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鲜卑欲动
188年,汉灵帝受冀州刺史王芬图谋反叛所惊吓,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并认识到自己的王朝此时已分崩离析,洛阳不过是一座被诸侯包围的孤城而已。
此时对洛阳威胁最大的势力除了进逼三辅地区的西北叛军之外,就是受命镇压西北叛乱的军阀皇甫嵩和董卓。
西北三大势力兵强马壮,桀骜不驯,好在此时皇甫嵩与董卓不和,韩遂为首的西北叛军又与皇甫嵩和董卓敌对,洛阳小朝廷在夹缝中得以喘息。
汉灵帝迫于时势,采取了最后一次挽救汉王朝的行动-――成立西园新军。
但汉灵帝又怕这支三千人的小军队权力旁落,于是任命亲信太监蹇硕为西园军上军校尉,与另外七位校尉相制衡,为朝廷内部分裂埋下隐患。
随着西北局势趋于缓和,汉灵帝试图削减西北军阀兵权,于是下诏征董卓入洛阳出任少府以夺其兵权。
董卓手握雄兵,自然不肯奉诏,于是公然抗旨,受到董卓惊吓的汉灵帝身体状况急速恶化,濒临死亡。
此时皇甫嵩率军追杀西北叛军残部,失去皇甫嵩牵制的董卓挥师东征,兵锋直指洛阳。
绝望的汉灵帝再次下诏,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试图以并州之地交换董卓兵权,但董卓视而不见,屯兵河东,震慑朝廷。
汉灵帝终于被董卓吓死了。
汉灵帝死后,朝廷兵权被大将军何进和上军校尉蹇硕瓜分,两人关系不睦,就立储问题分歧较大。
司隶校尉袁绍与董卓有勾结,他借此机会离间何进与蹇硕关系,企图让朝廷自乱阵脚,以便于董卓各个击破。
但形势变化出乎袁绍的预料,十常侍中除蹇硕外的九人全部投靠何太后,他们诛杀了蹇硕。
何进又迅速除掉了政敌太皇太后董氏和骠骑将军董重,朝廷的兵权被迅速统一在何进手中。
同时,何进命王匡和鲍信赴山东募兵,命张辽赴河北募兵,命张杨赴山西募兵,命毌丘毅赴丹阳募兵,命桥瑁屯兵成皋,命丁原在孟津开展军事演习,纵火示威,震慑董卓。
……
掌握了兵权的何进控制了洛阳,权倾天下,但是他也有小小的烦恼。
那就是董太后!
那个该死的老女人,一点面子也不给,非要阻拦刘辩登基!
“大将军,请诛杀十常侍,以净天下!”
袁绍建议道。
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了。
正在气头上的何进瞥了袁绍一眼,好不容易让他闭嘴,又来一个不知死活的人。
“大将军,请诛十常侍!”
曹操道。
何进忍无可忍,直接怒吼:
“此事再议!”
袁绍知道事不可为,连忙转移话题,替自己好友曹操分担道:
“襄平侯王山恣意妄为,逼迫大汉属国扶余国王自杀,还请大将军定夺!”
搞不了十常侍,我就搞搞你们的小弟。
一个刘焉抗命就够了,我倒要看看大汉到底有多少个刘焉?
“确定如此?
派人向刘虞下诏书,安东将军随意出兵,没收其兵权,手下军马由幽州牧代领!”
何进一锤定音道。
何进也有自己的想法,公孙瓒脾气暴躁,不如刘虞听话,正好给刘虞加点兵权制约公孙瓒。
曹操张了张嘴,什么话也说不出口,再说何进就要厌恶他了。
作为何进的谋士,已经提议了一个不愉快的建议,何进没言语,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毕竟自己也是宦官之后,能投奔到何进帐下已经不容易了。
再继续,真当你的头铁吗?
而何进也觉得有点麻烦,什么芝麻小事都找他处理。
原本私自出兵攻打属国确实是大事,但是和刘辩继位相比,算什么鸟事?
“说说你们的建议,怎么搞定董太后!”
这才是何进最关心的事情。
袁绍一想,立刻就有了主意,道:
“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仍应迁于河间安置。”
高招!
何进大喜,他怎么没有想到呢?
就从董太后的出身攻讦。
反正灵帝已经死了,没有兵权的她凭什么和自己斗?
自己缺少的只是大义,而袁绍完美地抓住了这一点。
“此事,大将军还需三思!”
曹操正色道,灵帝刚死,就赶走他的老妈,天下人会怎么看?
何进的脸色顿时垮了下来,曹孟德,你什么意思?
“大将军误会了,孟德的意思是,大将军不要孤军奋战,可联合三公共同上书。”
袁绍替曹操圆道,同时拼命向曹操使眼色。
曹操叹了一口气,屠夫不足与谋!
何进可不知道曹操心里想什么,听到袁绍的补充说明,他开心极了。
“本初言之有理!”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
大臣们比谁都着急,又担心两边打起来,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灵帝不喜欢刘辩,董太后不喜欢刘辩,不要紧,谁让人家是皇长子呢。
大臣天然站在立长这边。
就这样,何进联合三公压制董太后,就在董太后垂帘听政当天发难!
