    直到2007年,凶手再度出手,这一次,终于被警方抓住了尾巴。

    2007年1月,天寒地冻,和平市下了史无前例的大雪。

    可能就是这场雪破坏了凶手的计划,第五具尸体被发现时,居然只是被烧毁了外套和面容,尸体还保留完好。

    一晃近五年,刑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法医在这具尸体上,成功提取到了一些关键物证鞋底沾有少量的榉木碎屑和香烟灰,胃里有不曾消化的汉堡、鸡肉和一些炸酥鱼,指甲沾到了颜料。

    经过对比,那是常见的丙烯颜料,加上残存的衣物料子很年轻,警方便猜测死者是美术学校的学生或老师。

    走访调查后,他们找到了符合条件的人。

    李小暖,美术学院大四的学生,几个月后就要毕业了,却还没找到工作,只接一些零碎的单子。

    这两天,她接了单子,为一家店铺画几幅大型墙画,每天早上□□点出去,晚上六七点回。

    案发前一天,她和往常一样,上午九点出门,却到熄灯还没回来。室友略微奇怪,但没有放心上,大学生夜不归宿很正常,她们以为她去了朋友家过夜。

    按照学校提供的体检报告,警方认为第五具尸体与李小暖的信息高度雷同,便采集了家属的dna,最终确认死者就是李小暖。

    她的父母伤心欲绝,跪在地上恳求警方找出凶手,将其绳之以法。

    当时负责这起案件的警官,慎重地答应了下来。

    他叫季理明。

    --

    比起前面四起案件,第五起案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昨天失踪,次日就发现了尸体,大雪熄灭了火焰,尸体保存完好,现场残留着大量物证。

    警方十分振奋,进行了极其细致的调查。

    指甲里的颜料确定了身份,胃部的残留物经过调查,确认是在附近的一家汉堡店里买的。这家汉堡店的特色炸酥鱼,用的不是鳕鱼或是龙利鱼,而是小黄鱼,非常具有识别度,别家都没有。

    老板娘说,她记得傍晚有一个穿红色大衣的女孩来买过东西,但不记得具体是几点钟了。不过收银有记录,鸡肉汉堡+炸酥鱼有两个,其中一份加牛肉饼,李小暖胃里却没有,所以确定是在17点30分购买的。

    红色大衣的穿着,与李小暖的衣物残片有关。而从消化情况看,死亡时间在餐后的2-4小时左右。

    那么,李小暖什么时候吃的东西呢?

    老板娘提供了一个具有价值的线索,她说,买东西的小姑娘好像没吃午饭(这与店主说,李小暖忙碌一天,经常不吃饭的口供吻合),很饿,拿到炸酥鱼就咬了口,烫了舌头,又问她买了冰可乐。

    收银记录可证实这一点。

    于是,基本能断定,李小暖的死亡时间是19点30分-21点30分之间。

    然后是榉木碎屑。

    国内的榉木很少,多是国外进口,一般用作家具比较多。美院宿舍当然不会用这样的木材,软装的商铺已经完成装修,地上扫得干干净净,也没有木屑。

    木屑在凶手那里沾上的概率非常大。

    但榉木也没那么罕见,装修的,做家具行业的,运输的,指不定哪里就落下了。

    季理明找出地图,一个圈画在美术学院,在城南,一个圈在商铺,在城西,标注出两个地方的公交和地铁。

    最后,一个大圈画在焚尸的垃圾场,也在城西。

    他开车去美术学院,在附近兜了几个圈子。美院的位置很偏,附近有公园,风景好,适合写生,也同样适合抛尸。

    因此,他得出结论,凶手是在城西盯上李小暖的,而不是在美院。

    回到城西。

    他一条条街开过去,拿了本子,记录下所有在装修的店铺。回头任务发到每个社区派出所,上门询问是否有用过榉木的木材。

    又叫人去运输公司查单子,看是否有谁接过运送木材的活计。

    大量警力投入下去,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有嫌疑的人全部捞上水面。

    警方锁定了一名嫌疑人。

    武红林,男,三十五岁,货车司机,1月初,他接过一笔运送木材的单子,15日左右回到和平市。

    他和老婆在城西,租了个三四十平的小房子,日子过得很是拮据。平时,武红林开火车跑长途,他老婆就开电动三轮车拉客。07年那会儿,运营市场还很不规范,类似的黑车很多,大街上随处可见。

    警察找上门的时候,他老婆还以为是严查黑车,一面赔着笑脸说自己有牌照,一面递上一条烟,希望他们能高抬贵手。

    “警察同志,我们只是赚个糊口钱。”三十多岁的女人绞着手,诚惶诚恐,生怕他们把自己的三轮车拉走。

    这可是她花了七八百块钱买的,才开了不到两年,新着呢。

    但警察根本没理会她,问她“你男人去哪儿了?”

    “他出去挣钱了。”女人越想越不安,试探地问,“警察同志,是不是他撞到人了?我们赔钱,肯定赔。”

    负责的警察说“你先坐下,有话问你。”

    女人惶恐不安地问“啥事儿啊?”

    “1月17日晚上,你老公在哪里?”

    “17号……他在外面拉客人。”

    “可运输公司说,他15号就回来了。”

    “对对,那是跑长途,不一样,平时没活的时候,他就让我休息,开我的三轮去拉客人。”

    “17号他一整晚都在外面吗?”

    “是的。”

    “你和他在一起吗?”

    “没,那几天我记得冷得很,我身体不好,他叫我在家歇着。”说到这里,女人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警察问两句就离开了。

    接着,民警在街上找到了拉客的武红林,将他带回警局调查。

    武红林承认17号晚上,他在外面没有回家,但不承认自己拉了李小暖,更否认杀害了她。

    但情况对他很不利。

    李小暖画画的店铺附近,有家中档的烟酒店,老板怕被贼惦记,专门在门口装了个监控。

    摄像头拍到17点左右,武红林开的三轮电动车从门口经过。

    警方问他,17日19点-21点,他在什么地方。

    武红林说,市中心交警管得严,他一般就在城西的工厂附近晃悠,那天应该也是这样。

    “你老实交代,那天有没有拉过一个年轻姑娘。”

    “没,真没有,小姑娘们都不坐这种车。17号……那天好像天不好,我拉过一个去学校接孩子的女的,那会儿天还亮着,肯定不是你们问的那个。”

    “天黑以后没生意?”

    “有,不过就一单,挺晚的,可能得八、九点钟了。”

    这是一个关键时间点,警方问“记得地方吗?”

    “记得,我这两天常在这一带拉客人,那是个女的,长头发,穿西装,好像是个中介。我看她提了一个大手提包,里面都是文件。人很客气,我说15块,她没零钱,给我20都不要我找。”

    线索较为明确,且那地方是新开发区,中介也就两三家,挨个问过去,很快找到了那位乘客。

    她说“对,我17号晚上加班,太晚了没公交,叫的一辆黑三轮。司机长什么样?这我哪儿记得啊,好像个子不算高,带点口音。”

    警方把武红林的照片给他看,她难以确定,但看到三轮车却认出来了。

    “就是这辆车,我确定,绿色的帘子,里面挺干净。”

    警方问“几点钟,你还记得吗?”

    “我到家9点20左右,大概是8点50分上的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