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六章 战争利器,九品宗正!(求收藏)
    断壁残垣下。

    跪倒着数十万人。

    两千铁骑将其围成圆,从而便于看管。

    “打扫战场!”

    卢大儒扫视全场,冷漠道:“凡是倒下的敌人,不论死活,皆补两刀。

    投降黄巾余孽依次登名造册,胆敢妄动者,杀无赦。

    飞书回京,传捷报为陛下贺喜。

    再遣书一封,请求朝廷降下钦差,处理俘虏相关事宜。

    北征大战在即,军方无暇他顾,不希望为这点小事耽误时间。”

    “末将遵命!”

    属将拱手抱拳领命。

    对主将的行事风格相当熟悉,并没有感到意外。

    “本指挥使不上战场,不对上卢大儒真是侥幸!”

    贾诩心有戚戚道。

    这份杀伐果断,简直就是战场上的屠夫,在两军交战上,无疑是敌方将士的梦魇。

    再有就是,这两千铁骑太猛了,能完美贯彻主将的军令,并严格执行下去。

    不愧是从武帝时期传承下来的帝国禁军,强无敌。

    “卢大儒,军士手中持有的手弩、长刀和身上穿的银色盔甲,从哪来的?”

    贾诩纵马上前,轻声细语问道。

    论战力。

    锦衣卫,是比不上。

    底蕴尚浅,也不是自身专业。

    于是。

    就把脑筋动到了装备上。

    据他的目光,手弩、长刀和盔甲,都不是现有大汉朝军方器械。

    手弩威力极大,长刀锋利无比,盔甲防御极高,组合在一起,几乎把军士武装到牙齿。

    而且。

    这些军械都泛着乌光,细嗅起来有桐油的气味,显然是崭新的。

    难道,军方秘密研制出新型战争利器了?

    “军事机密。”

    卢大儒看着指挥使大人充满期待的目光,流露出淡淡笑意,回了个能让人心态爆炸的答案。

    十字弩。

    陌刀。

    明光铠。

    皆是由灌钢工艺打造。

    经过此次试刀,在战场上格外好用。

    这样的铁骑,军方驻地还隐藏着十万,并且,每日还在持续增长。

    在少府府丞荀攸的督工下,调动国朝过万大工匠和数万学徒,在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打造出了十万套。

    预计在北征前,能对羽林卫和三河五校,四十万大军完成换装。

    有此战争利器,他有信心拉出一支无敌于九州的陆地强军。

    北方蛮夷。

    蝼蚁呼!

    卢大儒站到了黑山最高处,俯瞰着忙忙碌碌的军士,一股霸绝天地的气势席卷开来。

    “……”

    指挥使大人无语凝噎,默默伸出了右手,紧握起拳头,唯独竖起了中指。

    华夏文明的友好手势。

    “去查!”

    指挥使大人很生气,给靠过来的锦衣卫缇骑下达命令,咬牙切齿道:“手弩、长刀、盔甲,连带着铁骑胯下战马的双马蹬、马掌上的铁器,都给本指挥使查出出处!”

    整个对战黄巾军下来,他同样注意到,战马损失极少,双马蹬和马蹄铁,自然映入了他的眼帘。

    锦衣卫。

    密探无数。

    遍布国朝各个角落。

    就不信查不出军方新制器械的来源。

    “艹(一种植物)!”

    指挥使大人发现,卢大儒调整了位置,从上而下看着他,眼神一半鄙视一半俯视。

    心态原地爆炸。

    想抽出随身携带的天子剑,冲上高处与卢大儒来个真人决斗,但对比两人武力后,指挥使大人选择转身离开。

    这世上怎么会存在这样的人?

    文,是国朝大儒。

    武,是军方主将。

    真就不给年轻人留点活路。

    ……

    德阳殿。

    朝会已然开始。

    出身国朝四大顶级世家陈家的嫡子陈群,在好友大农令荀彧、少府府丞荀攸联名推荐下,进入朝堂上奏。

    “陛下,臣曾走访大汉十三州,洞察国朝选官制度,即察举制,有缺陷之处!”

    青年陈群初次上朝,毫无忐忑惧意,侃侃而谈道:“从国朝建立之初,察举制为国朝选拔出无数英才,但随着国祚长存,逐渐被门阀、豪强利用,“贤名”、“孝名”、“才名”,可以人为创造!

    臣殚精竭虑,翻遍无数典籍,结合古今选才之法,终归纳出一法!

    其名:九品中正制!

    制度内容皆在竹简中,请陛下、请文武百官阅览!”

    “嗯?”

    刘宏眉头微皱。

    九品中正制,凡是文史类专业出身的学生,就没有不知道的。

    评定官员能力定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

    评定时,根据官员品行、能力为主,家世为辅三方面综合来定。

    此项选才制度一经推广,官员品行、能力就成了次要的,家世成为了评官选官的主要内容。

    虽说,这制度特别标注了,设立督察评选的中正官。

    但中正官是人担任的,是人就会有私心。

    这份私心,最终,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正史上,魏晋南北朝,由此坑了大量寒门有识之士。

    如果说察举制,得利者是豪强、门阀、世家。

    那九品中正制,得利者,只有世家。

    一代又一代的经营,世家最终会把除自身之外的所有人,全部踢出局。

    “朕就不看了,传阅给诸位爱卿。”

    刘宏摆了摆手,示意近侍太监拿给文武百官,这个坑寒门无下限的制度,不可能在大汉朝推广开来。

    阅览。

    自然也就没必要了。

    “陛下,臣觉得,九品中正制较之察举制,选才更加完善,于国于民,都将是福祉,您应该看看的!”

    司徒袁隗率先看完,眼中精光一闪而过,走至大殿中央躬身道。

    顶级世家汝南袁家出身,多年官宦沉浮,他迅速意识到这条制度推举开来,对整个世家阶层带来的巨大好处。

    毫无疑问,他站了出来。

    “陛下,臣附议司徒大人之言!”

    当朝三公之一司马大人杨修,紧随其后看完,坚定不移站到了袁司徒身后。

    弘农杨家,虽然不是国朝顶级世家,但也是赫赫有名的大世家,有好处,当然要占。

    “臣附议司徒、司马两位大人之言!”

    “臣附议司徒、司马两位大人之言!”

    “臣附议司徒、司马两位大人之言!”

    ……

    博陵崔家、琅琊王家、荥阳郑氏、兰陵萧家等诸多世家官员,纷纷站了出来。

    有文有武,占了朝堂的半壁江山。

    朝堂,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