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章、荷兰水
    虽然这香巷的路和三十年后还是大相径庭,可大致的走向还是差不多的,刘军和刘显贵在路上走了四个小时才走到尖沙咀。

    到了尖沙咀的码头,刘军站在渡轮码头,撩开衣袖看了看手里的欧米伽手表,已经是早上的五点半。

    “走快点,五点四十最早的一班船去港岛,我们就坐这班船过海。”

    “三叔,不…不行了,再歇会,我们坐下班船吧。”

    刘显贵怎么也是一个土豪劣绅家的少爷,从来就是养尊处优,小轿车混不上,竹挑子还是能混上的,再怎么也不用自己走路,何况是游过一个深甽湾,一条命只剩下半条,又走了四个小时,剩下的半条也已经快丢了。

    “行吧,你在这里歇着,我去给你买点吃的。”

    看着刘显贵的状态,虽然离上渡轮的地方也就只差不到一公里,可想让他再走这一公里是不太可能了,行百里者半九十,他就是死在九十九那一挂。

    摇了摇头,刘军就往一个方向走去,这个方向的行人比较多,而且他还看到有几个行人手里握着碎报纸,碎报纸里面裹着油条。

    眼尖的刘军看到一个人在路上拿油条的手换过,换手以后还把手塞到嘴里啅了啅,然后还在头发上抹了抹。

    这德行,刘军看得明白,肯定是油条还是热的,这是被油条里面沁出来的热油给烫着了。用嘴啅手指是为了消减疼痛,至于为什么往头上抹,只要是品尝过半穷不穷的滋味,大体是应该懂得。

    这种傻事,刘军小的时候也是干过的。

    刘军小时候虽然家里已经不会饿肚子,可想经常吃好的,那也是力有不逮,有点营养不良,头发枯黄分叉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枯黄的头发上抹上这么点油渣子,头发丝染上了浮油,自然会变得油光发亮。

    顺着行人逆反的方向走了大概三百多米,刘军就看到一个早点摊子,生意非常好,有人在那里排队买油条。

    摊主的手非常利索,长竹筷在滚油里一挑,把油条挑到铁丝架上,等油沥的差不多,就撩过放在一边,已经被裁减成小片的旧报纸把油条一包,递给客人,接着又重复动作。

    刘军在摊位上扫了一眼,找了一个空位坐了过去,一坐下就喊道:“老板,两根油条,一碗豆浆,豉油…酱油放少点。”

    刘军本来想喊“豉油”,按两广的叫法,酱油不说酱油而是“豉油”。可他突然想到,这时候的香巷可不是以两广人为主。

    从1946年开始,就有人不断的从内陆往香巷迁移,而今年也就是1949年,随着解放大军南下,更加庞大的人口往这里迁徙。

    这些人里面天南海北,说各种腔调的都有,粤语在这里也并不是最主流的语言,在香巷能听到最多的还是沪海话,开口阿拉,闭口侬,夸人结棍,骂人册那。

    这倒不是沪海过来的人占的人口比例高,而是沪海过来的大抵都是有钱人,有钱人放个屁都带着茉莉花的香味,有钱人可以让屌丝前赴后继的叫爸爸,称其为“家父”。

    除了英语之外,这时候的香巷如果操着一口流利的沪海话,找活计都容易一点,沪海话在无形中变得高贵,上档次。

    “好咧,客官稍等。”

    摊主应了一声,过了大概三分钟的样子才把刘军要的東西端过来。

    从筷筒里抽了一双筷子,把筷子头在自己的衣袖上抹了抹,刘军就把油条夹起来,可到了嘴边闻到那一股难闻的味道,他又把筷子给放下了。

    炸油条的油好久没有换了,里面已经掺杂了刺鼻的味道。

    喝了一口豆浆,豆浆的味道不错,起码掺水的比例不高,豆浆的豆香味还是很浓的。

    正好,累了一个晚上,刘军也有点渴了,咕嘟咕嘟把一碗豆浆很快就喝完,喝完以后问摊主要了片报纸,把油条给裹上,付了一毫五仙钱。

    拿着油条在街边找了一会,找到了一家仓买,一看这个店名,就知道店主是从哪里来的,这种叫法只在東北一带,确切的说是冰城一地流行。

    不知道这家店的老板是怎么想的,在香巷做生意居然不叫“士多”,而是叫老家的“仓买”。

    “老板,拿瓶菏兰水,瓶我要带走,多少钱?”

    店主瞄了刘军一眼,脱口而出:“菏兰水两毫,押瓶三毫。”

    干!押瓶费居然比水还贵。

    刘军心里吐槽了一句,不过还是随口回道:“好的,给你钱。”

    从老板手里接过菏兰水,刘军头也不回的就往码头的方向走去。

    汽水,现在被称为菏兰水或苏打水,主要是将碳酸气溶于水中,再加入糖浆、果汁或食用色素制成的饮品。

    清末期间由欧洲传入国内,而菏兰又是当时的主要通商国,故被称为“菏兰水”。

    其实早在几十多年前,港岛就出现汽水,不过当时,汽水对于人们来说是十分奢侈的物品,且只有药房才可售卖,因此并不普及。

    当时港岛较出名的有屈臣氏大药房A.S.Watsons,粤东先施公司Sincerely以及威健公司Watkins等。

    不过自从罗贵祥建立了维他奶品牌,菏兰水在香巷就算不上是奢侈品,而是街头巷尾都能经常见到的,一种也称不上多平民的饮品。

    现在的菏兰水还要卖到两毫,还不能算是所有人都能消费的起的饮品。

    “给你,边走边吃,可以赶上六点二十的渡轮。”

    走回到刘显贵呆的地方,把手里的油条和菏兰水递给他,刘军就催促道。

    “菏兰水,三叔还是你想着我,知道我渴了。”

    刘显贵欣喜的接过菏兰水,用嘴咬开瓶盖,咕嘟咕嘟不到五秒钟,瓶子就见底了。

    “别扔,给我,押瓶费三毫呢。”

    刘显贵喝完菏兰水,就准备把瓶子给扔了,眼疾手快的刘军把瓶子给夺了过去。

    “三叔,不就是个破瓶子么,咱们手里钱不少呢。”

    “闭嘴,财不露白懂不懂?”刘军狠狠的瞪了刘显贵一眼,厉声喝道。

    ………………

    PS:1949年香巷的物价水平很低,不换算港币和人民币的差价,物价水平相当于内地1965年-1972年左右(六七十年代国内物价几乎没什么变化),不过人工会贵上一点。

    打零工一天可以赚到2块-3块,白领阶层可以赚到4块一天,一个月120港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