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08章 没少碰壁(求订阅 月票)
    宣德斗彩也算是国内比较出名的一种瓷器,现在宣德斗彩的存世量,也是十分稀少的,这种瓷器之所以闻名于世,是由于其特殊的画法,所以每成一件都是珍品。

    现在摆在陈文哲眼前的,是一对宣德斗彩小碗,这就很不简单。

    这东西

    之所以名叫宣德斗彩,是由于当时的皇帝年号是宣德,名字也由此而来。

    宣德斗彩的特殊制造工艺,也为瓷器发展创造出了一个新的阶梯,这也是瓷器发展的比较好的时代。

    在最初的时候,宣德瓷器主要是以青花为主,但是时间长了,人们不想要仅仅只有这两个颜色,这样太过为单调。

    所以在人们的聪明智慧下,创造出了斗彩瓷器。

    他们在釉料中,加入了一些新的原料,因此生产出了更多的颜色。

    在刚开始的时候,斗彩也只是一种试验品,到了后面才慢慢成熟。

    宣德斗彩的制作工艺是非常繁琐的,所以说在制作工艺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也是它现存量比较少的原因。

    因为难度过大,所以产量也不高。

    斗彩是官窑所烧制的,因此,每一件产品都必须合格,不合格就会被打碎销毁,因此现在很多出土的都是碎片。

    和宣德斗彩能相对比的有成化斗彩,然而,在宣德时期,宣德斗彩只是一种试验品,所以在那个时期宣德斗彩并不成熟。

    技术上也达不到一个成熟的状态,着色也不是很丰富,还比较单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成化斗彩略占优势。

    因此宣德斗彩也逐渐被淘汰,所以现在的宣德斗彩的现存量非常的少。

    这些都是制约宣德斗彩继续的前行、发展普及的重要原因。

    而现在世界上只有几件宣德斗彩存于世,并收藏在在雪区博物馆中。

    小心的拿起一只小碗,感受了一下碗壁,壁厚应该是不一样的。

    在仔细感受了一下小碗的碗底,这应该是标准器,这种大明宣德斗彩小碗,底厚五点五毫米左右。

    这就是陈文哲的优势,其他鉴定师,鉴定一件瓷器,可不会从其制作手法上来断定。

    而陈文哲却是不同,他可以通过碗底的厚度,还有壁厚,来鉴定一些瓷器。

    比如这一件小碗,壁厚一点五毫米左右,但是,不是每一处都是这么厚。

    而如果壁厚一样,在使用柴窑法烧制的时候,这种小碗的器型,很容易变形。

    发现碗壁的厚度不一,陈文哲放下心来,这才对。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会通过其他特征,再次进行鉴定。

    要是碗壁的厚度一样,还烧制的这么好,那他就要怀疑点什么了,甚至是不用鉴定下去。

    现在可以进入下一步,陈文哲还是很高兴的。

    难得遇到宣德的斗彩器,万一要是真品,那价值就高了。

    要知道,斗彩瓷是明代宣德时期御窑厂,创烧的又一陶瓷新品种。

    它是在元代红绿彩和五彩瓷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试而获得成功的。

    宣德斗彩瓷的成功烧制,为成化等后朝斗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开辟了一条彩瓷发展的新的途径。

    这一对小碗要是真品,那就肯定是明宣德御窑厂生产的。

    这是一对斗彩莲池鸳鸯纹碗,此碗型制规整,制作精良,胎薄釉厚。

    碗的内底双圈中,以斗彩绘画莲池鸳鸯纹,内壁口沿处,以青花书写有藏文吉祥语。

    碗外口沿的单双圈内,用青花描绘出对称的四条云龙纹,腹中以斗彩绘出莲池鸳鸯纹。

    圈足上,则以青花海水纹作衬饰。

    这种小碗的烧制,构图立意新颖,画面布局严谨而疏朗。

    尤其是在描绘主题上,画师们采用的是传统的没骨画技法,以工兼写的笔意,绘出鸳鸯戏水时的场景。

    青花云龙纹的巧妙搭配,彰显出皇家的威严气势。

    这种小碗的彩绘,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色彩在高温焙烧过程中,因流动的关系,而溢出青花勾线以外。

    这与后期成化朝斗彩存在明显的差距,然而这也成为了区别宣德与成化斗彩瓷的一道分水岭。

    这件大明宣德斗彩小碗高7公分,直经15公分。

    绘画,工艺精细流畅细腻,釉色温润纯正,胎釉结合完好,包浆浑厚自然。

    底部六字“大清宣德年制”款识,这些特征,都证明了,这就是一对地地道道的大明宣德年制作的斗彩莲池鸳鸯纹小碗。

    而只要证明了这一点,这一对小碗就是国宝级斗彩瓷中的一对。

    要知道,宣德斗彩瓷以藏文的形式出现颇具意韵,这可能是出于藏族贵族的审美需求而特意定烧,或是宣德皇帝为笼络雪区贵族,以示诚意而专门烧制后赏赐于藏族首领的。

    目前缘何雪区独有宣德斗彩瓷,既无文献记载,也无其他证据可考。

    虽然宣德斗彩存世量极其稀少,但它的成功创烧,却揭开了明代彩瓷新的历史篇章,在中国陶瓷斗彩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似的重要意义。

    所以,这种东西的价值很高。

    看完了东西,陈文哲的双手放在其上,并没有挪开。

    回溯技能发动,陈文哲看到的确确实实是明代的烧造场面,这就没错了。

    又得到了两点成就值,陈文哲还是十分满足的。

    能见到这种好东西,本身就是一大收获。

    所以,陈文哲也没有想要隐瞒什么。

    他抬起头,仔细打量能拿出这么一对小碗的人。

    很意外的,这人一脸儒雅,一点也没有摊主的油滑气息。

    “这是我援藏教学的时候,意外收到的一对小碗,已经藏了二十多年了,现在家里遇到了困难,想要卖了,没想到,拿出去询问了不少人,都说有瑕疵,烧造的也十分粗糙,根本不要。”

    还没等陈文哲询问,这位中年大叔就迫不及待的开口。

    通过他的语气,还有神态,陈文哲判断,这一位在古玩市场上没有少碰壁。

    “瑕疵?粗糙?哪里有瑕疵?哪里粗糙了?”陈文哲有点好奇的问道。

    “画风粗糙,釉料有瑕疵,有一些专家干脆说,这就算是明代的古董,也属于瑕疵品,应该被敲碎,怎么能流传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