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前一天的景飞鸾是否有过片刻的软弱,第二天院试开考,他依然还是那个仿若站在峰巅俯瞰世人的男子,与纪蓉等人告别后,乘坐马车一早就前往考场。
有夏云翔和奴仆跟随,再加上考院附近的人实在太多,人多易出事情,所以纪蓉和唐双林两位女眷没有跟去考院,只是把他们送上马车,看着车辆遥遥远去。
顺安城已经零零散散出现了一些流民,夏家门旁就蜷缩着一个人,大概是太倦了,所以直接寝在地上,衣裳破烂,脚上的鞋子已经裂开了口子,露出脏兮兮的脚趾。
奴仆们看到有人居然在这里睡觉,连忙上前驱赶,纪蓉和唐秋双互视一眼,叫来奴仆,嘱咐他们给那流民十个大钱,流民千恩万谢,趿拉着破鞋子走了。唐秋双感叹道“边疆战乱,不知道又是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本以为咱们地处南域,没想到也有流民逃难到这里。”
纪蓉点点头,这番景象,她在前世从未见过。乞丐都有,但流民何其无辜,往往携家带口逃难出来,走着走着妻离子散。
抬头看去,天空高阔苍茫,鸟儿无忧无虑在碧空飞过,不知哪家院子里拉扯着风筝,随风晃晃悠悠前后摆动,这般平静景象之下,又隐藏着多少世人看不到的凄惶和惨厉。
纪蓉摇摇头,作为这世上的众多的小人物的一员,她并没有改变和拯救这一切的力量,只能随波逐流,被历史的车轮带动着踽踽而行。
前世钢铁森林中的繁华与如今的一切都太过不同。唐双林身为当家主母还要理账,纪蓉也觉得有些倦意,回到客舍院中,找了个椅榻歪着养神。
夏家和其他富贵人家一样,不仅有签了契的仆役,还豢养了不少奴隶。昌元朝之前的几朝,蓄奴的状况更加严重,不仅有因为战乱俘获的外邦奴隶,还有祖辈的家奴。但前朝的君主主张放家奴为民,所以这些祖辈的家奴大部分已经变成了依附民,或是成为自由民,或是与从前的主家签了契约,发卖做仆,转变为世代家仆。
如今的奴隶,几乎都是形貌与西原国不同的外邦战俘,因为大部分身强体壮,或是样貌美丽,所以颇受世家大族欢迎。
纪蓉想要喝水,一旁的女奴眼明手快,连忙去给她倒茶。
纪蓉抬眼打量她,她的容貌的确和西园国人有些许不同,眼睛颜色微微带些灰色,微微发黑的肤色让她看起来十分的健康。
纪蓉对她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来。女奴就露出不知所措的神情,担心自己是否哪里冒犯了她,要遭到惩罚。
见她这样,纪蓉只好让她继续伺候,不仅让她替自己倒了茶,还让她帮自己取了毯子过来,那女奴的年纪看起来不大,但做这一切的时候动作又轻又快,姿态恭敬仪态沉静,做好了一切之后就沉默的站在一旁候着,若不注意,几乎会让人忽略有这样一个人存在。
纪蓉靠在榻上抱着毯子似睡非睡,想着不愧是富贵让人堕落,这样被人伺候着,天天什么都不用干的确是很舒服……
唉,富贵不能淫,她一定要保持本心,千万不可以被腐蚀……
眼皮慢慢耷拉下来,今天起得太早,实在经受不住睡神大人召唤的纪蓉沉沉坠入了梦乡,这个时候,院子里的奴仆们才敢抬起头去打量她。容貌这般美丽的人,她们此生从未见过,此刻她沉沉的睡着,脖颈像白玉瓷器一般洁白优雅,乌黑的长发柔顺的洒落,恍若世上最动人的幻梦。
纪蓉醒过来的时候,能感觉到自己所在的地方被太阳照耀着,但额上只有微微的汗意,一旁有微风阵阵,纪蓉转过头,就看到之前那个小女奴正在左侧替她挡着阳光,轻轻摇着扇子,努力为她送来丝丝缕缕的凉意。
阳光透过院子里的树枝和花间,在榻上投射下一块光斑。宅子里静悄悄的,奴仆们老老实实站在暗影里,小女奴仿佛不知疲倦的摇着风,这静谧的一切让纪蓉有些微的恍惚,从榻上起来,走向桌旁,对着铜镜坐下。
镜子里的女人有出众的容貌,沉着的黑色眸子里透着某种极其吸引人的幽光,有种莫可名状的楚楚风情。
招来小女奴,纪蓉轻声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叫玉珠。”小女奴的语调还夹杂着一丝难以磨灭的番邦口音,纪蓉又问她年纪、来历,女奴一概不知,只知道有记忆起就在夏家做奴婢了,也从未见过母亲。
可能是从小就被买回来的,纪蓉没有再问,而是让她帮自己重新挽发。事实证明,这些奴仆的素质的确极高,不仅干活麻利,挽发髻的功夫也是极好,三两下就帮纪蓉把头发盘好,挽了个随云髻出来。纪蓉看她要用唐秋双的珠钗替自己固定头发,连忙止住她,让她用自己平日带的那银簪和牛角梳替代。
她说什么,玉珠就做什么,没有任何疑问和迟疑,纪蓉又叫她去把自己昨日佩戴的唐秋双的首饰都送回去,玉珠也依言而行。
入夜,正院点起烛火,因为景飞鸾不在,纪蓉没有再去前厅和夏云翔、唐秋双两夫妻一起用餐,而是自己在房里吃了几口,洗漱过后,就坐在窗前发呆,看着月光洒落下来,像是白漆一样涂抹过花树和房脊。
玉珠站在旁边,静静的陪着她,手中依然轻缓地摇着小扇,替她驱蚊去热。
体验了一天后宅富太太的生活,纪蓉明白了为什么古代会有这么多的闺怨词,天天就这么憋着,守在一方天地,等着夫君,等着等着,自然憋出了一身的怨气。她摇摇头,想着如今景飞鸾在考院里不知怎样呢?他若抬起头,就会和自己看到同样的一轮明月,这个时候,他会不会同样的想到自己也在和他一起看着那轮明月?
发了一会儿痴,纪蓉才想起正事儿,于是让玉珠帮忙铺纸磨墨,拿起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下几个字伤寒论,旁边署上作者名张仲景。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