董太后怒不可遏,指着三公的鼻子乱骂。
何进趁机站出来,批判董太后是藩妃,不懂礼数,把她赶了出去。
不久后,董太后就被神不知鬼不觉地毒死了。
至此,刘辩登基再无障碍,史称少帝。
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母亲何太后和舅舅大将军何进手中。
何进掌握大权,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风光无限。
另一边,王山占领了扶余,又开始大肆扩军,兵力达到了八万。
骑兵营,士兵一万人,统帅赵云。
陷阵营,士兵五千人,统帅高顺,副手周仓。
步兵营,士兵一万五千人,统帅太史慈,副手管亥。
弓弩营,士兵一万人,统帅金正月,副手糜芳。
水军营,士兵五千人,统帅甘宁,副手周泰、蒋钦。
汉四郡,守军二万人,统帅于禁,副手孙观、尹礼。
扶余郡,守军一万人,统帅田豫、副手臧霸。
神机营,士兵五千人,统帅马均。
孙观、尹礼二人与臧霸同为泰山黄巾,后来一同投降,王山现在也起用了他们。
王山将金正月从汉四郡调到了辽东,现在连弩已经成熟,王山特意让金正月从汉四郡带来一万兵马,训练成弓弩手。
而神机营常年驻扎在新城,帮助马均建造各种东西。
而糜芳这次升任将领,就是王山对糜家的奖赏。
糜家作为第一个投靠的家族,王山深知千金买马骨的道理,没有丝毫亏待他们。
刘虞派来接收兵马的使者被王山书信一封交给公孙瓒,就被公孙瓒软禁在半路。
幽州各处大惊,公孙瓒和王山到底想干什么?
看来二人所图不小啊,莫非是想效仿刘焉!
幽州牧刘焉也大怒,恨王山、公孙瓒不尊朝廷诏书,可是自己手中兵马不多。
于是便让朝廷又下三封诏书分别给鲜卑王轲比能、北乌桓王能臣氐、南乌桓王丘力居,封其为大汉将军,征讨王山和公孙瓒二人。
而此刻,鲜卑王轲比能整顿各部落成功,成为了掌兵数万的大佬。
前鲜卑王檀石槐曾在弹汗山建立王庭,向南掠夺东汉,向北抗拒丁零,向东击退扶余,向西进击乌孙,完全占据匈奴故土,一度攻至倭国,东西达一万四千余里,南北达七千余里。
盛极一时。
可惜檀石槐死后,鲜卑各部落开始分崩离析,相互攻打。
轲比能出身鲜卑支部,因他作战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所以被鲜卑民众推举为大王。
因其部落临近幽州,所以他抓住有利条件积极学习大汉的各项技术,鲜卑又重新强盛起来。
野心勃勃的他早就想扩土封疆,只是肃清各部落,还远远不够。
所以当扶余国木凡带着扶余的印信前来求援的时候,他果真心动了。
以前大汉势大,鲜卑没有任何机会入主幽州,可是现在,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轲比能的幕僚建议道:“主公乃是朝廷亲封的将军,地位不在安东将军之下,如今又握着大义,可战。”
其余幕僚也非常赞同,道:“趁王山在扶余立足未稳,给予雷霆一击。”
轲比能点点头,刚要下令,他的弟弟苴罗侯站出来阻止道:“大汉兵马天下无双,岂是这么容易打败的?”
这下子,轲比能犹豫了,头脑冷静了下来,抢地盘当然重要,前提是要打得过啊。
大将步度根不高兴了,道:“辽东军土鸡瓦狗,怎么可能是我们的对手?”
“同等兵力下,我军必胜!”
其余将领补充道。
“大王,我愿为先锋!”
步度根沉声道。
轲比能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当即拔剑砍掉桌角,道:“王山当诛!”
此时又有幕僚上前道:“大王且慢!”
轲比能面露不愉,mmp,老子刚下决心,你出来插什么嘴?
你是脖子硬还是头铁?
若是说话不中听,就拿你的头祭旗。
幕僚被轲比能冰冷的目光吓了一跳,知道轲比能已经生气了,赶忙道:“大王,草原上还有几家势力,怎么能让他们置身度外?”
轲比能一拍脑袋,是啊,我怎么可以这么傻,自己正缺少炮灰呢!
大汉又不是只封了自己一个将军!
而且,别自己和汉军血战,到时候另外两家坐收渔翁之利!
想到这里,轲比能看向幕僚的目光就柔和了许多。
“此事就交给你去办!”
幕僚一喜,差一点痛哭流涕,原来这就是被大王信任的感觉。
“属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轲比能皱起了眉头,就你事多!不过他作为鲜卑一代明主,还是愿意听一听,于是他耐着性子问道:
“还有何事?”
“扶余木凡借属下一用!”
幕僚道。
轲比能一想,自己这个手下不错啊,知道攻心。
别人一看到扶余国的人过得这么惨,肯定感同身受,不团结起来,就是这个下场。
“木大人以为如何?”
轲比能问道,其实他的语气已经不容拒绝。
木凡寄人篱下,哪里敢说一个“不”字?
更何况,这也是一个立功的机会,只要自己把事情做好,草原就是他新的舞台。
“我愿意配合!”
轲比能点点头,孺子可教。
“不知木大人的演技怎么样?”
幕僚问道,这一点很重要啊。
轲比能也关切地看了过来,木凡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开始放声大哭,就好像死了亲娘一样。
幕僚却摇了摇头,道:“光哭怎么行?
人家怎么知道发生了什么?”
“呜呜……安东将军……王山……呜呜…不听朝廷号令…逼死扶余大王,……肆意屠杀掠夺……呜呜。”
轲比能听得头皮发麻,赶紧挥一挥手道:“好了好了,就这样!”
你一个大男人呜呜你妹啊!
步度根手背青筋暴起,差一点就忍不住动手了。
辽东,襄平。
王山兴致勃勃地打量着面前的沙盘,这是他的签到来的新玩具。
高顺仅仅看了一眼,就赞不绝口,这是好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