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98章 解惑
    里海沿岸,确切地说是里海北部东岸,哈萨克斯坦的里海海岸线呈“7”型,北岸则是和俄罗斯交界的边境地区了。

    姚远和年海红驱车来到了这里眺望着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内陆海,感慨着哈萨克斯坦丰富的物产资源,聊起了历史,尤其是那段成吉思汗饮马多瑙河的辉煌。

    从唐努乌梁海到海参崴,从西伯利亚北部到湄公河三角洲,常常令人感慨的是,若非广阔太平洋的阻碍,先人也许向东打到了北美,征服了那个新大陆。

    姚远并非临时起意和年海红聊起这些,而是引出了中亚铁路大动脉规划这个项目,征求年海红的看法。

    年海红不但是技术大拿,同时也是在国企系统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干部,是留苏专家。

    一张中亚地区铺在发动机盖上,年海红看着姚远用红色铅笔在上面画出了三条线,每一条都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沸腾热血。

    从伊犁州到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古思特,到乌兹别克斯坦的喀什干,到土库曼斯坦的阿什哈巴德,再到伊朗的德黑兰,经过土耳其的安卡拉、伊斯坦布尔进入欧洲大陆……

    年海红看着这条贯穿欧亚大陆的线条,呼吸急促。

    但听姚远沉声说,“这条铁路大动脉设想是我准备向哈国政府施压的替代计划,如果他们不同意华哈铁路计划,我就实施着这个计划,至少所经的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我是有把握得到批准的。”

    “届时,我的石油可以先通过海运的方式从里海北部运送到里海南部上岸,一部分通过巴克输油管道输送回国,一部分通过这条铁路运送回国。”

    “成本增加是肯定的,但总是比使用汽车运输跨越数千公里划算,哈国政府是不会坐视的。”

    “年老,我现在拿不准的是国内的态度,请您帮我分析分析,这两条铁路线,不管哪一条获批,国内是否会全力支持我”

    这才是姚远请教年海红的原因。

    经过了和保守派的一次大战,姚远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过于依赖某一力量是不可取的,要想长久发展下去,一定要平衡。

    年海红沉吟半晌,道,“小姚,你可知道这两条铁路线一旦修成通车意味着什么吗”

    “中亚国家实行的是苏联时期的宽轨距,是520毫米,我国采用的是标准轨距,是435毫米。哈国议会没有批准华哈铁路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接受标准轨距。”姚远不无遗憾地说。

    铁路轨距是政治问题。

    “看来你想得很清楚。”

    年海红凝重地说道,“我的担心和你相反,国内只会支持,原因很简单,铁路是政治和军事的延伸,是经济社会的大动脉,国内巴不得把铁路修出国门。”

    “当年援助非洲修了坦赞铁路,当时国内多困难,依然咬紧牙关去做了,影响会在以后逐渐体现出来,这是铁路的意义。”

    “反而你对中亚地区的态度过于乐观,中亚五国在苏联时期全部属于财政转移支付加盟国,最不愿意苏联解体的国家里,中亚五国全部在其中。”

    “这说明中亚五国对苏联的依赖性极高,现在苏联没了,但俄罗斯还在,继承了苏联的主体遗产,同样继承了苏联的政治影响力。”

    年海红是在隐晦地提醒姚远必须要关注莫斯科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当然,他并不知道姚远了解得更多,不过,能够看到这一点,足以说明年海红对苏联解体后的局势看得很通透。

    毕竟是留苏专家。

    “你要修一条从克拉玛依到卡沙甘的铁路,一定是采用标准轨距的,且不说哈国政府不会允许国内有两种轨距铁路,退一万步说,就算他们同意,这条铁路也无法接入哈国的铁路网,只能作为石油运输的专用铁路来使用,无论是经济意义还是战略意义,都会大打折扣。”

    顿了顿,年海红严肃地说,“单单是这一条你就很难说服哈国政府,因为哈国政府不可能把全国建成的铁路全部改成标准轨距。小姚,你觉得哈国政府是因为贝姆特油田年产量达不到他们心理要求才拒绝批准这条铁路的吗”

    姚远一愣,这个问题他是没有复盘过的,因为这个理由是站得住脚的。

    可是,年海红这么一问,他忽然发现真正的原因恐怕不是因为石油年产量不够大。

    年海红沉声说,“年产两千万吨石油,对哈国政府来说,这是全部出口的产量,他们会对每年超过三十亿美元出口额无动于衷吗”

    是啊,哈国政府都穷到要当裤子了,每年超过30亿美元的出口额,这简直是另外开了一条血量条了,他们怎么可能觉得不够多!

    姜还是老的辣,在政治眼光这块,年海红不知甩姚远多少条街,政治见识更不是姚远能够比拟的。

    姚远越发觉得和年海红开诚布公谈铁路计划谈对了。

    “照您这么说,不但议会不同意,纳扎尔耶夫也是拒绝的。他催促我拿出更大的石油产出,恐怕是在隐晦地告诉我,当前的价码不足以让他改变哈国的铁路轨距。”姚远说。

    年海红微微点头,道,“这只是其一,纳扎尔耶夫是苏联时期的高官,他的手腕非同一般,经济利益是一层,还有一层政治方面的利益。恐怕你要和他谈一谈。”

    一条无法接入本国铁路网的跨国铁路是很鸡肋的,而且还要本国政府负担一半的投入,但是,要接入本国铁路网,轨距必须要统一,问题于是就来了。

    姚远不会接受宽轨制的,纳扎尔耶夫一样很清楚。

    这才是问题的焦点。

    姚远沉思起来。

    良久,他缓缓摇头说,“现在和纳扎尔耶夫会面不合适,年老您知道,哈国新首都是我们免费承建的,有这个超级项目垫底,咱们就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年海红略作思考,同意了姚远的观点。

    此时他发现,如果姚远是早就计划好了这一切的话,那么姚远的目光绝非是未来几年,也许他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