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塑泥人的造型完成后,放在阴凉处放置三个月自然风干。</p>
之后,用700度的高温烧制,打磨修补裂缝,这一过程又要历经半个年头。</p>
最后,再用天然矿物颜料上色。</p>
陷入传承之中,沉浸式体验的快乐,陈文哲再一次享受到了。</p>
这一次,他就是在不停的捏泥人,这跟他的创作还是不同的。</p>
如果说陈文哲之前的作品是超凡脱俗,是高大上,是极致的上层。</p>
那么泥人张捏的就不是泥巴,而是捏的寻常生活的烟火气!</p>
陈文哲追求的是高大上的官窑技术、官窑瓷器,泥人张追求的就是市井小人物。</p>
泥人张彩塑生于市井,所以,多以寻常百姓的生活百态为题材。</p>
他的作品,精致中带着独有的烟火气。</p>
泥塑的面部,都有真人作为参考。</p>
要是去津城的世家展馆转一圈,说不定就认出了楼下煎饼摊的王大爷。</p>
等他回过神来,可以被吸收的技术,已经全部吸收完成。</p>
之所以这么快,肯定是因为他现在的技术,已经全面达到大师级。</p>
跟这一次得到的传承,技术水平差不多。</p>
大师和大师之间,互相学习的话,其实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p>
更何况,陈文哲还沉浸进去,亲自动手做了不少泥人。</p>
此时,他再看羲之爱鹅,就已经很明白,那鹅怎么捏制,用的什么泥,这些泥采自哪里最好,怎么炼制,添加什么东西,怎么陈腐。</p>
对,这种泥,也需要陈腐。</p>
只有陈腐三年之后,在入窑烧制,这时烧制出来的泥人,上彩重烧,才能流芳百世。</p>
这件羲之爱鹅,虽然不是泥人张的作品,但也是他一个儿子的作品,手艺不错。</p>
只不过,这一件应该是二代传人的少年之作,所以手艺还有点潮,要不然也不会流落到外面。</p>
通过这一件作品,陈文哲还看到了其他一些有意思的画面。</p>
泥人张世代都有好的传人,而且都创作了不少反映现实题材的泥塑,他们将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凝固于一件件作品之中。</p>
曾被徐悲鸿买走的吹糖人,就是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玉婷,所做的三百六十行系列泥塑之一。</p>
作品中的吹糖人正蹲在地上,吹制可以食用的糖艺玩偶。</p>
连小篮中所放的糖稀和模子,都雕刻得惟妙惟肖。</p>
看到那件作品,就好像耳边仿佛传来了小孩子们欣喜的欢笑声。</p>
“你这是怎么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李金鲤站在了陈文哲身边。</p>
看到他开始摆弄手中的一件泥人,李金鲤才敢开口。</p>
陈文哲头都没抬的道:“遇到好东西了呗!”</p>
“好东西?”这一次李金鲤还真感觉意外,要知道陈文哲口中的好东西,那就一定是真正的好东西。</p>
“什么东西?就这些泥人?我好像在外面的摊子上看过,没有什么特别的吧?”</p>
这一次,陈文哲终于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李金鲤。</p>
“你也就不是手艺人,要不然,只是因为这一句话,你师傅就可以打断你的腿!”</p>
“这么严重?那边的泥人都是从津城弄来的,泥人张的东西?你可不要说这些是泥人张真品,要知道,那些传世之物,可都是馆藏级的好东西。”</p>
“信息足够,可惜眼力不行,这一件是泥人张的二代传人的作品,少年时期的作品,做的不算太好,但是,这一件,你怎么看?”</p>
看着就好像张牙舞爪一样的海张五,李金鲤还能怎么看?</p>
肯定是好呗?但是好在哪?</p>
“很传神?把这个人的气质,拿捏的十分到位?”</p>
陈文哲笑了:“还算有点眼力,这就是贱卖海张五中的主角,真正泥人张的作品。”</p>
“是真品?你不会认错吧?”</p>
陈文哲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手艺不会错,一般人可没有这种手艺,都是玩泥巴,你能随手捏出这么形象生动的人物造型来?”</p>
跟李金鲤没有共同语言,陈文哲不想多说。</p>
可李金鲤很想多说点什么:“你会不会做这种泥人?价格很高的!”</p>
“我就算是能做出来,也不可能是正宗泥人张,这个我可不跟人家的传人争!”</p>
陈文哲可是很明白,建国之后泥人张,或者说很多老传统手艺人家的那点事情。</p>
不说其他,王寅春大师在建国之后,还不是为国家兢兢业业!</p>
泥人张张家也不例外,这才造成了泥人张真正的作品,很少在市场上见到。</p>
这一点陈文哲很清楚,因为他知道,泥人张的作品不止是现在贵,之前也贵。</p>
江湖传言,"泥人张世家"传人作品两百年,几乎没卖津城人。</p>
这可不是胡说,也不是造谣,而是有真实的原因。</p>
“泥人张世家”,自清道光年至今差不多两百年,自张明山先生始,父子六代相传,至今日张宇先生。</p>
这父子相承的世家作坊,于中国近代史上极为罕见。</p>
但是,这成立于天津的“泥人张世家”,例来津人却很少能够购得他的作品,却又是为何?</p>
因为就算是在清末之时,他家的作品就是奇货可居。</p>
说津城人买不到他的作品,主要有两点原因。</p>
泥人张的作品,在初期,都是送的。</p>
泥人张成名后的作品,都是赠送朋友的,恐怕现代人很难想象。</p>
像典型的《彭掌柜像》,是一位米面铺掌柜,张老先生的街坊朋友,此为赠送之作。</p>
还有,你恐怕想象不到,张老先生以画为主业,卖过画、字,润格不菲,但没有在津卖过泥人。</p>
再就是他的作品贵,在历史中,记载的出售作品的次数很少。</p>
一次是一位王爷邀请进京入府,这位王爷喜爱与众多各地名匠,共同切磋百工技艺,按月付银至老家,使得张家添产置业。</p>
但张明山先生在王府之中,也没做几件作品。</p>
再是德意志国公使委托买办,请张明山先生进京为李鸿章塑像。</p>
这次付的是白银,记录在案,是共计六位数的白银。</p>
最少十万两白银啊,那个时候的一两白银,换成现在就算是五百块人民币,那也是五千万啊!</p>
因这两点,津城极少有张明山作品出现。</p>
喜欢我的系统不正经请大家收藏:()我的系统不正经更新速度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