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来说六号去看《李焕英》的,但是一直都没有买到票,不过昨天把《新神榜》看了。还是国产动画的老毛病剧本和台词,但是精神内核、效果以及特效处理都非常的不错,个人感觉值得一看。推荐指数:四颗星。
但是这玩意也不难,在渔阳县找了几个木匠就把水车搞定了,王起控制着三州水力不是很充沛,不过勉强够用,毕竟渔阳县旁边就是渤海,而此时就有一条注入渤海的黄河支流,而支流也有许多更小的支流。
问题又回到了纺织本身上,古时的纺织其实是各有其意。
纺即纺纱,指的是将苎麻纤维纺成纱或线
织即织布,指的是将纱线织成布。
近现代因为工业化生产两者同时进行,甚至不需要纺直接就可以制成布,于是纺织才被当成一体。但是在宋朝时期这两者都是相当繁琐的工作。不过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繁琐但不复杂,要的是一遍一遍又一遍周而复始进行同样的重复。比如织布,它实际上就是跟编筐一样,分经、纬线,然后将经纬线互相交错编在一起就成一块布。
只是因为纱线很细,于是手工编成一块可以制成衣服的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也成倍的提高了衣服的成本……其成本绝大多数是人工成本。原始的织布机是腰机,也就是坐在地上将经线的一端用麻绳固定在腰上另一端用双脚顶住以“分绞棒”分开经线单双数……“分绞棒”是古时人们在织布时发明的东西。
正如之前所言,织布就是像编筐一样将纬线一根根交错穿插在经线中。如果是手工制作且每根纬线都要这么穿插一下,其工作量显然太大。于是人们就想出一个办法:将经线头尾固定并崩直,接着在经线单双数错开插入一根“分绞棒”,这样经线的单双数便始终都处于错开的状态,纬线只需要在提起“分绞棒”时形成的“织口”中穿过就可以了。到了战国时期,虽然已经有了脚踏式织布机,它其实跟“腰机”的原理一样,只是加上了机架、综框、辘轳和踏板,全名为“脚踏提综斜织机”。不过依旧还有许多人使用这种原始的织布法。
王起认为这主要是与百姓制作水平和生活水平有关。脚踏式织布机虽然效率高,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的。不会做又买不起,当然就只能使用廉价得多的“腰机”。其实就别说是一千多年前的秦朝了,就是在现代依旧有少数民族在使用这种腰机织布。这类简单而又重复性的工作其实很适合用水力代替。
王起当然是使用更成熟的水力脚踏织布机。
王起曾经在英国博物馆见到一台水力织布机的实物,凭借自己博闻强记的大脑王起记住了个大概,在把渔阳县所有的木匠召集到一起完善了一晚的时间之后,水机织布机就出现在图纸上。
其实水力织布机在南宋时期就出现了,元朝时已相当普遍。不过王起并没有见过实物,不知道其制法,他只记得英国工业革命是水力织布机的样子,于是凭印像画了下来。那可是1785年,距今差不多七百多年的时间!
剩下的就是制造织布机了。
这也简单,在有了图纸之后就是木匠的工作了,一些铁质零件也好办。
就在宣和四年的十月下旬,水力织布机出现了,王起招募了许多女工……
现在三州在经过了辽国的劫掠之后什么都缺,所以王起招募女工这个有些耸人听闻的事情很顺利的通过了。王起准备赶在河水封冻之前把三州百姓以及万捷军需要的棉衣全都赶制出来。
在宋朝就已经有棉花了。
衣食住行的“衣”搞定了,第二个就是“食”了。
这个有些难办。
幽云十六州打了几个月的仗,还是在春耕的时候,所以普遍缺少粮食,就连在燕山府之战是从耶律大石手里弄了几万石粮食的王起现在粮食也不太够用。主要是除了万捷军的军粮之外还需要考虑三州八万多百姓的过冬口粮。虽然王起手里还有不少钱,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就算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粮食。
为此王起特意去找了童贯。
然而童贯那边也缺粮,尚书省、中书省多次向童贯询问幽云十六州的粮食情况,童贯这边也是尽心竭力。毕竟幽云十六州是自己未来封王的根本,要是在这个时候搞出了什么乱子那可就操蛋了。所以童贯一方面向朝廷求助,另一方面开始在各州事实配给制。不过这样也只能解燃眉之急。
王起这边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辽国那边也缺粮,甚至还想跟王起买粮。
那就没有办法了,毕竟这年景地主家也没有什么余粮。
两个支柱产业全都搞定了之后,王起这才算是轻松了下来,转眼时间就来到了宣和四年的十一月。
檀州下了第一场雪,但是刚落地几个时辰就融化了。
与第一场雪一起来的是周道的家书,看过家书之后的周道表现得异常兴奋。
“起哥儿,敏儿生了!”
“你妻子?”
“您不知道?哦,对了脑袋被打了……我都忘了。”周道傻笑着把自己的家书递到王起面前,嘿嘿的傻笑:“是个儿子,我周道也是个传宗接代的男人了!阿母和阿翁也知道我现在出息了,是堂堂的四品武官了。阿翁和阿母高兴的请全村人吃席哪!别说村正,就是知县都家里拜访了一下,阿翁直夸我出人头地了!”
“没错。”王起把周道的家书还给周道,然后问道:“关于我……你知道多少?”
周道脸上的笑容立刻变得关切,急忙问王起道:“起哥儿,您还没想起来吗?”
王起摇摇头:“恐怕以后都想不起来了。”
周道恨恨的骂了一句辽人,然后对王起说道:“起哥儿,咱俩是同乡,都是徐州人士。只不过你家道中落父亲早亡,是你阿母带着你来到我们的村的,据说你身上还有一门亲事。只不过你阿翁死后人家就悔婚了,后来你阿母也没有,你就和我一起当了厢军,然后就加入了征辽军,之后就在这里了……”
王起心中毫无波澜,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道:“这样也挺好,无牵无挂的……都有儿子了,心就稳一稳,至少得给你儿子留下点东西。对了,你儿子取名字了吗?”
“还没……起哥儿,你懂的多,你给起一个呗。”
王起想了想,说道:“就叫周望吧,希望他以后能和我们一样,北望远方!”
“好,周望这个名字好!”
现在的王起和周道并不知道,在几十年后周道去世,周望成为了王起的女婿,也是王起最得力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