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五十八话:这里不错
    出门在外,除了自个私底下想买点什么东西,其他的吃住开销,自然都是宋秋这个主家包了的。

    一一将其他人吃的早食给结了账,宋秋当下把大家伙兵分几路。

    一路去镇公所,一路去镇西的木料场打听打听行情,一路就在市集逛逛看看,一路回客栈去守着行李车马。

    宋秋梨花阿灵三个再加一个杨大连,直奔镇公所去。

    不了解这春林镇的情况,为免镇公所书吏见她一个小姑娘所以敷衍不愿搭理,宋秋便直接让杨大连去交涉这事去,她跟在后头听看就是。

    镇公所就在市集后头,门脸有些古旧,差役都出去巡逻了,守门的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差役,听杨大连说要问镇外地皮的事,便领着他们进去找管这块的书吏。

    书吏也是个上了年纪的,头发都白了大半,一双眼睛灰扑扑的,耳朵似乎也有些不太好使,在杨大连费劲说了好几遍之后,他才听利索。

    “你说的是大兴垭子那块啊?我想想啊。”

    老书吏手还有风湿,哆嗦着拿上一个本子翻了起来,翻了老半天,才停了下来,指着一页道:“那块有三亩荒地,夹在一片林子里头,周围又没有人家的,倒是没人想着去开荒,你要买?买了作甚啊?”

    杨大连应道:“打算在那地儿建个客栈,不知那地卖不卖?怎么卖的?”

    开客栈?

    老书吏抬起灰扑扑的眸子来好好看了杨大连一眼,又忍不住错过他去看了看门边站着的宋秋三个,脸上的表情像是好奇,又像是惊讶。

    须臾才道:“开客栈啊?那荒地留着没用,倒是能卖的,三两银子一亩,要买吗?”

    杨大连回头看宋秋。

    宋秋想着她松山河边那地也没要上三两一亩呢,不过三亩得九两,能买到手也是心安,不贵,点了点头。

    杨大连便回道:“买!”

    当下给了九两银子,再给了一钱银子打点,一张写着大兴垭子三亩地戳了印的地契就到了宋秋手里。

    开头就是好的,没想到这么容易就买到了那块地,有地契在手,随便她怎么折腾那地,也没人说什么的。

    回到客栈,负责逛市集看各种菜肉行价这些的陶东平和板凳顺子也回来了。

    这春林镇的物价跟他们盘石镇差不多,最关键的,竟也有方记的杂货铺,此厢豆瓣酱和红油还没有卖过来的,倒是番薯淀粉和干辣椒都有得卖。

    陶东平跟他爹陶正采买过的,对这些事都熟,宋秋要他逛逛看看,他也没白逛,都打听清楚了这春林镇的市集,哪家的猪肉新鲜,哪家的米面好,哪家卖鱼的实惠,哪家的老板好说话。

    这等等等等,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宋秋听罢,心里也有了数,客栈要开,这采买食材的事,自然是就来春林镇方便,稍微近点不说,也免了出城进城的麻烦,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了呢。

    少时,去木料场的陶东成带着大中田根儿也回来了。

    木料场在镇西的郊外,背靠层峦叠嶂的大青山,林深树密,每年清明前后,就有不少伐木工上山去伐木,顺着青山沟放下来的木头,进入木料场,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最终变成了可以修建房子用的木料。

    这个大青山木料场盛产的便是杉木,价钱不贵,适合普通人家,且坚固耐用,不容易发潮,建房子最是合适的。

    陶东成去这一趟也没有白去,已经跟木料场的一个小管事搭上了话,还跟他打听到了这春林镇还不错的且现下正闲着的木匠。

    当下吃过中饭,宋秋便让陶东平带人负责去找这个木匠,拿着她画好的客栈图纸,去跟木匠谈建房子的事。

    陶东成则去寻一寻,可有清静又可以短租的小院子。

    棉花跟阿银照样留在客栈守着,而宋秋三人组,再加赶车的杨大连以及大中则坐车出了镇,往大兴垭子去。

    大兴垭子就在出了春林镇走十五里左右的地方,一块大石头嵌在官道右边,上面刻着利州界三个大字。

    而左边,就是那片足有三亩的荒草地,背后则是高大茂密的林子,幸好界碑这面是空旷的山崖,高山离得远,挡不了阳光,照得这片荒草地亮亮堂堂的,没那么阴森。

    往丘陵县的方向在往前行约摸一里路不到,左边穿下林子的就有一条比官道稍窄且也没有官道平整的路。

    路上有脚印车辙印,证明这条路是有人走的,而他们昨儿过这里时,也碰到了这条路有出来的路人的,还打听过,往这条路走二十几里,便是一个叫大麻的镇子,再往前,就是寿州的地界了。

    走这条路的人也不少,只要上了官道,不管往那个方向,扭头就准能看见这片荒草地,到时候客栈矗立在这里,只要眼不瞎,都能看得到的。

    不管是来吃个饭,还是歇个脚喝杯茶,一文两文,都是生意不是?

    宋秋几人步行着把这前前后后看了一遍,越看越满意这个地方。

    赶着车去找附近的村落的杨大连很快就回来了,说是林子背后的山脚下,就有一个小村落。

    当下宋秋三个坐上了车,杨大连赶着马车往回走,下了往大麻镇去的那条路。

    走了不多久,进了林子里的小道,马车只能通过一半,后半段,路太窄,碎石头又多,马车便过不了了。

    这里也已经能看到前头不远的村落。

    留下大中看着马车,宋秋几人下了车步行往村里去。

    这个山脚下的村落一看就不富裕,村里多数都是土墙结构的茅草盖院子,少数得几家木屋小院儿看上去就算的上的好一点了的了。

    进了村,头一家的土墙院儿,茅草垛子搭的朝门底下就坐了个妇人,正在搓绿豆夹子,晒干了的夹子轻轻一拨弄,里头圆滚滚的绿豆就哗啦啦的滚了出来。

    见几个生人进村,妇人顿住了动作看了又看,目光中带着好奇。

    这么三个花一样的小姑娘,哪个村的?来他们喇叭村作甚?

    因是个年轻妇人,宋秋便上前搭话道:“大嫂子,不知你们村的村长是哪一家啊?”

    找村长的?

    见三个小姑娘长得好看讨喜,妇人一点没有防备,当下放了手里的簸箕,起身道:“走,我领你们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