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兴项目,嬴政的教导【跪求订阅月票鲜花】
    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兴项目,嬴政的教导【跪求订阅月票鲜花】

    大海总是充满了神秘,带着未知的恐惧,但真正身处其境时,才能体会那种奇特的感觉。

    没有人知道远征军这一路经历了多少险阻。

    遥远的大洋彼岸不仅有宝藏,更多的还是风险。

    ……

    ……

    始皇三十八年,九月。

    就在远征军出海半月之久时,远在咸阳城的始皇,传令全国,减免各郡县半个月的税赋徭役。

    让百姓有时间处理秋收之后的一切杂事,其实更多的还是挖好储存土豆和番薯的地窖。

    这是大秦立国以来难得的善政,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如今的大秦有了番薯土豆两种作物,底气自然十足。

    深秋来临。

    嬴政在深宫中呆了月余,静极思动,让嬴长缨陪同着,一起视察了关中的新兴驰道建设。

    传闻嬴长缨掌下的少府又研制出了一种名为水泥混凝土的东西,铺在地面上,既平整又坚固,远超以往的秦驰道。

    这项工程,从咸阳为中心,渐渐向外辐射。

    如今距离开工已有数月有余,嬴政也想看看这新驰道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

    如今刚过秋收,天下的百姓刚免了半月的徭役。

    还在施工的,大多都是从漠北和百越之地抓来的异族苦役。

    今日的天气,还算温和,

    数万的苦役,一个个开始修筑驰道。

    在匠人的教导下,他们懂得水泥混凝土的搅拌,而后将已预制好的竹筋铺上。而后便是倒上混凝土。

    各个苦役分工明确,有些人拿着平刀,开始抹平路面。

    嬴长缨懂得热胀冷缩的原理,为了预防,他让苦役在灌注水泥的时候预留了一道缝隙。

    而驰道的两旁,也进行了平整,并种上树木……

    这些树木不仅可以吸尘,挡雨遮阳,还能防风固沙。

    看起来也是赏心悦目。

    渐渐的,已抹平的混凝土路面开始风干。

    各个路段,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整个工地热火朝天。

    嬴长缨的政策,很好的贯彻了下去。

    无数苦役日夜不停的开工。

    第一条咸阳通往南阳郡的驰道,即将竣工。

    接下来便那是继续加速建设驰道,都是以咸阳为中心,向八方辐射。

    其实以嬴长缨的想法,咸阳作为秦国都城,在刚刚统一六国之前,还很合适。

    但等到天下太平之后。

    咸阳的地理位置,便不再是优势,而是发展的掣肘。

    实际上,以咸阳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并不便利。

    单从交通这一方面来说,以咸阳为中心,修建驰道,其实已经造成了极大了浪费,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路段。

    但考虑到大秦君臣的想法,还有老秦人的情怀,嬴长缨也不会轻易去提及这件事。

    也急不得。

    这几日,嬴长缨陪同嬴政参观了已经修建好的驰道,并坐上四轮马车驰骋一番,着实让嬴政惊喜万分。

    竟然丝毫感觉不到颠簸,再崎岖的路段,只要铺上这水泥路面,都能光滑如镜。

    嬴政大为满意,驰道的修建也就更加投入,争取两年之内,铺满全国的交通主干线。

    在未来第七次,第八次出巡的时候,可以享受到这驰道的好处。

    与此同时。

    除了新驰道的建设之外,随着土豆番薯的全国热潮,摊丁入亩之策也从刚开始的试验,逐步转变成为正式国策。

    没过几日。

    一个个消息,自全国各个郡县传入关中。

    取消人头税,重新丈量土地,按亩收税。

    且不说那些大户隐匿了多少黑户隐户,就是土地面积,以往也是虚报的多。

    这些豪族在本地手眼通天,再加上李斯执政时期留下的遗毒,导致下放到各处的秦吏和各地豪族已经有了默契。

    普通百姓的税收分毫不差,但豪族大户的税收,却是很难收齐。

    这还不算他们隐瞒了那部分。

    如今这种默契即将打破,这些豪族富户不想大出血,便要暗中抵制。

    因为牵扯甚广,全天下的豪族,似乎都有了默契。

    摊丁入亩一旦全国推行,日子就没法过了啊。

    大户们都要饿死了。

    然而嬴长缨对此,充耳不闻。

    他只负责推广政策,命下头的秦吏,严加督办。

    若是有刺头敢公然反抗,他不介意杀一批人祭旗!

