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武太后的印象,秦睿一直受脑海中固定思维的影响,认为其是个心狠手辣,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仔细想想,一个对亲生儿女都能下去手的人,还有什么人是她不能杀的呢!
可来到大唐,尤其是当差一段时间之后,秦睿才发现在这个“吃人”的皇宫中要想生存下去,不靠点手段真是不行,所以对于这位太后,可谓是又敬又怕,与朝中那些叫唤牝鸡司晨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洛阳宫-含元殿,武太后上下打量着身着崭新五品官袍的秦睿,越看就越是满意,尤其在左武卫校阅之后,她对于自己当初做的决定感到自豪,这小子果然没有白白浪费朕的赏识。
黑齿常之的脾气,她太知道了,那个枪杆子当肠子的人,从头可以看到底,指着他为谁弄虚作假,那犹如登天之难。
再加之亲眼见证了左武卫的新人新面貌,不由的让其感叹,秦王府真是聚敛了天下百年的气运,这么一个潜邸三代之臣,就有如此天分,李氏的福源真是深厚啊!
在武太后看来,入朝为官者,人人皆可在本职建功,*****就算是本分为官了,投机取巧、谄媚邀宠者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位列宰辅的,比如说许敬宗、李义府之流。
不管是为了天下,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像太宗皇帝并省官吏一般改良弊政,已经迫在眉睫,她的眼睛不仅盯在朝中的干吏上,更是瞄上秦睿等名不见经传的勋贵子弟身上,拉一个就等于拉一府,站在自己身边的人越多,对朝局就越稳定。
“利见,恒元对你到营后的表现赞赏有加,说你是历年来禁卫军送去的将校中脑子最活泛的,不仅轻松的通过了考验,更是能和大伙儿处的来。不简单,小小年纪做事就如此的稳重,没有辜负朕对于你的一片苦心。”
“太后谬赞了,左武卫本就是国之劲旅,又经大将军调教多年,臣到军中不过月余,不敢贪天之功于己身。些许微末功劳,就劳太后如此恩赏、赐见,臣诚惶诚恐!”
见秦睿恭敬的行礼叩头,武太后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居功而不自傲,知礼而恭谨,秦家的家教好啊,怪不得那么多太宗朝的旧勋贵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秦家依然坚强的挺立在朝堂上,恐怕多是受益于这谨慎的家教。
武太后随即淡笑言道:“利见,朕记得官档写着你是麟德元年生人,今年已经二十一,胡国公是否为你选定亲事,亦或者你有相慕的姑娘吗?
你是老臣之后,与朕来说就是晚辈,朕完全可以为你赐婚嘛!”,要不是知道秦家是个规矩死板的家族,有不尚宗室之女的规矩。秦睿这个对废帝尚且有始有终,重情义的年轻人,武太后都有赐婚的打算了。
秦家的这个规矩是秦琼在世的时候就定下的,其目的有二:一是为子孙不卷入皇室的内部倾轧之中,以免连累阖府家小。二是为了激励子孙的骨气,让他们自食其力,不靠捷径,凭本事踏实为官为将。
虽然这个规矩让秦家在贞观一朝就远离了朝堂的核心,没有像房、杜、薛等家族一样显赫一时。但却没有最后夺爵而身死为天下笑,这一条在秦睿看来是十分英明的决定,说是高瞻远瞩也一点都不为过。
对于寻常官员来说,太后赐婚是件光耀门楣的事,毕竟这象征着恩宠,那个不磕头如捣蒜的谢过恩典,没有媳妇的抢也得去抢一个回来。
可秦睿真是怕这位不按套路出牌的太后弄出什么让人接受不了的结果来,随即赶紧恭声回道:“回太后,家父说臣是年纪还轻,且没经历过什么战事,脾气和秉性还没有定,过早成亲不仅误了自己,更是会误了人家。”
“臣虽粗鄙,本不敢自比先贤,但仍幕先祖前辈的显耀武功,得太后青睐让臣有机会从伍报国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怎敢奢求太多呢,此生唯愿尽忠王事,以不负太宗、高宗皇帝及太后对秦家的深恩厚情!”
那个热血青年没有一个将军梦,秦睿少年时期当然也有成为英雄的梦想,但因为生活的琐碎,一点没剩的都淹没在现实的财迷油盐当中了。可既然来到这个梦幻般的王朝,那为什么不能圆下的自己的曾经的梦呢!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词写的多么壮丽豪迈,要是这辈子能达到冠军侯一半的成就,秦睿就觉得死而无憾了。
秦睿的话说的很有志气,也很有礼貌,这让他在武太后的眼中有添了几分光彩,像这样一心报国的年轻人不多了,可谓是凤毛麟角,所以多给他一些机会,也许就算是给自己将来多一分胜算,不是吗?
“好,说的好,对于一心报国的重臣,朕的态度一向都是给其天地,任其驰骋。少年人有志气是好事,朕就是喜欢你这样的年轻人,放心,将来有得是你建功立业的机会。”
自打武后废李显立新帝以来,别看朝廷表面风平浪静,好似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过一样。但盘踞在各道、州的李氏宗亲对此都颇有怨言而且还在暗中勾连,不知道会不会发生清君侧,靖天下的事。
于外,突厥、吐蕃等邻国也趁着大唐新帝登基,政局未稳之际而陈兵边境,蠢蠢欲动,大有趁丧伐国之意。此时此刻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之时,秦睿的话算是说道她心里去了,要是朝廷文武群群臣都如面前的这位年轻人一样,不是各怀心思,那朕又何必夜以继日的劳心国事呢!
高兴之于,武太后挥手让上官婉儿带秦睿下去赐膳,她还有政务处理就不去了,再说与她一用进膳也受君臣之礼的限制,显得拘谨,不仅吃不饱,更是吃不好。
待二人行礼退下后,武太后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即淡淡说:“只要你能忠心侍主,为朕建功立业,再多的机会,再大的恩典,朕都愿意给!”.......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