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早在刘备要起兵讨董的时候,林朝便定下了这次行动的最终目标。
不仅要诛杀董卓,还要将天子掌控在自己手中!
而眼下目标虽然已经达成,但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整个计划的最后一步,那就是如何劝说诸侯退兵。
自古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关东诸侯因不满董卓窃取权位,从而聚在一起进兵雒阳。大家有着共同的敌人,也有共同的担忧,这便是同忧者相亲。
可眼下董卓已死,天子迁都长安,到了瓜分胜利果实的时候,联盟瞬间破裂,昔日战友变为对手。当各人都想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时候,就变成了同欲者相憎。
再者,众诸侯好不容易聚众讨了回董,一分钱没捞着,不合适吧?
届时各怀鬼胎的诸侯,又岂会坐看刘备立此大功而无动于衷。说不准一合计,干脆继续进兵,打到长安再说。反正是要弄点东西装进自己口袋里,不然岂不是太亏了。
大家出兵的出兵,出粮的出粮,最后总要找天子要个说法,不然谁也不肯善罢甘休。
这也是林朝把诛杀董卓的功劳安在蔡邕头上的原因,杀国贼的光环让他去顶,靶子也让他去当,实在不行,林朝也会亲手为他收尸。
可是若真被诸侯打到长安,见到了天子,形势会如何变化那可就不好说了,反正林朝的计划八成会黄。
所以他这次赶来觐见天子,就是为了讨要封赏,安诸侯的心!
天子现在虽说是穷得叮当响,权势也不复昔日,但只要诏令一下,那些有实力的诸侯自会去取自己得到的封赏。
再者,董卓搜刮来的金银财宝,也可以分给这帮诸侯一些。
为了大计,眼前这些许财物算不得什么。
心中盘算着,林朝在衙署外面足足等了快一个时辰,才有一位宦者走了出来,宣林朝入内觐见天子。
见此,林朝冲宦者拱手一礼表示应命,然后开口道“子义,随我入内觐见天子!”
“唯!”
太史慈一抱拳,就要跟在林朝后面往里走,谁知却被宦者拦了下来。
“天子诏令,只宣林子初一人觐见,旁人不得入内!”
宦者用他那独有的声音说着,脸上还露出了一丝冷笑。
大概很久没被人如此对待了,林朝微微一愣才反应过来,同时上下打量了一番此人,心中顿时有些疑惑。
都到了这时候,居然还有看不清形势的人!
随后,林朝摇头一笑,心道自己何必跟这种人一般见识。
林朝冲宦者又一拱手,开口笑道“此乃某贴身侍卫,不知阁下可否通融一二?”
宦者冷笑一声,一副眼高于顶的模样,冷笑道“林子初,这可是陛下的诏令,你敢抗旨不遵,莫非要谋反不成!”
林朝无奈了,脸上却没有一丝气愤,只感觉可笑。
“子义,掌嘴。”
“唯!”
太史慈答应一声,便走上前一把揪住了宦者的衣领,直接给了他一个大耳帖子,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
这一幕看得林朝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忽然想起当年在真定时,典韦打真定县令的那两巴掌,和今日的情况何其相似。
这世上总是蠢人多聪明人少,当年真定的陈县令如是,眼前的太监也如是,都是一些分不清形势的蠢货罢了。
宦者被太史慈一巴掌拍翻在地,捂着脸大叫道“林子初,咱家奉旨来向你传诏,便是陛下的天使,你敢殴打天使,可是要夷三族的!”
此人在林朝眼中犹如脚下蝼蚁一般,林朝自然不打算跟他纠缠。甚至太史慈动手的时候,林朝已经抬脚向衙署内走去。
但听到‘夷三族’这三个字的时候,林朝又愣了一下,脚步也微微一停顿。
“子义,这阉人颠倒黑白,企图蒙蔽圣听,实乃奸贼,你且为国除贼。”
说这句话的时候,林朝连头都没回,甚至声音就像平日谈笑时一样淡然。而且说完之后,他又继续向里面走去。
今天什么日子,一个五根不全的货色,也敢跟自己玩扣帽子的把戏,真是可笑。
后面,太史慈听到林朝的命令后,立刻拔出了腰间佩剑。
见眼前大汉似乎真的要杀自己,宦者这才恐惧了,急忙大叫道“大胆……你不能杀我……我是……”
他话还没说完,只见寒光一闪,头颅已经飞了出去。
太史慈归剑入鞘,对着宦者的首级冷笑一声,快走几步追上了林朝。
衙署内,刘协高坐主位,头戴天子冠冕,努力想装出一副威严的模样。
董卓的死讯已经传到了他耳中,小刘协当场就松了口气。
对于自己一手立的天子,董卓其实并未过度苛责于他。除了不掌权之外,刘协的日子过得还是很不错的。
但架不住所有人都私下对他说董卓是国贼,再者董卓也确实鸩杀了刘辩,这导致刘协对董卓又恨又惧。纵然董卓想跟刘协亲近,刘协也不敢。
刘协的确比刘辩聪明得多,若放在承平年间,也不失为一代守成之主。
只是眼下是乱世,他这点能耐就不够用了,更何况他如今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城府韬略。
对于林朝这位徐州牧刘备的使臣,刘协心里说不上喜欢,但也谈不上厌恶。毕竟刘备可是实打实的跟董卓干过几仗,怎么看都是汉室忠臣。
再者,小皇帝的心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堂百官的想法。
虽说名义上是蔡邕杀了董卓,但朝堂百官心里清楚,这位安喜亭侯林子初,肯定在中间出了大力气。再加上其人是徐州牧刘备的心腹,所以此次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刘备,甚至是关东诸侯的态度。
董卓是国贼不假,但在真正忠心汉室之人眼里,这些关都诸侯也未必就是忠臣。若让他们裹挟了天子,未必不会变成第二个董卓。
至少,在现任三公的眼中是这样的。
眼下朝廷中,朱儁任太尉,杨彪是司徒,崔烈为司空。
三人都是两朝甚至三朝老臣,宦海沉浮多年,威望甚高,又都是忠心汉室之臣,所以早有定计。与其被关东诸侯迎回雒阳,倒不如继续迁都前往长安。
等自己几人的辅佐下,等天子长大,未必不能重收权柄,振兴汉室。
只是不知,他林子初愿不愿意放天子离开。
在三人的忧虑中,林朝带着太史慈施施然走进了衙署。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