    这些人以为暗中联合起来就能和朝廷对抗,那纯属想多了。

    嬴长缨的决心,不是他们能揣度到的。

    当初为了清除六国余孽,他甚至不惜公布祖龙假死的消息,点燃全国的战火。

    为了达成目的,嬴长缨是敢于掀桌子的。

    有了第一次,他不介意再来第二次。

    就看哪些不长眼的将会撞到他的枪口上了。

    ……

    ……

    四轮马车内。

    嬴政看着凝眉沉思的嬴长缨,带着一丝笑意。

    自从东巡回来,父子俩的那一番长谈之后。

    嬴长缨的很多想法,都得到了贯彻。

    这一切,都是嬴政在背后助力。

    很多事情,没有嬴政的点头,他这个大秦储君,其实也很难实施下去。

    这一点不得不说,嬴政对嬴长缨的支持很大,信任也是十足。

    以嬴长缨在目前表现的霸道。

    面对全天下豪族的暗中抵制,丝毫不改风格,反而越加严厉。

    的确,以嬴长缨的身份和始皇的支持,天下谁人敢反抗与他。

    但日后整个大秦还是要交到他的手里的,然而嬴长缨依然敢于打破常规,做常人不敢做之事,单是这份胆魄,就足以让始皇心中满意。

    他属意的储君,就是要如嬴长缨这般霸道。

    如今的大秦是嬴政的大秦,日后,这份霸道也要传承下去。

    将大秦的转变为嬴长缨的大秦。

    整个大秦只能有一个意志,那便是帝王意志!

    这样才好……

    这样才好……

    待参观完驰道之后,嬴长缨则继续搀扶着嬴政,准备前往少府。

    如今的少府和以往已经大不一样。

    总部从咸阳城搬到了城外,面积扩张了何止十倍!

    业务也涵盖五花八门。

    嬴政刚一下马车,便看到一座由一块块巨石磊砌而起的高大建筑,似乎是一处作坊,作坊的大门两旁则铺着两行木轨。

    进门后,又看到一个巨大的杆状物矗立在门口,上面缠绕这一个圆形的滚轮。

    嬴政顿时有些好奇道:“长缨,这些是….…”

    嬴长缨笑着解释道:“回父皇,这是轨道,为了节省人力成为而建造的东西。有专门配套的轨道车在其上,以驽马牵动,便可以拉动以往十倍重量的东西,甚至都不太费力。”

    而后,他指着那个滚轮道:“至于这个,则是滑轮,底下的人只要转动转盘,便可以轻易拉动牵引的绳索,将货物源源不断的运往作坊中,这一以来,不但提高的工作的效率,匠人们也不会太累,毕竟少府的工匠们,大多从事的脑力劳动,并非苦力。”

    嬴政一路看下来,这些种种新奇的东西让他叹为观止,不由道:“如今少府在你手中,越来越像样了。”

    以往的少府,大多便是管理钱粮的职责,由内史腾掌管。

    少府麾下的制造局更是一个边缘衙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没什么地位。

    但嬴长缨接管之后,将少府彻底割裂开来。

    管理钱粮的部分依然由内史腾掌管,这是大秦的钱袋子,嬴长缨虽然身为储君,但也知道什么该碰,什么不该碰。

    虽然以始皇的大气,不见得会介意,但这种小错,能不犯就不犯。

    嬴长缨掌管的,是以制造局为主体的部分。

    也是大秦如今的一项极大的收入来源。

    就单单一样秦纸,便抵得上以往大秦十分之一的税收了。

    而秦纸,也只是少府制造局中的一小部分产出而已。

    嬴长缨笑道:“父皇不必惊讶,少府制造局里的匠人,都是汇集了整个大秦最顶尖的能工巧匠,由此发展也属正常。”

    说着,嬴长缨指着其中一处,道:“父皇且看,这是新建的纺织厂,自从有了新的染织技术之后,我大秦又可多一项财政进项。”

