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汉忠良董仲颖
    汉代京畿周围的地区,被称为三辅。

    本来三辅之地将都城长安拱卫起来,就此形成一道屏障。

    但后来汉光武帝刘秀迁都雒阳,又设立了一个河南尹的官职,配合司隶校尉来主管雒阳周边的防务与吏治。

    而三辅之地,也没有被取消,毕竟陪都长安还在那,而且还可以作为关西进入雒阳的屏障。

    所谓三辅,便是左冯翊,右扶风,与京兆尹,这三者都是秩中二千石的高官,仅次于秩万石的三公,可谓是位高权重。

    只是现在嘛……

    三辅之地的老大不是这三位,而是董卓。

    自中平二年的对羌战争后,董卓便一直屯兵于此,观望形势。

    右扶风虽然不是什么肥美之地,但总比凉州苦寒要好得多,而且董卓手下足足有三万兵马,足以坐观天下局势。

    “文优,某今早刚收到袁公传信,你且来与某一同合计合计。”

    中军大帐内,董卓热烈地招呼道。

    而他口中的袁公,正是汝南袁氏这一代家主袁隗。

    董卓少年时可谓是一腔热血,曾游历羌中,因武力过人和麾下能征善战,颇受羌人敬畏。又因仗义疏财,每每将朝廷赏赐的财物分给手下,更是让士卒肯为之效死。

    为功者虽己,共有者乃士!

    这是董卓曾经说过的豪言壮语。

    那时的董仲颖,一身锐气,可能也有着封狼居胥的远大理想!

    只是后来老上司张奂罢官,归居乡里,董卓也被连坐免官。

    也正是那时候,董卓才真正看清了,终究是世家的天下。

    哪怕你再能打仗,再有梦想,只要没有世家做依靠,依旧没什么卵用。

    而今董卓虽年过五十,但昔日风采不减,反而因久居高位,整个人看上去更加威严。

    至于刚才他出言招呼的人,却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文士。

    此人身着长袍,个头不高,却身形干瘦,看上去如风中劲松一般笔直。

    最让人注意的,还是他那双眼睛,其内时不时有一丝精芒闪过,极为摄人心魄。

    此人正是董卓麾下军师,李儒,李文优。

    李儒从董卓手中接过书信,随意扫了一眼,脸色便微微动容,开口道:“董公,这废史立牧,可称得上是件大事。”

    “不错,某也是这么想的。”

    董卓端起碗酒喝了一口,才继续说道:“文优,某若能谋得一州州牧,则大事可期!”

    州牧这两个字背后代表的意思,董卓不可能不懂,再加上他手中有兵有降,就缺州牧这个名正言顺的职位。

    所以当袁隗告诉他有这个苗头的时候,董卓的心思便活络了起来。

    李儒不置可否,只是开口问道:“那董公欲往何方?”

    闻言,董卓微微一思索,便开口答道:“某为凉州牧,可否?”

    凉州虽然地处荒凉,但毕竟是董卓的老家,也更好掌控一些。

    至于现在祸乱凉州的边章,韩遂之流,压根没被董卓放在眼里。

    直到现在,董卓也不过是想割地自治而已。

    刘宏尚在,帝国秩序尚在,任谁也不敢想着拥兵入雒,挟持帝国中枢。

    “袁公在信上有言,废史立牧乃刘君朗所奏,天子还未有诏令准许,董公不妨再等等。”

    董卓笑道:“等自然是要等的,只是此事陛下十有八九会准奏,某请文优前来,也是想着提前谋划。”

    对于李儒,董卓是极为信任与亲近的。

    自他发迹以来,一路全靠李儒帮他出谋划策,分析局势,甚至是组建军队,说是他的左膀右臂也不为过。

    所以一有京城的消息,他和往常一样,立刻就唤来了李儒一起商议。

    李儒思索了一阵,心中已经有了定计,拱手说道:

    “董公明鉴。某以为,还是要再等等,哪怕刘君朗领了益州牧之职,也要再等。”

    “这是为何?”

    董卓驾驭部下,统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论起这些脑力活,可就不大能懂了。

    “解答董公这个问题之前,某想先向董公请教一个问题。”

    李儒面色认真地问道:“一州之地与整个天下,董公如何取舍?”

    “自然是整个天下了!”

    董卓毫不犹豫地答道。

    “那就要等。”

    “等到何时?”

    李儒冷笑道:“等到朝廷高官厚禄,来请董公入京之时。等到天子驾崩之时!”

    见董卓还是似懂非懂,李儒继续解释道:“自明帝以来,这大汉从未出过三十五岁之天子。而今天子已年逾三十,归期不远。而诸皇子又都年幼,为免生祸端,天子崩殂之前,定会扫清障碍。”

    话说到这里,董卓再蠢也回过味来了,不禁冷笑一声。

    “某为汉效命数十载,想不到,也会成为天子眼中的障碍。”

    董卓心里如何不明白,哪怕自己再怎么忠心汉室,天子临死之前,都会想办法夺了自己的兵权。

    毕竟右扶风离京城,实在是太近了,近得让人不能放心。

    换而言之,等到朝廷对自己赐以高官厚禄,却明升暗降的时候,天子也就离驾崩不远了。

    想通了这一关节,董卓开口向李儒问计道:“文优,以眼下局势,某当如何自处?”

    “董公可耐心等待,同时密切关注京城形势。”李儒开口道,“一旦朝廷有诏令要削夺董公兵权,那就一个字,拖。”

    “一旦拖到天子驾崩,董公马上率军挺进雒阳。届时,整个天下亦或是一州之地,还不是任由董公把玩。”

    “文优此计甚妙!”

    董卓大声称赞道。

    ……

    从中军大帐出来后,李儒回到了自己营帐,就见到贾诩在里面大吃大喝。

    贾诩祖上是一代名臣贾谊,历代也有俊杰辈出,本来可以称得上是世家高门。

    但有一点小小的,地理上的弱势……

    世家都集中在关东,将门都集中在关西。

    而贾氏正好在凉州武威郡,所以不管你祖上如何煊赫,学问如何高深,在那帮关东世家眼中,都是粗鄙武夫。

    不是也得是!

    于是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贾氏虽然以家学世代相传,都几乎担任的都是武职。

    嗯,这也算是变相的文武双全了……

    贾诩此人虽饱读诗书,但行事作风却与儒门格格不入,整个人处世随意,又极为惜命。

    他的才能,李儒自然是知道的,曾多次劝董卓重用他。

    董卓也真这么做了,只是贾诩每每推辞,不愿担任要职,至今在董卓麾下也只挂了一个闲职。

    “文优,你这军师待遇就是好,每顿都有这么多好吃的。哪像某,餐餐连肉都见不着。”

    贾诩见李儒进来,也不觉得有丝毫尴尬,反而笑着打招呼道。

    见此,李儒不禁皱了皱眉。

    他虽然不重礼节,但对于贾诩这种用手抓肉的做法,还是很反感。

    “贾文和,你吃就吃,只是为何偏偏用手!”

    “哈哈!某自然是要用手的。”贾诩笑道,“某用手抓过之后,你李文优肯定不会吃了,那某就可以带回去,晚上继续吃。”

    对于贾诩特殊的打包绝技,李儒不禁叹息一声。

    “文和,你若愿为董公效力,想吃什么都……”

    他还没说完,贾诩急忙打断道:“李文优你莫要胡言,某才疏学浅,哪有什么地方值得董公重用!”

    某只想混日子,你李文优却想推某上位,也不知安的是什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