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六章 四位贤士(求收藏,鲜花和评论)
    随后,朱元璋又召见了范祖千、叶仪,询以治道。

    接着他又请这些人为他讲解儒家经典和历史书籍,并把范祖千、王冕等人纳入幕府,让他们参议军国大事。

    朱元璋的这次徽州之行,使得他更想把民间的有才隐士都招在门下。

    文臣中投奔早又在明建国后为朱元璋重用者,应首推李善长。

    李善长不仅有智有谋,还熟知法家理论,谋事也是异常地准确,因而深受朱元璋的器重。

    李善长知识渊博,裁决果断,娴于辞令,讨陈伐张的檄文多出自他的手笔;

    朱元璋称帝追封、册立也皆由他充任大礼使;改官制、修法律也是由李善长奏定。

    洪武三年,李善长被封为太师、中书左丞相、han国公,是六公之首。

    朱元璋称其堪比汉相萧何,对他真是赞美备至。

    有一天,朱元璋对李善长说道:“应该收些儒生,做些礼乐之事,以究管理之业。”

    李善长听了心中一惊,对朱元璋也更加地敬畏。

    如今,战事尚未尘埃落定,他就想到了礼乐之事,如果没有天子的胸襟,又怎么能够想到这些呢?

    此后,对于寻找贤儒的事情,朱元璋又和李善长说了几回。

    李善长自己就是一大儒生,英雄识英雄,在他的心中其实早就有几个熟知的贤儒了。

    只不过,如果将差一些的推荐给朱元璋,可能会使这个胸有大志的国公感到不快;

    如果将那些优秀的推荐给朱元璋,李善长又担心这样一来,自己将被赶下第一谋士的位置。

    因此,时间过去了很久,李善长始终都没有给朱元璋推荐一个贤儒来。

    这次,李善长又听朱元璋说起了此事,知道朱元璋已经看透了他心中的那个小算盘。

    既然如此,李善长就不能不说出一个贤儒来。李善长稍稍犹豫了一下,对朱元璋说道:

    “我见国公这一向忙于军务,还没来得及告诉你,在乐思山上有四位君子,皆是当代的贤儒,国公可以去请来,让他们来辅佐你。”

    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当即表示要首办此事。李善长听了则有些不安。

    因为,在他的内心中有些惧怕那个刘伯温(即刘基)。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的脸色,已经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

    灵谷寺的前身是什善寺,位于钟山的左侧,十分雅致清幽。

    刘伯温、叶琛、章溢还有宋濂,白天遍游了城里城外名胜,晚上便在灵谷寺里

    四个人并不曾相约,只是在路上遇到的。这一天,朱元璋派了汤和来请,并且还带了千两黄金,令大儒们感到不快。

    四个人当中,章溢最为性直,汤和走后偷开口说道:

    “伯温先生赞朱元璋宽大为怀,渴望别人来帮助,可是如今……”他望着刘伯温一笑。

    “是不是连续的胜利,使他也生出一些常人的傲气?”叶琛说。

    “我看不会,凭着吴国公的智慧与经验一定不会,要不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在这里再住上一晚了。”宋濂说道。

    “你相信他会亲自来?”章溢问。宋濂点点头。

    “伯温先生,你也相信?”章溢转向刘伯温。

    “我当然相信。”刘伯温也说道。

    “难道你不相信么?”

    “我们四个人中有谁不相信,还会在这里等他?天时、地利、人和,我看他全占了。”章溢说道。

    正在此时,朱元璋由李善长领着,进了灵谷寺的殿宇间。

    当朱元璋走到里间时,刘伯温等四人早起身相迎。

    李善长从旁上前,正要介绍,朱元璋拦住了他:

    “四位贤士,我朱元璋久闻大名,虽未谋面,却已是很熟。右相国不必介绍,待我朱元璋猜猜看。”

    说罢,朱元璋走近一个相貌伟岸、长着长髯的人面前:

    “先生一定是博通经史、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才比孔明不弱的刘伯温。”“

    国公夸赞,伯温实在是愧不敢当。”刘伯温点点头,微笑着说道。

    朱元璋又走到一个状貌雄伟、美须髯的人面前:“先生便是以强记博览著称,就学于梦吉,能晓‘五经’的宋濂。”宋濂点点头,

    双手作揖答礼道:“与国公相识,真是三生有幸。”朱元璋又走到一个身材修长、浓眉厚唇的人面前:

    “先生一定是博学有才藻,曾授行省元帅的叶琛。”叶琛大为感动地说道:“感谢国公知我。”

    朱元璋走到最后一个肩阔胸挺、勇猛壮健的人面前:“先生一定是坚持不受浙东都元帅府佥事,退隐匡山的章溢。”

    “谢谢国公知我。”章溢点头说。“幸会,幸会。”

    朱元璋欢快地笑着说,“我今天实在是太高兴了,能够与四位大贤士相见真是幸会,实是我朱元璋三世修来的福气。

    还请四位看在天下百姓的分儿上,随我朱元璋下山平息战乱,救民于水火。”朱元璋说完,

    便对四位贤士躬身一一作揖。

    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为的就是这句话,此时听到朱元璋说了出来,又见他如此诚意相请,自然大喜过望。

    四个人同声道:“能得国公厚爱,我们愿意随国公下山,效力于麾下。”

    朱元璋更加高兴,目光灼灼地望着他们,热情朗然地邀请道:“我们就此下山去吧!”

    宋濂、叶琛、章溢三人听后,都把目光一起转向了刘伯温。刘伯温稍一思考,非常坦率地说:

    “恭敬不如从命,更何况我们来此钟山灵谷寺,不就是希冀国公的召唤么?”

    三人见刘伯温说得这么坦率,先是目瞪口呆的一惊,随后便哈哈大笑起来。

    朱元璋和李善长见了也禁不住,跟着大笑起来。随后,刘伯温对朱元璋礼貌地一伸手,说:“国公请!”

    朱元璋对他笑笑,高兴地迈开大步,刘伯温、宋濂、叶琛、章溢,还有李善长都跟随着朱元璋,走出灵谷寺,走进了国公府。

    朱元璋早已命人盖了一座礼贤馆,以备讲经讲学之用。

    当晚,四个人都被朱元璋安置在这座豪华的礼贤馆内。

    等不及第二天,朱元璋当晚就去了礼贤馆,他首先见着的是章溢。

    “现在天下乱纷纷的,怎么才能平定下来?我为天下人求问先生,还望先生赐教。”

    朱元璋开门见山地向他请教。

    章溢听了也直言不讳地说道:“平定天下没有一定的准则,只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做成这件事。

    只要国公宽仁待人,取得民心,天下一定是国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