    对于百姓来说,衣食住行是生活刚需。

    在以往来说,“衣”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项。

    但如今不同了。

    天下承平,而且有了土豆番薯这两种作物。

    百姓的口袋肉眼可见的鼓了起来。

    以往百姓一年置办一套新衣,便已经十分奢侈。

    现在,显然不会如此。

    再加上嬴长缨改良了染织技术,不仅制造出来的绸缎更加光滑鲜亮,而且色泽多彩。

    虽说大秦尚黑,但只要高层下力推广,这些都不是事。

    昔日赵武灵王推崇胡服骑射,赵国百姓便以穿胡服戴貂帽为荣。

    道理很简单。

    和后世的跟风如出一撤,只是如今大秦的风向标,换成了统制阶层。

    以嬴长缨的威望,让这些新兴绸缎在贵族中兴起再简单不过。

    渐渐的,便可以风靡到全国的百姓之中。

    嬴政虽然对染织一道一窍不通,但也知道嬴长缨的意思。

    不由得眼睛一亮。

    若是这新兴绸缎推广到全国,给大秦来到的财政收入,甚至能远超秦纸。

    秦纸走的薄利多销的路子,投入小,利润也不大。

    但绸缎不同,这东西的溢价空间很大,其中的暴利,甚至堪比盐铁!

    嬴政环顾一周后,看着嬴长缨笑道:“` 〃看来你对少府的织染手段十分自信,不过这些丝绸布帛,颜色确实比寡人所见的都腰鲜亮明艳,质地也更加柔软顺滑。”

    嬴长缨摇头道:“这还算不得什么,更大的暴利还是海外的远征军。出海一趟的收益,甚至能抵得大秦一年的税收。”

    说道远征军,嬴政闻言笑骂道。

    “也是多亏当初以远征军的股份稳定了朝中人心。否则,如今的摊丁入亩之策,断不会进行的如此顺利。”

    就算是嬴政,有时候也不能全然不顾这些大臣的想法。

    嬴长缨呵呵一笑,道:“儿臣做些事情,自然早有打算,不可能拿全部的豪族都开刀,是拿那些财大气粗却没什么地位的豪族开刀。这些豪族都是大秦的蛀虫,若不清理,便会极大的拖延大秦的发展。当然,父皇不方便做这些事,还是由儿臣来罢。”

    这些道理嬴政当然懂,他和嬴长缨不同。

    嬴长缨身为储君,而且和如今的关内勋贵豪族并没有太多利益牵扯。

    以远征军股份作为置换,更像是一种利益交换。

    宰起这些豪族,嬴长缨没有一丝心理负担。

    嬴长缨正是要借着这个机会,为大秦江山一扫沉珂烂垢!

    重症,须要下猛药!

    所以,嬴长缨不可能,也不屑于与任何世族权贵虚与委蛇。

    一往无前。雷厉风行!

    也唯有如此气概!才能一举大秦沉寂的腐朽恶臭彻底清扫干净!

    当然,后果自然会是好的。

    在大秦这个前所未有的集权国家,任何反抗朝廷意志的存在,下场都必是土崩瓦解。

    嬴政信任他,也愿意帮助他。

    嬴长缨的政令才能畅通无阻。

    “寡人到底没有看错 人,如今大秦的一切都快要步入正轨,有时候寡人真想彻底放下一切,看着你如何施为,但有时又有些不舍……”

    说至此,嬴政不再掩饰心中所想。

    他在嬴长缨面前,没什么好掩饰的。

    嬴长缨的能力远超他的预期,有时候,嬴政真的想撒手不管,从那个位置上下来,好好享受一番生活。

    在幕后看着嬴长缨,引导他,鼓励他。

    但迟迟却无法下决心。

    这本是难以启齿之事,但嬴政很坦然的说出来了。

    这就是他的心中所想。

    嬴长缨也是笑道:“父皇还是太想当然了,世上哪有这般自在的事?父皇想撒手不管,还远不到时候。如今的大秦,还需要父皇掌舵,儿臣自知不如父皇本领之万一,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杠”

    嬴长缨这句话说的真心实意,并没有多少虚假的成分。

    在为政一道,他和嬴政还差的远。

    他的优势,便是二世为人的见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朝堂上,能无往不利。

    在朝廷这个大染缸中,嬴长缨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始皇还不远到退休的时候。

    看到嬴长缨纯净的目光,咀嚼着他刚才那番话,嬴政不由得沉默了。

    良久,才缓缓点头道:“也好,你能如此心态,寡人也能放心了。只再告诉你一句,要注意处理好和群臣的关系,须知过刚易折的道理。很多时候无需将气氛搞的太过紧绷,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稍作退步。这样并不是让你受委屈,而是在进一步的同时,给其余人留下余地。至于尺度如何把控,你要好好琢磨。”

    嬴长缨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些政治智慧,便是始皇带给他的宝贵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