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七十一章 周仓啊,将招贤令抄上五十万遍
    第274章

    短暂的腹稿后,叶秋开口道:

    “文若,招贤令要发,但我有几点要求,你记住。”

    “请主公示下。”

    荀彧面色一正,肃然躬身。

    叶秋笑着点点头,继续道:

    “第一点,此次招贤令,只在幽州、并州和司隶三地发布。”

    荀彧当即了然。

    这是为了防备其他诸侯的间谍。

    “第二点,此次招贤,获得邻里至少百人认可的,品行优良者,方可参加此次的招贤活动。”

    荀彧眼中闪过一抹毫光。

    这一项措施,与察举制的举孝廉异曲同工。

    但比举孝廉更全面,更有效。

    大汉的举孝廉,“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

    以官府为主导,可操作空间大。

    成功举孝廉的,其实大部分都是通儒学的高官及富豪子弟。

    而主公却将衡量品行的权利,交给治下百姓,不得不佩服这位主公的胸襟。

    念及此处,荀彧再度躬身一礼:

    “主公此举大善,属下佩服,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譬如百姓被威逼利诱如何?譬如村子中目不识丁的百姓如何做出证明……”

    荀彧如数家珍,一一列举。

    不消片刻,便指出十几个问题。

    但仍然没有停下列举,大有指出所有问题的趋势。

    叶秋面部肌肉微微抽动,轻轻敲了敲桌子道:

    “这些问题,你和奉孝、李悝协商着解决,给我个结果就行。”

    “是!”

    这次轮到荀彧嘴角抽搐。

    这个主公,又当起了甩手掌柜。

    好多应该是主公该解决的问题,都被放到他和郭嘉等人手中。

    主公美其名曰放权。

    荀彧突然想起,郭嘉曾经说过的一句玩笑话。

    “主公这不是放权,是懒!”

    叶秋并不知荀彧的心思,提出最后一个要求:

    “第三,所有品行优良者,于招贤令发布后五日内,来白云城参加国考。”

    国考?

    荀彧彻底迷糊了。

    叶秋一拍额头,忘了这个时候没有国考的概念,便解释道:

    “国考是选拔官员的考试。”

    “属下明白了。”

    荀彧似有所悟,随即又疑惑道:

    “主公,这考试的内容是什么?”

    “你和郭嘉、李悝定,整理好考试内容后,再交给我看……”

    说打这里,叶秋似是想起什么,又补充道:

    “我会给你们找个助手。”

    荀彧没有多想,躬身一礼:

    “遵命!主公可还有要补充的?”

    叶秋想了想,再没有什么可以补充,便让荀彧离开了。

    而他,则准备写招贤令。

    他拿起毛笔,先是在纸上写下“招贤令”三个大字。

    然后……开始发呆。

    盏茶功夫后,还是那三个字。

    一炷香时间后,三个字没动过。

    半个时辰后,“招贤令”三个字孤零零的占据白纸一角。

    叶秋实在下不了笔。

    招贤令要用文言文写才有逼格。

    若是用白话文来写,传出去怕是会被全天下读书人笑死。

    曹操、孔融等善于辞赋的诸侯,也是会笑掉大牙,对他大肆抹黑。

    但他学的那点文言文知识,早就还给了语文老师,写点汝母俾也、彼其娘之还行。

    真要之乎者也,难如登天。

    要不找郭嘉、荀彧这些人来写?

    这个念头刚刚萌芽,叶秋立时就将它掐灭。

    今天,他就要放纵一会!

    他不装了,他摊牌了,他就是想抄东西了。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风格,结合招贤令,该抄什么已经很明了。

    曹老板,对不住了!

    当即,叶秋在纸上奋笔疾书。

    【招贤令: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写完收工,望着白纸黑字。

    叶秋似是想起什么,又在【招贤令】的结尾补上三个字短歌行。

    抄完曹老板的《短歌行》,叶秋带着一丢丢罪恶感,将书房外面的周仓喊了进来。

    将【招贤令】递给周仓,嘱咐道:

    “周仓啊,将此【招贤令】抄上五十万遍,传遍幽州、并州和司隶,让百姓们都看看. .........”

    五十万遍!

    周仓如遭雷击,愣在原地。

    他最近是做错事了吗?主公为什么要罚他?

    他虽然不识字,但识数。

    就是【招贤令】只有三个字,五十万遍,那也是一百五十万字。

    想到这个数字,周仓眼眶红了。见此,叶秋知道周仓误会了他的意思,没好气道:

    “我又不是什么坏人,不是让你去抄上五十万遍,是交给下面的人去抄,还不快去。”

    周仓回过神来,拼命点头,三步并两步跑出书房。

    生怕叶秋反悔。

    两天后。

    五十万份【招贤令】完成。

    又经专人乘坐传送阵,发往幽州、并州、司隶三州。

    【招贤令】的内容快速传播开。

    各地的官员,也开始在治下宣传招贤的规则。

    叶秋治下的三州,彻底沸腾。

    “招贤令,白云侯广纳贤才,我一定要去白云城。”

    “同去,我们结伴而行。”

    ……

    “《短歌行》,没想到白云侯不仅善于治军,还有如此文采。”

    “哈哈……我们寒门学子,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

    类似的发言,在各地发生。

    【招贤令】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出叶秋的治下。

    豫州某处,一间茅草屋内。

    一名衣服打着补丁的青年,正坐在床前,研读手中的竹简。

    这时,茅草屋的门猛然被推开。

    一个衣着光鲜的青年跑进来,手中举着【招贤令】。

    来不及坐下,气喘吁吁道:

    “好消息,白云侯发布招贤令!”

    招贤令!

    补丁青年连忙放下竹简,望向对方手中的那张【招贤令】。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八个字映入补丁青年眼帘。

    与此同时,兖州州牧府。

    曹操手中也有一张【招贤令】。

    注:抱歉,睡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