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七章 十五阿哥出马(第三更,求收藏!)
    对于一个长寿的皇帝而言,最大的悲哀大概就是熬死了自己的儿子们了。

    已经79岁高龄的乾隆皇帝,可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们一个个的死在他的前面。

    乾隆皇帝这一辈子,足足有17个儿子。但除了那些早夭的儿子和已经过世的儿子外,现在还存活的,也就只有四个了。分别是八阿哥仪郡王永璇,十一阿哥成亲王永瑆,十五阿哥嘉亲王永琰,即乾隆皇帝的继任者嘉庆皇帝。另外,还有十七阿哥多罗贝勒永璘。

    这几个儿子当中,八阿哥永璇,不受乾隆皇帝喜欢。在他看来,永璇举止轻浮,做事不得体,人缘也不太好。加之乾隆皇帝很反感永璇不重骑射,仿效汉人儒生的文人习气等。以至于在去年的晋封当中,都没有永璇的名字。尽管他先于两个弟弟被封为郡王,但在两个弟弟都被封为亲王之后,他依旧是郡王。

    而十一阿哥永瑆,醉心于书法文学。在这个方面,倒是已经成为了一代名家了。但对于治国方面,永瑆就不行了。乾隆皇帝自然也没有将他列为自己考核的目标当中。

    剩下的十五阿哥永琰和十七阿哥永璘。永璘才24岁,还太年轻了。

    永琰倒是已经三十岁了,并且在乾隆皇帝的一众儿子当中,也算是颇有才能的。虽然乾隆皇帝认为远远无法和自己相比,但矮子里面拔将军,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并且,永琰还是永璘的同母亲哥哥。

    这样对比下来,永琰无疑已经是乾隆皇帝最好的选择了。

    只不过,永琰终究没有上过战场,不知道战场的险恶。

    如果能够让他去战场上历练一下,这对于未来继承帝位,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想到这些,乾隆皇帝心中就已经有了决定了。

    “诸位爱卿,朕打算让十五阿哥,嘉亲王永琰为主帅,福康安为副帅,全权负责此次对前明余孽的征剿!”乾隆皇帝说道。

    朝中文武大臣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乾隆皇帝这是要准备培养新君,为下一步做准备了。

    “陛下圣明!”一干大臣们,自然不会反对了。

    实际上,乾隆皇帝现在还存活的四个儿子当中,也就永琰最为合适了。很多大臣们,更是早早的就投靠了过去。

    当然,如果嘉亲王永琰在这一次对前明余孽的作战当中失败了,那后果恐怕就不堪设想了。不过,这些文武大臣们,几乎都不认为这一战会失败。

    大清帝国的实力,比起前明余孽要强大得多。这一战如果打输了的话,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儿臣遵旨!”永琰立刻跪倒在地,向乾隆皇帝行礼。

    永琰心中,也是格外的激动。他知道这一次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一个在乾隆皇帝面前树立起一个他是储君的最佳人选的机会。

    一旦成功的话,那么接下来等到乾隆皇帝驭龙殡天后,他就能够顺理成章的登上九五至尊之位,成为大清帝国的皇帝,成为这个天下最有权力的人了。

    不想当皇帝的皇子,绝对不是好皇子。

    尽管永琰认为,自己的几个哥哥弟弟,都对他构不成威胁。但是,只要一天没有登上皇位,那就存在着变数。他就需要小心谨慎,一点一点建立起自己的优势。

    永琰也知道,乾隆皇帝的身体是越来越不好了,已经79岁高龄的他,还有几年好活呢?或许,要不了多少时间,他就能够得偿所愿了。

    这一次领军作战,也是一个扩大他在军队当中的影响力,甚至于建立起他自己的一套军中班底的好机会。

    乾隆皇帝点了点头:“永琰,接下来的作战当中,你要多听听福将军的意见。”乾隆皇帝叮嘱道。

    “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永琰表现的非常的恭顺。

    “战情紧急,永琰不要浪费时间了,尽快南下吧。如果有必要,朕可以从北方抽调大军南下!”乾隆皇帝接着说道。

    大清帝国的精锐部队,大都驻防京师周边和北方各省。战斗力,比起南方各省的军队,自然要强不少。

    “儿臣知道了!”永琰连连点头。

    即便永琰迅速离开了京师,一路轻车简从。

    但是,在离开京师的时候,也已经是10月29日了。等到他赶到了江宁的时候,更是已经是11月10日了。哪怕是南方地区,也已经开始进入秋天,气温开始转凉了。

    先一步抵达江宁的福康安,同苏省的一众官员们,在江宁城外迎接永琰,气氛隆重。傻子都知道,永琰将是储君人选,自然要好好结交,想办法拉上关系了。要不然的话,以后永琰当了皇帝,谁知道会不会给他们穿小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