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二章 四十三文
    他们直到酉时,才等来了大哥,他已经替秀永抓好了药,说是胡大夫几针下去,人已经醒来能吃东西了。

    沈远得知三郎学里放了农假,就道:“那你回头去打谷场翻麦子,爹老觉得你二哥翻的不匀称,非得跟他一块去不可。”

    “爹还是放不下心。”沈曜趁机提出请人,说服了大哥,他二哥根本就不用考虑,二哥巴不得有人能干完田里的活儿。

    “可咱家现在银钱上不凑手,夏天的菜也卖不上价。”沈远倒是明白弟弟妹妹的苦心。

    “大哥,你忘了菜园那些南瓜了?胡太太收到不是很意外吗?”沈笑提醒道:“我们比别人的早结果一两月,现在可以提前上市,卖到通州城去。

    而且,苦瓜和金花菜,我们都可以一并拿去试试。”

    沈笑冬天早育种,就是准备和它们大上市时打个时间差。

    兄妹议定请多少人时,沈悦和许祥回来了。

    知道家里有病人等着煎药,没敢强留,装一篮豆腐送他们离开。

    家里一下住许多人,管氏好一顿安排。

    吴氏和她儿媳朱氏在西屋是不能挪动的。

    她和蒋氏母子住在东屋,孩子得在家养个一旬。

    西院二郎的房间让给沈小舟和周方海。

    二郎三郎跟沈大伯一起还住在西院三郎房间。

    晓得次日妹夫家要收柳林水洼那块麦,周方海说是要陪妻儿住两天,实际他大清早就和沈远他们一起下地了。

    管氏想了想,知道亲家大哥在谢自家,实在亲戚就不外道了。

    而沈笑和哥嫂,早早就起来收菜装筐,还用井水把菜收拾干净才装车。

    三郎沈曜别看只有十二岁,赶车也是稳当的很,两人卯时二刻出发,不紧不慢的,一刻多钟就到了县城门口。

    许是提前大面积夏收,他们到达城门口时,前面排队进城的人并不多。

    两人拿出管氏准备的卷饼和米粥,就坐在车上吃起。

    吃完,沈笑看前面挑担子背筐子的人坐地上等,不由叹道:“也亏得咱村离县城近,要不得和他们一样天不亮就出发。”

    “那你得庆幸,咱家有头骡子,不然十来里地,你卯初就得出发。

    这么几筐菜,两个人可背不来。”换下一身儒衫,穿着褐色短打的沈曜翘起嘴角,拍拍自家的骡子。

    两人说话功夫,城门就开了,原来已经卯正了。

    只见头一个从城里出来的人,一路小跑到他们跟前:“七两,曜哥儿,我来领你们去。”

    “起这么早,吃饭了吗?”沈笑说着,从斜挎的布包里,拿出卷饼给他,“我伯娘做的。”

    程怀谦不客气的接过,跟沈笑三兄妹学功夫时,没少吃她家东西,他跳坐到车辕上就开始吃。

    沈曜斜瞥他一眼,腹诽这家伙从不把自己当外人后,赶车进城先去取豆腐。

    卖菜的过程很顺利,几筐菜就卖了二百多文。

    倒是找人帮工,费了点事儿。

    农忙时节,并不好找到人,程怀谦跑了几个地方,才给凑齐了五个人。

    这边厢,沈笑买完肉,想到空间里还有几百斤的大米和白面,她就只买了米面各一升。

    主要是一受灾,米面都涨价了,原先一升米二到三文钱,现在五文。

    沈笑按住车辕中间的一处凸起,将袋子放到板车夹层里后,悄悄掺了空间的米面进去。

    这个夹层,据说是娘让爹加上去的。

    刚合上夹板片刻,就见三哥衣服皱皱的领来几个人,连程怀谦的头发都有些乱。

    “你们这是和人起冲突了?”

    “没有,”程怀谦立刻回道:“就是人多挤的,我和高师爷告了半天假,上晌和你们一起去。”

    沈笑见三哥也点头附和,便没再多说什么。

    他们带着一车人到城门口时,又有三个男的追来,说是听人说他家每天四十三文,还管两顿干饭,就跑来了。

    沈笑皱眉,低声问道:“三哥,不是说好的每人最多四十文吗?”主要是她家地少,三十八文怕人家不接这活儿。

    县城平日里一个短工是三十文,农忙会加五文八文,可超过四十文就贵了。

    要知道割麦子是苦力,没过多技术,琉璃厂的烧青匠人一天也就七十文,木瓦匠也才五十文。

    沈曜却道:“今年麦子不好割,几家大户找短工,价格都抬到三十八文一个了。”

    “是啊是啊。”来人听到连连点头证实。

    定都定了,沈笑只能接受,坐另一边车辕上的她,正计算几个帮工会用多久收完麦,每天需要做多少饭时,又有几个人喊着追来。

    沈笑看看三哥和程怀谦,两人同时侧过头去。

    她刚要和来人说话,就有十几个人跑出城门拦住他们。

    领头那人道:“你们不能走,今天这事得说清楚。”

    “苏大哥,他们自愿来的,买卖两厢情愿的事。”程怀谦上前道。

    苏大哥心里顾忌他爹程为,但是,“念哥儿,话不能这么说,你们坏了规矩了。

    往年短工一日三十文,夏收都是三十五文,今年活儿不好干,又提了三文。

    可你们一下提到了四十三文,我们招到的人都闹着不乐意干了。”

    “哪有三十八文,除了头一天是,后头你们说麦粒都掉田里了,工钱又降回了三十五文。”后追来的人有人不忿。

    “就是,到张家湾码头扛包的活,往常三十五文,这会儿都涨到四十文了。”另一个也道。

    苏大哥身边有个颊上带麻点的张二麻,是另一家的庄头,他冷笑一声,道:“可码头不管午食,近来水灾,活儿也不赶趟。

    在我家老爷庄子上,起码能让你天天有活儿干有饭吃。”

    “狗屁,蒙谁呢?就你们老爷家最会使唤人,从天不亮一直干到戌初,大中午就一顿水米粥俩窝头,吃完不到两刻钟,就得挥镰下地。

    天黑透收工只给一碗照人的水米。

    我宁愿去码头干不管饭的活儿。”一个十七八的黑瘦小子怒道。

    他们几个本来就打算不再接张家的活儿,在西市听到有人出四十三文招人,就跑来追上。

    “你!”张二麻挥拳,被苏大哥握住,他转身对上程怀谦:“程家小哥儿,这事儿你们办的不地道,十里八村的,你们地少不好找到人,就抬高价。

    这让我们很为难,要不咱们也随行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