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五十五章 打造新军,龙骧骑与铁鹰卫
    森森朔风在幽州北方大地上尽情呼啸,在带来凛冽寒意的同时,也奏响了战争序曲。

    就在公孙度率先开始筹备战事的同时,遥远帝都的刘辩也在着手另一件军事计划——

    新军组建。

    准确来说,是成立两支低数量、高质量的特种部队。

    在少年皇帝看来,之前得到的奖励中,真正的大部头并不是神奇到不讲道理的忠诚药丸,也不是未来反贪局的两大骨干,而是那批数量庞大的军事装备。

    30万把陌刀外加5万件甲骑具装,这么给力的奖励,肯定要尽快运用起来。

    这天下午时分,中军校尉荀攸被召入了皇宫内廷。

    “拜见陛下!”

    荀公达恭敬行礼。

    现阶段,这位帝都西园军的临时负责人主要进行的是军队招募、整治工作。

    表面看来,这样的工作内容似乎与其最擅长的军师岗位并不相符,但实际上若没有他杰出的调度能力,西园军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时577间内就恢复秩序并逐渐壮大。

    “起来吧。”刘辩将对方虚扶起身,“朕此番召卿来,是为组建新军一事。”

    当下,少年便把两支特种部队的兵源构成,和那批装备的相关状况简单说了一下。

    兵源方面,是根据一定的老兵新兵比例,从南北禁军和西园军中抽调共5000人。

    筛选条件共有三大指标:纪律性强、战斗力高,还全部都得会骑马。

    另外还要筹备至少10000匹马,分为2000匹已受阉割的战马,以及8000用于运输的驽马。

    至于装备的来源解释。

    以皇帝身份的权威性,再加上锦衣卫的一番运作,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荀攸认真听完后,回道:“回陛下,兵源方面完全无忧,预计最快(aidj)半个月内便可筛选完毕。”

    他顿了顿,接着道“马匹筹备的话,无论是战马还是驽马,朝廷现在都没那么多数量,需要从凉、并二地的马户中征集,所需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

    刘辩点头表示理解。

    别看那些文学作品里动辄“精骑数万”,其实对农耕民族来说,马匹可向来都是奢饰品。

    当年汉武大帝在文景之治的强大国力基础上,憋了这么多年也才聚出15万匹。

    以朝廷现在的综合国力,想要快速聚集一万匹马确实有难度。

    不过如今凉州、并州这两块主要产马地已被朝廷所控制,花些功夫的话,这个任务还是可以完成的。

    不过如今凉州、并州这两块主要产马地已被朝廷所控制,花些功夫的话,这个任务还是可以完成的。

    少年皇帝又问道:“总的来说,筹备这两支军队大概要多久?”

    荀攸很快就给出了答复:“回陛下,鉴于装备问题已无需担忧。臣预计,军队从人员组建再到到训练成型,至少要花费三至四个月,得等到来年开春才能上战场。”

    “三四个月么。”

    刘辩摸了摸下巴,觉得还可以接受。

    因为这两支部队属于特种军,对人员有很高的素质要求,所以即便兵源中训练有素的老兵占了相当一部分,军队成型也仍旧要花不少功夫。

    三四个月已经是压缩到极致的时间了。

    好在,他本来就是计划等来年开春后,再让幽州的中央军进行大规模军事活动,届时才是新军登场的最好时机。

    两人又商议了好一会儿,这才结束了讨论。

    临走前,荀攸询问了两支新军的番号。

    刘辩思索了一番,提笔写下了两个名字:

    龙骧骑、铁鹰卫。

    一支骑兵队,一支步兵队。

    龙骧骑参照的模板为南北朝时期的具装甲骑,这是华夏历史上罕见的重装骑兵。

    人员初步设定为2000人,包括1000名正式配备具装的战斗主力,以及1000类似于欧洲骑士扈从的辅兵。

    同时,配战马2000、运输铠甲的驽马2000。

    以1000人的消耗量,5万套铠甲怎么都够用了。

    想想后来官渡之战时袁绍不过300副具装就令曹操忌惮不已,而后世的大隋倾尽全部国力也才有5000具装甲骑。

    如今刘辩一口气就集结了一支千人级的重骑兵部队,这完全称得上是大手笔了。

    铁鹰卫的参考模板,则是大唐时的陌刀队。

    人员初步设定为3000人,并配备驽马6000。

    这是一支上马机动、下马作战的高级特殊部队,成员在战斗力有保障的同时,还得具备最基本的骑术。

    鉴于戒指里的陌刀足足有30万把,完全经得起更大的消耗,所以以后有机会的话,“铁鹰卫”还将进行一次扩充。

    令荀攸退下后,刘辩又一个人思考起来:“其他方面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现在得想想,这两支部队由谁来带比较好。”

    既然是高质量的部队,那肯定得由高质量的将领来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