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章 无可奈何
    “有了这些东西,以后何愁天下还会有人忍饥挨饿?真是天助我也!”

    “没错!之前一家的口粮,勉强能养活两三个人。如今有了这些东西,翻一倍,甚至翻两倍,养活八九个人都没问题啊!”

    “如果你能全国推行下去,扩大种植面积,我大明未来可期!人口就是翻上十倍,也要不了多久了!”

    “善哉善哉!到了那个时候,我大明必定是天朝上国,国强民富,万国朝服啊!”

    ......

    在场的人,第一意识,就是有了足够的食物后,国力会几何倍数的上涨,人口也会爆炸性的上涨。

    而封建时期,人口确实是第一生产力。

    只要人口足够多,那国力就会成正比上涨。

    如果人口不够,基本就废了。

    而封建时期,制约人口上涨最大的因素,也就只有粮食了。

    纵观整个明朝,人口鼎盛时期,也不过才一个亿多一点点,而后面的清朝,基本没少于过两亿人,鼎盛期甚至一度达到了四五亿人之多。

    清朝可是还不如明朝初期,自然也不是人人清廉,各个贤明,皇帝也并非都是圣贤名主。

    之所以会有如此之大的诧异,无非就是清朝的皇帝赶上了好时代罢了。

    努尔哈赤问鼎中原的时候,华夏受小冰河气候影响的时代,已然进入末尾时期了。

    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清朝与欧洲有贸易关系,前者从后者那里,拿到了番薯、土豆以及玉米的种子。

    这三种农作物,出现在清朝之后,加上气候问题的影响变弱,基本上已经做到了天下无人再忍饥挨饿了。

    而在此时朱元璋的宏伟蓝图里,大明继往开来,超过所有前朝,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如今这个时代,粮食大过天,民以食为天。

    只要粮食问题解决了,那其余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这些人,此时不激动那才奇了怪了。

    “那啥......哥几个......不过就是一些农作物罢了,你们至于吗?”

    “有必要这么高潮吗?”

    方世玉觉得有些不可理喻,挠了挠头,一脸问号。

    看着这群七老八十的人,在自己面前热泪盈眶,上蹿下跳的,方世玉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装逼装过头了?

    本来觉得自己搞出来这三种东西,对方顶多也就是有些惊讶罢了,但却没料到,对方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其实倒也不怪方世玉没见过世面啥的,相反,作为二十世纪的人,实在是难以对古人渴望粮食的那种极度渴望感同身受。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数千年来,甭管朝代如何更替,对于吃的东西,那就没停下过探索的脚步。

    甭管天上飞的,还是水里游的,或者地上爬的,但凡能吃的,那都逃不过炎黄子孙的嘴。

    虽然如今的大明人口跟二十世纪比起来,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但放在古代,那也绝对算的上是一个人口大国了。

    正常情况下,全国产出的粮食压根就不够这么多人吃。

    实在是没辙了,才不得不从别的东西上花心思。

    说白了,全都是饿的。

    幸运的方世玉此时眼前这几个人,那可是全国的实际掌权者,还算是有些见识,以及定力。

    虽然一开始激动异常,但没多久就自己镇定了下来。

    “恩人,您口中的锚定物,难道指的就是红薯吗?”

    太子左一个恩人,右一个恩公的问道。

    三种农作物,只有红薯最易种植,而且产量也是最多的,各种条件,完全满足,因此朱标下意识就认为,这个锚定物非红薯莫属了。

    “非也非也!”方世玉摇着头。

    “我所指的不是红薯,而是玉米。”

    “不是红薯?”

    “是玉米?”

    “怎么可能?这玩意一亩的产量撑死也就一千斤,怎么会选这个?”

    “难道是因为这玩意比其它的更好吃?可俺怎么尝完之后,觉得红薯更好吃啊?”

    ......

    方世玉话音落地,众人无不震惊。

    如果在没有见识到这些全新农作物之前,就玉米的亩产量,已经足以让这群人惊掉下巴了。

    可是当他们见识到这三种农作物的特点之后,一千斤这个数字,在他们眼里,已经不算啥了,要知道另外两种,那可是六七倍的产量!

    “这三种农作物,严格来讲,各有利弊,但从各自的特性来考虑的话,也只有玉米更为合适。”

    方世玉解释起来。

    “恩人,请详解。”

    朱标一脸恭敬,请教起来。

    方世玉此时在朱标眼里,那已经是大明的救命恩人了。

    这种神一般的人物,怎么能不恭敬?

    到时候哄开心了,对方随便丢个小玩耍出来,指不定就能改变大明的国运!

    别说朱标了,就是他爹朱元璋,此时心里也是这种想法。

    “行,那我就给你们讲讲各自的利弊吧。”

    “我们先从红薯说起,红薯在这三种农作物里面,亩产当然是最高的,可惜的是营养也是最少的,简单来说,那就是量大但是不管饱。”

    “再者种植红薯,对土地的破坏性也极大,如果一块土地,连续几年只种植红薯的话,不出三年,这块土地必定作废。”

    “而且较之其余农作物,红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打理藤蔓,避免影响红薯的生长。”

    方世玉拿着一根红薯解释着。

    “只有这些?”

    方世玉话音未落,吴琳就第一个忍不住叫出声来。

    不只是吴琳,剩下的人也是一个个目瞪口呆的模样,跟活见鬼似的。

    “这些还不够麻烦的?”

    方世玉也是一脸问号。

    “这算啥?”

    吴琳无可奈何。

    纵观华夏几千年来,老百姓饿到吃土的日子可是数不胜数。

    甚至都有吃人的事情发生。

    能活着,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这小子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竟然还说量大不管饱这种鸟话?

    而且刚才所指出的红薯的两种弊端,一种是需要给土地补充肥料,一种是需要打理藤蔓。

    这玩意,现在的农民,哪一个不是天天都在干这些活?

    在这小子眼里,竟然成了不能忍受的缺点跟弊端!

    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简直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