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九十四章 寻根之旅
    凭借古老家谱记载的信息寻根问祖,好不容易来到金陵,族谱中记载的家乡已经面目全非,无处可寻。毕竟,历经了五六百年的沧海桑田,金陵又是明朝的首都和后来的陪都,南明的都城,民国的都城,饱经战火的摧残,哪里还有族谱记载那副美丽家乡的痕迹可寻?

    族谱中记载家乡的痕迹虽然没了,但是,家乡的味道还在。来到金陵不可不品尝当地小吃,特别是那伙老倌,好似对金陵小吃情有独钟,总能从中寻觅到那股熟悉的家乡味道。

    有当地39度8连锁酒吧合作伙伴大力协助,导游和陪游人员充足,旅游团队分成二十多个小团队,慢慢悠悠游逛在御道街、夫子庙、大中桥。在各个小吃摊子品尝着金陵有名的鸭血粉、糯米藕、桂花糖芋苗、五香鹌鹑蛋、梅花糕、蒸儿糕、牛肉粉丝汤、炒螺丝…

    “老亲幼安幌铝硕嗌俪允常?荒芏嗫瓷俪裕俊笨桌腺穆?骋藕兜乜醋胖黄烦9?傩淼男〕愿刑尽

    “孔老倌,你们老孔家当年是经营茶叶生意的,那些年,你到过彩云许多地方。有没有发觉,金陵许多名小吃,在咱们彩云之南许多地方都是当地名小吃,口味做法都大同小异,有些甚至是一模一样。”

    正端着一碗鸭血粉吃得有?暧形兜某吕腺模??呛堑囟钥桌腺乃档馈3吕腺牡蹦昃褪强准也枳?恼朔肯壬??昵崾币彩亲吣洗潮钡闹鳎??恫环病

    “你说起来我倒想起来了,我们在彩云各地吃过花样繁多的米线、烤鸭、板鸭、豆腐、酸菜鱼、粉丝……真是这样,难道在彩云之南各个坝子生活的的江南人后裔特别多?”孔老倌数着年轻时在彩云之南做生意吃过的各种当地特色小吃,也觉得很奇怪。

    “现在,许多金陵人到彩云之南去,都会有一种在家乡的感觉。不论是饮食口味,还是风俗习惯,方言俚语。许多地方的彩云人见到金陵人,会称呼他们为‘老乡’。因为,许多彩云汉人,是明洪武时期从江南各地随军迁移到彩云去的。”殷老倌对家乡的掌故还是很了解很深入的,岁数最大,读书最多,又开始说故事了。

    “真的,说来听听。”陪同他们这个小团队的导游小陆是金陵人,读书的时候知道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历史课本上可没记载大明时期南都移民戍边的故事。

    “想听吗?”殷老倌和蔼地看着年轻的导游笑了笑。

    “反正出来就是为了玩的,回去休息也还早,还有这么多小吃等着咱们慢慢品尝,您老就边吃边说,我们都听听。”导游小陆的任务就是陪这些中老年客人玩,可不在乎出来玩些什么,只要平安无事就心满意足了。

    殷老倌这些年闲来无事,对各家祠堂里面保存下来的资料研究较深,闻言不禁乐呵呵地卖弄起来“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征讨彩云之南的蒙古人。

    沐英率所部于洪武十五年进入春城,当时,明军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军队,已按驻军编制总额的一定比例装备火铳。火铳在每个百户所中,火铳手10名、刀牌手20名、弓箭手30名、枪手40名,其中火铳手占十分一。军队装备这样多的火铳,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绝无仅有嘀。”

    “我国明初时期就装备了那么多热兵器了?”导游小陆对历史了解不多,更不知道这些明军住边后裔的底细。

    “宋朝时就装备很多热兵器了,咱中国毕竟是火药的源发地嘛。”殷老倌自豪的说道。

    “说沐英,沐公爷的事,别扯远了。”旁听的祁老倌催促。

    殷老倌喝口茶润润喉咙,手持折扇敲敲桌子,继续说道“征战结束,许多随军将士也就在彩云之南设御屯田。按明制规定驻军‘军户’是‘永充’的,并强制士卒随带家属,共同屯垦,不得改变,不得返回,不得与当地民户混居。实行七分屯垦,三分戍守操练,即七人所种之粮除自己食用外还需供养三人之口粮。

    ……沐英的大兴屯田,劝课农桑,对西南安定做出了贡献。所以,现在彩云之南许多地方的地名,都有军屯色彩,地名村名的后缀带上个什么旗啊,所啊,卫啊,屯啊,营啊的地名多了去了。现代,许多彩云之南汉人家族姓氏,考证起源都归集到金陵柳树湾。”

