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凝重的气氛,屏声静气里,似乎能感觉到李世民鼻孔里的怒火直接喷到了自己身上。 </p>
除了李素,所有人都浑身冒冷汗,他们担心自己的前程,甚至性命。</p>
李素不怕,他知道李世民不会拿他怎样,或许也会有惩罚,但一定是无关痛痒的那种,不管是不是自夸,至少目前的现实是,李素对李世民来说确实是人才,是可遇而不可得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若因为一次火灾而治罪,怕是连李世民自己心里那道坎都过不去。</p>
不知沉寂了多久,李世民终于冷冷开口了。</p>
“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昨夜的大火因何而起,谁人肇事?”</p>
李素垂头接口:“臣有罪,昨夜火灾,皆臣之罪也,请陛下降罪。”</p>
许敬宗等人赫然抬头,眼中的神采各有不同,但都带着几分震惊。</p>
他们没想到李素一声不吭把所有的罪过都扛下了,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包括功利心颇重的许敬宗,这一刹心中都流过一股暖流。</p>
“不,与李监正无关,此皆臣之罪也,昨夜火器局由臣值守,臣看顾不周而致大祸,臣请陛下降罪。”杨砚大声地将李素扛下的罪名接了过去。</p>
杨砚带了头,紧跟着陈堂也出来领罪,许敬宗犹豫挣扎了片刻,终于也开口扛下罪名,一时间院子里人人争先恐后,如同争抢高级职称似的把罪名抢来抢去,领罪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到底是谁的责任也被混淆得乱七八糟了。</p>
“都给朕闭嘴!”李世民怒了。</p>
所有人闭嘴。</p>
“朕要真相!昨夜到底何人肇事,是天灾还是人为,是无意还是有意,朕要的不是你们七嘴八舌的领罪!”</p>
审问了一整晚工匠的许敬宗这才道:“禀陛下,臣已查明,因工匠们赶夜工,工坊照明用的灯笼忽然被风吹起跌落到桌案上,故而引发大火。当时桌案上有已做好的震天雷十个,火起之后引爆震天雷,桌案旁的四名工匠当场炸死,而工坊内其余的工匠也因大火堵门无法逃离,四个工坊接连波及,逃出来的工匠只有十余名,近二十名工匠被烧死或炸死。”</p>
李世民脸色阴沉地道:“谁叫工匠赶夜工的?明知火药危险不能近火。为何还在工坊内点灯?”</p>
许敬宗垂头道:“按李监正所制的安全守则,火器局工坊是严禁夜里开工的。若被发现,轻则杖击十记,重则开革出门,昨夜之祸皆因工匠们自发而起,他们皆是忠直之人,只想为大唐的将士们多做一些震天雷,沙场之上少折损一些关中子弟,而昨晚巡夜的官员一时不察,未曾发现异常……”</p>
李世民皱眉:“安全守则?是何物?”</p>
李素抬手指了指火器局正堂西侧的墙壁。李世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走了几步,在一张贴着《大唐皇家直属火器局安全守则》字样的大纸前站定。</p>
“大唐皇家”四个新奇的字眼令李世民紧拧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显然这一记无声的马屁颇合他的胃口。</p>
继续往下看,李世民不由轻轻念出声:“其一,火器局内上到监正,下到工匠仆役,任何人严禁携带任何明暗火种。一经发现,严惩不殆。”</p>
“其二,工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工坊,其三,严禁酒后上岗,严禁携带铁器进入工坊……”</p>
李世民一条条一项项念下来。越念眼睛越亮,不时徐徐点头。</p>
每一条规定都是言之有物,每一条都是针对火器局内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数十条规定下来,基本已将火器局上下的行为限制在一个非常安全的范围里,只要不过线,火器局根本不会出现任何安全方面的问题。</p>
李世民的心情莫名好了许多。</p>
扭头望着垂首不语的李素。李世民还是重重哼了一声。</p>
“纸上的东西倒是全面,可最后还是出事了,李素,你仍是罪责难逃!”</p>
“是,臣知罪。”</p>
“这个东西派人抄录下来,送到太极宫里去,朕还要仔细看看。”</p>
“是。”</p>
李世民在院子里训着话,而火器局的工坊废墟上,一群随同李世民而来的人却在废墟瓦砾堆里挑挑拣拣不知做着什么,样子颇为神秘。</p>
许久之后,一个领头的人匆匆走到李世民身旁,凑在他的耳边说了几句话,然后众人看到李世民冷肃的脸色迅速升温,终于渐渐恢复了正常,轻轻点了点头后,说话的人无声消失,如同沙尘一般泯灭于李世民的随从仪仗之中。</p>
只有李素最清楚,这群人是李世民真正的心腹,不知来历,不知职司,但他们都是有本事的人,能从一堆废墟的蛛丝马迹之中查清楚昨晚的事故到底是天灾人祸还是有人蓄意而为。</p>
事情差不多清楚了,本不是什么太复杂的事,得知事发一半因天灾,一半因人祸后,李世民也彻底放下了心。</p>
他之所以亲自微服而来,担心的不是火器局烧毁了多少房子,死了多少工匠,他担心的是有人故意为之,趁乱截取火药机密,那可是比火灾更可怕的大患。</p>
放下心情的李世民这才慢慢走到院子里横摆着的近二十具尸首前,默默注视半晌,忽然躬身长长朝尸首行了一礼,直起身时,所有人发现李世民的眼眶通红,眼角甚至泛出了泪花,长叹口气后,吩咐李素厚葬之,杨砚陈堂等人感动坏了,大哭着朝李世民长磕不起,口呼鞠躬尽瘁,为大唐效死云云。</p>
很出色的表演,至少令李素心悦诚服,当皇帝或许不需要太大的治国本事,但一定要有一身过硬的演技,说笑就能笑,说哭就要哭,甚至一句台词都不用说,一声充满感情的叹息便能起到煽情的目的。</p>
李世民回了太极宫,很快,宫里传出了旨意。</p>
火器局监正李素治理无方,但念在火器局初建,祸事无常,罚俸三月。</p>
火器局监丞杨砚舍生忘死,擢升火器局少监。</p>
近二十名工匠因公殉职,着旨褒扬,赏亲眷万金。赐地十亩。</p>
重拿轻放,圣心不可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