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绍重见天日
    数天后,皇城近郊。

    “哒哒哒!”

    宽广官道上,一骑快马向着远方的城池飞速移动。

    马上骑士手中的一封加急信件,很快就被送到了皇宫中。

    皇宫内廷。

    刘辩正仔细阅读着书信上的内容:

    三日前,黑山军营地发生大规模内部火并,死亡无数,头领级人物杨凤、张白骑、郭大目接连丧命。

    两日前,黑山军首领张燕向官军指挥官朱儁提交了文书,宣布正式投降。

    信件就是由后者书写的。

    因事关重大,朱儁不敢擅作“七八七”主张,即刻向皇宫发出请示,询问陛下是否愿意接受黑山一党。

    询问的答案自然是同意。

    黑山军主动投降毫无疑问事件好事,大大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压力。

    另外,系统颁发的任务就是“招降黑山军”,这回正好可以完成任务。

    刘辩又召集了盖勋、荀爽两位大臣商议了一番,随后亲自提笔给出了回信,信中要点主要有三个。

    第一,将黑山军的战斗人员打散后,编入到官军各部。

    一来可以给黑山军战士们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有效防止他们反水;二来也能给朝廷增添兵员,为开春后的塞外攻势补强战力。

    第二,按照原定计划在冀州设立好屯田区,并把黑山军中的非战斗人员安置到既定区域准备来年屯田。

    此举不光能争取到大量的劳动力,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黑山流民的反意。只要能种上田吃上饭,相信没有多少人蠢到会接着去造反,

    第三,整编完毕后,幽州方面军前往并州分担边军压力,司隶方面军回到洛都。

    后者的战争任务暂告结束后,朝廷的经济压力能缓解不少。

    将书信发出后,刘辩又开始思索冀州地方权力的交替事宜。

    毫无疑问,无能且忠诚度不高的韩馥,肯定是要撸掉的。

    但接替人选还需斟酌一番。

    冀州势力错综复杂,且自黄巾战乱以来一直连遭兵霍,对朝廷缺乏信任度。

    因此,新的地方长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要求。

    首先,要对朝廷足够忠诚,这是最起码的条件。

    其次,此人必须是个能力出众,威望过人且能下狠手的角色,不然很难在虎狼遍地的河北扎稳脚跟。

    目前手头合适的人选有五个:

    盖勋、朱儁、卢植、曹操、孙坚。

    但思索了一方后,少年皇帝又一一否定。

    但思索了一方后,少年皇帝又一一否定。

    盖勋是“五老”中唯一一个尚留京城的,其声望、能力对维护庙堂秩序有很大作用,走不开。

    后面四人又都身兼军事要务,同样没精力去当“省长”。

    “嗯……”刘辩摸了摸下巴,“有了!这家伙是个不错的选择。”

    ……

    下午时分,洛都大牢。

    袁绍蹲坐在一角,感觉自己身体都快发霉了。

    自从八月十常侍政变以来,这位京城最闪亮的政治新星便瞬间陨落,成为一代阶下囚。

    此刻,他头发散乱,满脸胡子拉碴,眼神也是黯淡无光。

    对一个素来注重仪容仪表的顶级豪门子弟来说,这种邋遢形象放在以前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

    可见,袁绍当前的精气神有多么颓废..........

    忽然,只听锁链晃荡的声音响起,牢房大门“吱呀——”一下打开了。

    紧接着,牢头亲自走了进来,连带笑意地道:“袁公子,陛下召见你入宫会面。”

    袁绍表情木然,一副还没反应过来的样子,眼神依然呆滞。

    牢头摇摇脑袋,只能又把前面的话重复了一遍。

    这下袁绍终于反应过来了。

    “当啷!”

    伴随着镣铐碰撞地声音,他“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满脸难以置信地道:“陛下,召见我?召见的是我?”

    “不错。”牢头拱了拱手,心里庆幸还好当初没对袁绍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恭喜公子时来运转,陛下已经准许公子出狱了。”

    袁绍紧紧抓住牢门,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一股莫名的情绪在心中荡漾开来,让他忍不住有股仰天大吼的冲动。

    同时,这些日子对陛下积攒的怨意顷刻间消失地无影无踪,反而还生出一2.9股由衷的感激。

    一个多时辰后。

    经过一番沐浴、稀疏的袁绍,终于再一次来到了皇宫。

    他看向皇宫门外,心情无比复杂,有害怕,也有激动。

    害怕的是,上次就是在这里断送政治生涯的,小皇帝给自己留下的心理阴影至今还在。

    激动的是,原本以为这辈子已经完了,没想到有生之年竟然还能重见天日!

    “呼——”

    袁绍深深吐出一口气,带着忐忑不安的情绪,随着内侍走进了皇宫。

    帝国至尊,正在不远处等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