    “金陵有柳树湾这个地方吗?再说了,就是有也不可能都迁移到彩云之南去吧。”带队的祁景梁很是好奇,他委托旅行社查找过柳树湾这个地方,没得到明确的答复,真不知道这些老爷子从哪里知道这些典故。

    殷老倌偏头看看祁景梁,撇撇嘴继续说道“这次出来的时间太紧迫,你没找到不代表没有。咱中国人一向是守礼义、重亲情的民族,因为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家乡的山水永远是最动人的风景。寻根问祖,落叶归根,是华夏民族永远抹不去的一种故乡情结。

    洪武十五年前后,沐英亲自回到了金陵,在金陵广招工匠,随着自己远赴彩云之南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在沐英所带的明朝军队及带来的工匠中,有部分官兵带着家属随往,有些官兵则与彩云之南的当地人通婚,从此开荒垦地,生儿育女,世居彩云之南。

    其次,又因柳树湾紧靠明朝皇宫的东南部,属于皇城禁地。因此,在这一片驻扎的军队以及居住着的居民,成为朱元璋的心头之患。还有一些让朝庭很不放心的官员、商贾以及那些犯了罪或被强行加上罪名的人,统统都被发配充军到了彩云之南这块不毛这地。

    就这样,居住在柳树湾一带的居民就自然成了移民的主要对象了。当时的柳树湾正紧靠着明朝皇宫的东南部,在宫城禁地范围内,于是住在这里的老百姓遭遇了必然的拆迁,因此住在柳树湾的很多人就跟随沐英去了彩云之南。

    有资料记载,柳树湾在现今的蓝旗街一带,如今是一片居民区,小梁,你下次再去仔细找找。

    柳树湾一带,在明朝时曾有数十万人从那里移民到彩云之南各地屯边。近年来就有不少彩云等地的人回来寻根,在他们家谱的记忆里,他们就是从柳树湾出去的。

    如今,柳树湾高石坎(即今石门坎)已经是处于金陵城繁华的闹市区了,听说,每一年都有不少咱们彩云之南的人来金陵寻根呢。而很多彩云之南的人从小就对‘金陵’这两个字很耳熟,见到金陵人也自然地有一种亲切感。”

    殷老倌素来有寻根情节,这些年对此有深入研究。祁官营的殷家有一位在滇省省委党校任教的教授,和有寻根情节的殷老倌是本家兄弟。知道他喜欢研究这些东西,回老家探亲的时候,还带回大批相关资料供他阅读解闷。殷老倌对自己的历史知识很是自豪,见大伙爱听也就讲开了。

    “所以,您老来到金陵也不例外,来找祖祠了。”导游小陆笑着问道。

    “这倒也不是,都已经过去几百年,金陵城早就变了。到一个地方,了解下风俗人文罢了。有些传统来历的东西,还是很有趣的。”殷老倌豁达地说道。

    “这倒也是,你们先聊,我去下洗手间。”导游小陆笑呵呵的看着这伙有趣的老头。

    “我也吃好了,带我们一块去。”

    “这金陵的传统小吃可真多啊,肚子都受不了了。”

    “说起来,大明洪武、永乐大迁移时期,还创造了一个词叫‘解手’,一直流传到现在仍然使用,虽然许多城里人用‘上洗手间’代替,可许多地方还在用。”殷老倌边走边说。

    “连这也有说法。”小陆乐了,这老家伙在考证出来的历史典故也太多了吧。

    “当然有说法了,我国许多名词用语可是不是凭空来的。当时为了进行迁移,故土难离的老百姓们被迫登记以后,为了防止他们途中逃亡,官兵们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串连起来。那时候,迁徙路上,到处是一串串的移民,他们一步三回头,天愁地也愁。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人们免不了要大小便,但一根绳子拴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大小便非常不方便。于是只好向押解官兵报告说‘老爷,请解手,我要大小便。’这样子日复一日,人复一人,次数多了,日渐简化,只要说上一声‘老爷,我要解手。’就行了。”

    “老爷子说的好有意思,不说了,不说了。咱分开走,我去我的洗手间,您老去解您的手。哈哈哈哈哈。”导游小陆被逗乐了,干了这么几年导游,陪同这些来自彩云之南的乡下老头游玩,反倒让自己涨姿势了。

    导游小陆绝对没想到,这次陪同的这些老倌老奶,那是妥妥的大明军屯后裔,根正苗红那种金陵原住民。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