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工厂,矿产与军队!
这些水稻,可是张一鸣从地球那边弄来的杂交水稻。
就现在这个世界的水稻,亩产能够达到六百斤就算是非常不错了,还得是非常好的地。
多数一亩能够有三四百斤就不错了。
除了稻种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战乱。
连年的战乱,让老百姓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种粮食,一旦打起仗来,好不容易种的粮食全都被炮火或者官兵糟蹋了。
不然的话,也不会一打仗,就有那么多的流民了。
一百多万斤的粮食,自然是不够的上百万人一年吃得,但算上原先抄家得到的那些,再从别的地方购买一些,也差不多能够支持到来年新的粮食收割了。
只要没有战乱,过了明年,在粮食这一方面,张一鸣的地盘基本上就能够自供自足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些粮食无法做种。
也就是说,种一季收割一季,想要再种,就得购买新的种子。
听说是因为这些种子都做了基因处理,具体是怎么回事,张一鸣也不清楚,也不懂这里面的知识。
反正他现在也不缺钱,到时候购买就是了。
粮食方面的好消息让张一鸣很满意。
工厂方面也传来了不少好消670息,蕙州这段时间又多了几个工厂,招收了六千多名工人。
这次开设的新厂,有一个食品加工厂,一个塑料厂,一个方便面厂,一个药厂。
其中药厂,是重中之重。
这个药厂,可不仅仅只是生产药,还有纱布,棉球,消毒水等一系列手术用品,占地规模极大。
顺便还建了一个医院,医生都是从各地重薪请来的。
这些其实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张一鸣的国防军终于在附近的几个省里有了一些名声,就连魔道,天京,北平这些地方的一些人都知道了他,知道了国防军。
如今蕙州,也来了不少的商人。
毕竟现在的华夏,真的是什么东西都稀缺。
包括火柴。
别小看了火柴,这可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
至于打火机,这东西在地球上面自然不算什么,但在民国还真的不好弄。
也不是不能弄,关键是成本太高了。
不划算。
以后可以弄,现在没有必要。
蕙州还是太小了,人也少。
要是在羊城,张一鸣少说还得弄一个牙刷厂,牙膏厂,香皂厂,洗衣粉厂等等等等。
能够弄得太多了。
缺人啊!
光是修路修桥,就占据了大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如果不是张一鸣给的工钱高,还真的招不到多少人。
可以这么说,那些工厂赚的钱,有三分之一都投入到了修路修桥里面。
当然,这种不计成本的建设,效果也是很好的,目前这种宽阔的水泥路已经连接到了周围的好几个县和乡镇。
但凡是走过这些水泥路的,没有一个人不说好。
大家再也不用一下雨就在泥巴里面行走了。
如今张一鸣在自己地盘上的名声,真的是如日中天,谁敢说他一句不好的话,没有让人听到也就算了,听到了绝对少不了一顿暴揍。
简单的查看了一下工厂方面的收益,张一鸣就把目光投向了钢铁厂,铜厂,包括正在建设的石油厂。
这些厂,在张一鸣的眼中,比武器兵工厂还要重要。
目前钢铁厂和铜厂都投入了生产,产量在这个时代来算还是不错的,可跟地球上比就不够看了。
好在也足够使用。
地盘扩大了,张一鸣也在让人继续寻找新的矿产,倒是又找到了几个铁矿和铜矿,甚至还有一个银矿。
可惜,这些矿产的规模都不是很大。
一些好的矿产,甚至都在那些外国人的手里。
没错,就是在外国人的手里。
英、法、美、日等国家,都在华夏拥有大量的矿产,这些矿产,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军阀半卖半送的。
这些国家的人在华夏可是猖狂的很,对华夏大地上的那些矿产是无比的眼热。
一个价值百万大洋的矿产,可能二三十万就被那些军阀卖掉了。
为什么?
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和技术去开采,反正放在那里自己吃不到,还不如就这样卖给那些洋人,总比一毛钱都没有的好。
而且,他们也不知道明天这块地盘还是不是自己的,反正都是把头绑在脑袋上的,能捞一笔是一笔,能多享受一天是一天,他们才不会管以后的事。
就是这样,华夏的那些好东西都被外国人霸占了一大半。
正因为如此,助长了那些洋人的威风,使得他们在华夏享有特权,高人一等。
前段时间的大罢工,就是岛国搞出来的。
这个时期的华夏,真的是内忧外患。
对了。
张一鸣还弄了一个煤油厂,专门生产煤油。
煤油是这个时期的华夏主要的照明工具,现在人可能不知道,那个时期的人,晚上基本上就是使用煤油照明的。
蜡烛可是稀罕物,很贵的。
而华夏使用的煤油,则基本上全部都是从外国进口的。
没有发现油田也就算了,现在有了油田,怎么可能还让外国的那些家伙来华夏赚钱。
煤油就是对石油进行分馏后获得的混合物,本身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看了一会儿工厂报告后,张一鸣又看了一下军队。
前几天,部队的总人数正式达到了五万。
这五万人中,两万人都是刚入伍的新兵蛋子,还有一万多人是没有打过仗的新兵蛋子。
剩下的那些,除了那些最先开始跟随张一鸣的,其余也没有经过几次战斗。
这五万人,被张一鸣编成了五个师。
每个师五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
也就是没有坦克,不然还得加上一个坦克团。
五万人,算不上多,也算不上小。
也就是一个中等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