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龙点了点头“是淘了块翡翠原石,到也不是什么冰种帝王绿翡翠,是块糯冰种帝王绿翡翠,只是里边有些石质是冰种帝王绿翡翠。”
赵文博眼光发亮“冰种和糯冰种帝王绿镶嵌的翡翠,那也很了不得了!我还从来没淘过这么好的石料,对了,原石呢?快拿出来给我老头子过过眼瘾?”
“原石我没带来,放到珠宝店去了。”杨龙说道。
“什么?珠宝店?”
赵文博诧异道,“你把它卖了?”
“不是!”
杨龙摇摇头,“我想把它打成首饰,送给我妈做礼物!”
赵文博顿时脸带慈祥,笑眼满开“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林双鹤也带笑颔首,有孝心的人,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赵老,您到底是发掘了什么宝贝,电话里边那么神秘?”
杨龙也不想多客套了,直接开口问道。
“哦,对,差点儿把正事儿忘了!”
赵文博赶紧说道,“也不是我发掘的古物,是老林的物件,是他宝贝孙女送给他的。”
说着,赵文博让出身来,指着身后的书案上“喏,就在前边的书案。!”
杨树走上前去,眼前的书案上摆放着一幅古朴老旧的书法字帖。
书帖上的文字笔走龙蛇、苍劲有力,但行文之间又悠扬流畅、飘逸如仙,并且有浓浓金光,闪耀在这副字帖之上,让杨龙不得不眯起双眼。
带他看清上面的内容后,不禁惊叹道“这是?李白的《上阳台帖》!?”
听到这话,林双鹤点头说道“不错,这正是《上阳台帖》,但这幅书帖是不是李白的真迹《上阳台帖》可就不好说了,霓虹国历来仰慕唐风,对唐代艺术品收藏非常地看中,这幅《上阳台帖》是我孙女从霓虹国花了五百万购买回来的。”
“当我知道这幅《上阳台帖》的时候,我心想她肯定买的是一幅赝品,这世间哪里会再有第二幅《上阳台帖》,可我观赏检验这幅《上阳台帖》之后,我这心里却迟迟不定,于是我又请了老赵过来,老赵说杨先生观古识宝造诣不凡,不知杨先生是否识得此物到底是真是赝?”
“杨龙小友,就如老林说的,我邀请你来,就是为了这幅《上阳台帖》。”
赵文博接过话道,“这幅《上阳台帖》,我也没看出真假,所以才请你过来看看。”
本来今日他是要去古玩城调研视察的,可为了这幅《上阳台帖》,他才到了这里,连公务都搁置一边,让秘书代他去了。
李白,那可是盛唐最著名的大诗人!
独一无二的诗仙!
当代全民偶像,没有人不会背诵他的一两首诗词!
这幅《上阳台帖》若真是李白的真迹,在文物界乃至文化界或是整个社会,都将掀起惊涛骇浪!
杨龙目缈书帖,一锤定音“这幅《上阳台帖》,是李白真迹!”
“真迹?”
听到杨龙如此确定,所有人都内心惊骇。
赵文博更是忍不住连忙问道“杨龙小友,你确定这是真迹?又是如何断定的?”
杨龙笑了笑,如果是以前,或仅凭龙山堂的记忆,他恐怕也说不出一二。
但是鉴真蕴藏的鉴宝知识,足够让他轻松的提供有力的鉴定论述。
只见杨龙拿起来桌边白手套,轻轻触摸着泛黄的书帖,说道“首先是这纸,无论多么高贵的名纸,在岁月的摧残下都会发硬,这书帖的纸张硬而莹润,显然不是现代工艺的软纸,而是深有年头的古纸。”
“其次还是这纸张,泛黄并非因为年久做旧,而是因为这纸本身就是黄色,这种硬黄纸,在唐代乃是达官贵人常用的纸张,这种纸是在东晋葛洪发明的黄/麻纸的基础上,经过染色及涂蜡砑光制作而成,成为硬黄或黄硬。”
“因为染纸用黄柏汁,不但作黄色燃料,还可以防蛀,所以此纸易于久藏,光泽莹滑,唐朝多用以写经撰文,作字书画,硬黄纸还有一个显著特征,便是纸张半透明,这书帖的纸质无论是色泽还是透明性,显然是硬黄纸无疑,符合李白生活时代的特征。”
赵文博眼神明亮,频频点头,一些知识,他作为鉴宝专家,也是知道的。
但综合起来,说不到杨龙这么细密,而且他专业也不是鉴定书画。
昨天在杨龙那里看了满屋子书画,而且被封存的很好,就知道杨龙在书画的鉴定造诣上,不亚于他在瓷器等方面。
现在听了,果然如此。
林双鹤也暗暗点头,看来这个年轻人确实有些本事,不过就凭这些,根本论证不了什么,赵文博刚才也是跟他这么说的,和杨龙讲的大差不差。
于是不禁问道“杨先生,除了这些以外,不知道你还看出些什么?”
“这里!”
杨龙指着书帖上的印章和题跋说道,“这就是鉴定书画的第三点,观古时字画必观其收藏之人,根据此贴的题跋和观款、藏印印文可知,最早收藏这件作品的藏家是宋徽宗赵佶,题跋有著名的瘦金体‘唐李太白上阳台’七个字。”
“南宋时,书画家赵孟坚、权臣贾似道等先后珍藏此贴,元朝时期,为陕西行省平章正事张晏收藏。这么多名家收藏鉴定,也是其为真迹的重要佐证之一。”
“当然,以上三点都是佐证,而要说这副贴的根本,那只有一处,就是墨宝!”
杨龙的眼神和手指,都落在了书帖的文字上,指着那浓墨重彩的文字道,“总体上看,在唐代以前,我国书法对墨色的要求,主要还是以浓墨为主,最经典的表述就是一点如漆。”
“而到了唐朝,书法开始关注墨色变化,欧阳询言墨淡则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孙过庭言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但在洇染晕化的宣纸使用前,淡墨的妙处在绢素和麻纸上不容易体现,容易因淡而缺乏神采。”
“所以唐代实际上用墨还是以浓墨为主,他们甚至希望墨色能数百年保全如漆,不至于洇化散脱。”
“此书用笔粗狂沉着,笔笔水分充足,浓墨饱满,符合唐代书法用笔的墨法。”
杨龙见自己的话术,已经把这些人都说得入神,就像是听相声一般,便继续说道“第五点,观赏书帖,必观其字!”
他指着书贴上。
“李白草书承于草圣张旭,颠张狂素,张旭草书速来猖狂飘逸,此书笔迹伏如虎卧,起如龙舞,顿如山峙,挫如泉流,变幻无常,风格飘然有仙气,深得张旭草书精要。”
“第六点,观书必观全局面。”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