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息…
两息…
十息…
整整十息的时间,所有的人,才从“呆若木鸡”的状态中回过神儿来。
“小家伙?你能看懂《孙子兵法》么?”
荀彧目光幽幽的望着小陆羽,面颊中带着质疑。
“能看懂呀!”陆羽的小脑袋,摇摇晃晃,像极了私塾里的弟子。
荀彧弯下腰,一副循循善诱的夫子模样,他指着竹简上的一段,开口问道:“这一段讲的是,胜利的五个维度,道、天、地、将、法…小家伙,你能明白这些么?”
“明白呀!”
陆羽点了点头。“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伯伯听说过吧?”
呃…退避三舍。
荀彧微微一愣,当即点了点头。
“难道…这个五岁的小家伙要引经据典?引用春秋战国的战事?来讲解孙子兵法中的道、天、地、将、法?可…他毕竟只有五岁呀!”
心中这么想,荀彧的眼眸中更添了几分对陆羽的好奇。
此时,陆羽那稚气的童声接踵传来。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中,晋国信守承诺,退避三舍,赢得了诸国的渔轮支持,获取同情,这就是《孙子兵法》中讲到的‘道’;”
“退避三舍,退至城濮这个位置,离本国近,离敌国远,方便己方的补给,不利于敌方的补给,这就是《孙子兵法》中的‘地’;”
“楚国的将领都是有勇无谋之辈,晋国的将领却是智勇双全、算无遗策的先轸、狐偃、赵衰等人,楚军只知道以正合,而晋军却懂得以奇胜…就才是《孙子兵法》的精髓,‘将’和‘法’!”
呃…以正合,以奇胜…
所有人错愕了…
所有人都有些懵…
似乎一时之间,他们原本脑海中对孩童的认知,在这一刻尽数的颠覆!
难以置信的情形正在发生。
稚嫩且奶声奶气的童音响彻整个校场。
所有人纷纷探头望向这个小家伙…
见荀彧愣在原地,一言不发。
曹仁拍了拍他的肩膀。“军师,他…他说的对不对呀?”
“我…我讲不好。”荀彧心思急转,似乎想到了什么。
紧接着,他刻意做出一脸懵逼的样子。“这小家伙对《孙子兵法》的理解,恐怕尤在我之上…至于他讲的是不是完全正确,恐怕,只有我侄子荀攸才能判断。”
“军师…那…我派人去请荀攸军师?”
“好!他就在附近的衙署…”
曹仁当即吩咐副将,快马加鞭去衙署中将荀攸接来。
荀攸是与荀彧同时期,投奔曹操的英才…
荀彧擅治国理政,荀攸擅长克敌战术和军师策略…
论辈分儿,荀攸是荀彧的侄子,可是论年龄,他却比荀彧还要大上一些。
不多时,副将归来,连带着,荀攸也是气喘吁吁的跑入校场。
“见过叔叔,见过曹将军。”
“别说那么多…你快来解释一下,这本《孙子兵法》中道、天、地、将、法,这五个词如何理解?”荀彧也顾不上回礼,一把将荀攸拉了过来。
唔…《孙子兵法》?
起先听到这个,荀攸只是微微一愣。
可听到“道、天、地、将、法”这五个字时,荀攸的一双眸子瞪得硕大。
诚然。
在大汉民间是流传着一些兵书,也有署名为《孙子兵法》的古籍,可那大多是假的…
真正的孙子兵法,只有孙家的后人,孙坚才有。
在颍川,荀攸曾经与孙坚见过一面,也将真正的《孙子兵法》借阅过一次。
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道、天、地、将、法!”五个字。
见荀攸还在惊讶,荀彧忙不停的催促道:“侄儿,你倒是快讲啊!”
“叔叔,曹将军,你们可听说过…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荀攸快速的浏览了一遍五岁的小陆羽手中的竹简,紧接着问道…
呃…
荀彧一懵…
曹仁一懵…
所有的部将均是一懵…
这口气?这言语?怎么这样的似曾相识…
可不就是五岁的小家伙陆羽的原话么?
众人的懵逼还没有结束。
从荀攸口中缓缓传出的…那有关孙子兵法的解读,竟与这小家伙陆羽的完全一致…
轰隆隆…
懵逼…彻底的懵逼…
这一下,除了荀攸外,所有人彻底的懵逼了。
荀彧、曹仁,连带着所有的部将,隐隐有一种心里在滴血的感觉。
苍天呐…大地呀…
这小家伙不是装的呀?
…他是真的能看懂《孙子兵法》呀?
关键是,他的解读与荀攸的解读如出一辙…
荀攸是曹操无比看重的谋臣…
可是,陆羽…却仅仅是一个五岁的孩童呀!
天哪…
难道,曹操的军营中,就要诞生一个通晓军事、通晓谋略的五岁神童么?
难道…兖州要诞生一个,堪比孔融六岁让梨,堪比蔡昭姬六岁辩音弦,堪比李耳年幼论祸福…
神童…一代神童,就要在兖州冉冉升起了么?
等等…这个小陆羽似乎…正是蔡琰的弟弟呀…
蔡琰?蔡?陆羽?陆…她们不是亲姐弟!
……
……
------
新书求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