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博文回来了,博荣和振远也调了沐休在家,何杨氏和三舅舅也在京城,小福星何家苗苗的满月酒比洗三时办得热闹许多,琇莹的气色也好转了许多。
来的客人很多,不仅赵继宏带着新婚的妻子亲自来了,还带来了谢学士的贺礼。
就是博文的翰林院的同年、工部新结识的同僚、博荣的侍卫朋友们,也大多都表示了祝贺,有的是人亲自来了,有的派了管家送来了贺礼。
“大姐,你看,博文和博荣这哥俩,在京城算是站稳了脚跟了。”看着热情的招待同僚们的博文和博荣,三舅舅心里也是由衷的高兴。
博文和博荣混的越好,以后对振远的帮助也能越大。对于博文和博荣对振远的感情,三舅舅是从来也没有怀疑过,他现在无比的佩服自己,当时把振远留在父母家,和博荣一起读书的英明决策。
“唉,我也不求他们有多好,平平安安就好,你看文哥儿这段时间,多遭罪。”何杨氏还是心疼儿子。
“你也别急,我看振远这孩子有主意,虽说现在只是当个小兵,听博荣说,他表现很好,上司还想让他当文书呢,他还不愿意。”何杨氏与三舅舅感情也一直很好,她知道三舅舅的心结。
杨振远还是在三月份初入伍了,因赵继宏打了招呼,把他放在京畿大营里,而博荣也有两个结拜兄弟在那里,虽说是今年新入职的,但多少也是个六品校尉,所以,也能帮着照看一些。
“唉,就看这小子的造化了,大姐,说起来,这振远还真是拜博文博荣两兄弟照顾了,就是振远媳妇开的小店,也多亏有四郎在帮衬着。这份大情,弟弟我记一辈子!”
三舅舅想着自己一路跟着姐夫,从村里走出来,到府城的发展,一直到振远两口子到京城来发展,都是靠姐姐家孩子们的一路照应。
短短几年,自家就远远超过了其他兄弟家了。虽说振远现在只是个小兵,但他有秀才功名,也是老杨家第一个秀才呢。再说,如果过几年能考上武举,那就是妥妥的武官了,这么想着,三舅舅也是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咦,自家姊妹兄弟,说这客气话,前几年我家难的时候,还不是靠着你们照应着吗?这账算来算去,可算不清了。”何杨氏秀梅想着自家一路走来的艰辛,也是感概万分。
在苗苗办完满月酒后不久,何杨氏和三舅舅就回淮扬府了,同行的还有清妍和刘四郎。
因为,今年四月,清妍已经满十五周岁了,清妍与四郎的婚期就定在五月底,四郎从年初就开始催着清妍回去了,他都有些等不及了。
时间已经进入四月,河道已经开河了,积攒了一个冬季的货船、客船把涿州码头挤得满满当当的。
四郎指着熙熙攘攘的码头,对清妍说“妍儿你看,这开海的消息还没完全散出来,这里就这么热闹,等消息正式发布了,估计这里就更繁华了。”
“咱们的货栈大概还要多长时间?”
四郎在涿州荒地上的工地,年初就开始开工了,现在地基基本上已经建好了,因为是个建筑群,耗费的时间相对长。
“约莫着要到年底明年初了。这段时间农忙,春耕,工地上的人少,马上码头上有开始忙了,估计人手还要紧张。妍儿,你说,咱们这客栈要是建起来了,是不是本朝的第一家啊?”
看了清妍的设计图和对货栈的规划,四郎还是有很大兴趣的。
“应该是吧,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足够的货源和商家,我觉得市场应该没有问题,这里离京城很近,咱们又有吃住的地方。”
清妍对市场需求有信心,但不知道能不能有足够的货源,毕竟做仓储式超市,关键是货物要全。
“我觉得没问题。我跟着船队跑过,一个船队,不仅是主家有十几船的货,就是那几百个船员活计,每人都带了不少货了。到时候我去找下原来花家船队的老人,他们有门路。”
四郎说起来,眼睛都是亮亮的。清妍觉得,四郎还是很富有探险精神的,他对未知的的东西有极强的好奇心。
在码头等着上船的人很多。好在四郎找的是一艘官船,花了高价包了几个二层的舱房,官船相对其他船只有特权,不需要排队就率先出发了。
好像明白四郎急切的心里,官船一路畅通,很快就到达了淮扬府的码头。
到了淮扬府何家,四郎就跟师傅师娘商量成亲的事宜了,因为离之前约定的婚期不到二十天了。
因为清妍和四郎成亲过后就要回京城,何名礼就依着清妍的意思,就在府城简单一些办婚事。四郎还特意跟岳父岳母说,新房就放在清妍在桃花村盖的宅子里。因为这院子也是名礼当年建的,知道清妍准备在这里成亲后,里面的家具也都是名礼让弟弟新打制的。
因为时间紧,家里的人还没到,四郎还是拜托三舅舅帮忙办理婚礼相关事宜。
而三舅舅也没有推辞,一来这府城可是他的地盘,二来,四郎娶得又是他最喜欢的小丫头,而四郎,通过这段时间在京城与四郎的相处,越是了解,三舅舅就越发喜欢刘四郎。
他现在终于明白,那么聪明的丫头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穷小子。
三舅舅现在觉得,大姐家的几个男孩子,最合他心意得就是四郎了。博文虽然好,但一身书卷气,让他感觉距离很远,博荣呢,那就还是个孩子,虽说现在是个六品侍卫了,但身上得孩子气还是去不掉。
而四郎就不一样了,家里家外一把手在家里,小到烧饭熬粥抱苗苗,大到买人管家置办产业,都安排的井井有条,还从不嫌麻烦。在外面,与衙门、朋友打交道,那也是八面玲珑,就是博荣的一些侍卫和校尉朋友,现在与四郎,都相处的很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