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又有一个姓李的工作人员碰巧他的弟弟与安国庆的徒弟是连襟,这七拐八拐的关系一接上头,彼此的关系便近了,几个男人又聚在一起喝了顿小酒,又借着他的手往几个关键的人员手里送两条烟,各道手续办起来,流水一样的快捷。
手续方面一切顺利,设备之类的准备妥当。
轮到选择租用门市的时候,安国庆和李彩凤却犹豫了起来。
他们之前已经选准了一处门市,就在安然的学校附近,挨着一条二级马路,虽说不能大街那样车水马龙,却也人流不断。
并且大街边上租的门市和二级马路边上的门市的房租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第一生做生意的安国庆和李彩凤心里还是发虚,不敢将手里有限的资金拿出来砸在房租上。
这处看中的门市房还有一个优点,它处在一个小小的十字路口的边上,附近挨着好几处居民区。
一些老彩民几乎是成天泡在彩票站里,把那里当成了第二个家,自然,如果这第二个家能离第一个家近一点再一点,就再方便不过了。
本来,这处门市的房主是李彩凤老同学的亲戚,彼此也算是个熟人。
那家人前些年在南方跑服装批发,手里挣了不少钱,一时半会也不差钱,这几年把房子租出去,不知怎么,不管做什么生意,没两天便因此这样那样的原因结束经营,弄了房主总得三天两头往外租房子,很是浪费精力。
现在就想着找一个能稳稳当当的长期经营下去,最好老板为人本份,双方打起交道来也都省心。
正好李彩凤有一天在街上遇到昔日的老同学,厂子那边下岗减员的事在小城里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再加上之前下岗的职工那几次集体上访事件,几乎就没有不知道的人。
那位老同学便问起李彩凤的打算来。
李彩凤顺口就将夫妻两个准备开彩票站的打算说了出来,并说,别的还好说,只是现在要租一处门市,还没找准地方,看了几个都不太可心。
那老同学倒笑了,说这下巧了,我家有个亲戚正要出租门市。
如此这般,两下一接触,彼此都挺满意。
安国庆和李彩凤看中了门市的位置,房租的价钱也能接受。
那边则是看中了两人看着都是本份实在人。
本来安国庆和李彩凤想干脆就签了协议,交了定金,算是把事情确实的定下来。
那位房主却很爽快的说,不用了,都是熟人。这门市房放在这里也史上不了,你们先紧着手里的事,我这边等着你,一定不会失信。
结果还是失信了。
说起来,也不能怪那个房主。
房主家里的生意出了点问题,急于周转的资金,不得已便把那处门市卖了套现。
就算当初哪怕真的签了协议,收了定金,也没有办法。
这下安国庆和李彩凤就有些着急起来。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门市,可是他们又在市城连跑了几天,也没看到什么可心意的地方,直急得两人都上起火来,李彩凤的嘴里起了一串火泡。
看着奔波了这么些日子的父母着急上火,安然心里也急得不行。
在她的心里,不知不觉间,这次生意已经不仅仅是生意那么简单而已。
它更像是一种无言的象征着。
象征着她重生后,家庭前途,父亲母亲和她个人命运的一次切实的转折和改变。
她这些日子几乎是怀着既兴奋开心又小心翼翼的心态来看待着这次改变,几乎称得上郑重和虔诚,生怕发生什么意外的变故,让这次改变生出波折,最后导致失败,进而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之上。
说起来,她的心态已经称得上是有点迷信的倾向了。
有时,她自己猛的回过神来,想想,也不禁哑然失笑,笑着自己的神神叨叨和不淡定不理智的想法。
可刚笑了完了,她便笑不出来了。
变故还是发生了。
这下她也急了起来,可又不好表现出来,怕给本来就为这事心急火燎的父母再火上浇油。
安国庆和李彩凤本就是木讷安稳的性子,如果不是遇到下岗这个茬儿,他们一辈子都不会想到要自己出头做什么生意。
这会儿好容易放开胆子,咬牙要好好的努力一把,不想偏偏在最不应该遇到难题的地方,遇到了这个看似不大,却最关键的麻烦。
对于这个麻烦,安然真是觉得有力气都没地方使,只能每天上学后学时,留心马路两边的门市房,看看是否有贴着招租的广告。
别说,还真让她给找到一处。
却不是在她的学校附近。
而是在图书馆的附近。
又是周末休息,她照例去图书馆还书,借书,又与吴泽荣交流了一会儿读书心得,但是由于心里有事,便也没有多谈论什么,拿了书便往家走,沿途不住的往路边的商铺门市上瞄。
走到运河边上,她一边注意着前方的路,一边望着街边的橱窗。
当时,她已经从那家门市前走了过去,往前又骑了一段路,再猛然反应过来,刚刚经过的那家铺子的门上似乎贴着张白纸。
虽然那张白纸不大,纸上的字迹似乎也不太明显,但是抱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心理,安然连忙掉转了车头,向回折了过去。
走到那店商铺的门前时,门上果然有一张白纸,也不知道这家门市的主人是怎么想的,上面用细细的签字笔写着“招租”两个字,下面是联系人的电话和姓氏。
字不大,还相当的潦草。
如果不是安然这几天对“招租”二字简直到了神经敏感的地步,也差一点就错过了,更不要说不经意过路的路人了。
安然看到纸上“招租”二字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眼睛都立刻亮了一下,心跳似乎也加快了几拍。
她连忙将自行车放在路边停好,然后后退一步,上上下下的打量着这处门市。
这里的上一位经营者开的是一家馒头店,红色的招牌已经有些旧了,写着常见的“山东大馒头”的字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