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2章 欧洲各国的麻烦(九)
    几天后,马永亮的报告书通过电报送到西域军镇。西域军镇的参谋长看完,哈的笑了一声,“又有一个受不了,坚决要回来。看来这样的家伙是真的在那边待不住。”

    司令拿过电报来稍微浏览一下,就放下了电报,“的确。了解那边的局面的人,难免心灰意冷。”

    大家聊着,却不在意。这么多年来,阿富汗就是这样的局面。除非是英国发动大军,打到阿富汗核心地区,逼得阿富汗主政集团的人不得不发动战争,战争才会真的打起来。

    其他时候,阿富汗人所求的也不过是更好的生活。打生打死的事情,只是争地盘的时候才出现,别的时候谁肯送死。

    说着说着,问题就落到了大周这边。西域军镇与边境没多远,如果爆发战争的话,就必然会出兵。

    “圣上是铁了心要在这几年开战么?”司令对此很是在意。

    参谋长叹道:“圣上这年纪了,肯定想收复旧地。眼看大周已经恢复元气,当然会想打。”

    司令叹道:“圣上若是下令,我们当然要打。不过说起来,这太平日子不也很好么。”

    参谋长也不知道该说啥。司令说的没错,这太平日子过的没什么不好。尤其是朝鲜战争总结报告已经送到了西域军镇,看着里面残酷的描述,参谋长心中对战争又厌恶起来。

    尤其是,参谋长的一个侄子,以及战争时期从西域军镇抽调走的一些军官就死在朝鲜。

    为国作战当然没错。但是战争是真的要死人的。打日军尚且有这么大的损失,如果是和英国全面开战,又会有多少人丧命呢?

    带着这样的心情。参谋长就把马永亮的电文以及一些事情整理成报告,给兵部发过去。这固然是一种日常任务,不过参谋长也希望兵部能够看清楚大周试图利用的盟友是个什么情况。一旦开战,大周并不能指望所谓的盟友。

    参谋长觉得,英国佬的盟友实在是多,这点是大周无法比拟的。

    如果英国总督知道了西域军镇参谋长的想法,大概会立刻蹦起来反对。因为此时总督老爷正站在办公室桌子后面,对着面前的印度殖民地官员大声怒吼道:“赶紧解决掉那些罢工的印度佬!这些人知道个屁的阿富汗,他们这辈子连他们住的城市都没离开过。如果不是背后有人煽动,他们怎么可能打出那般旗号!”

    殖民地官员们心里面同样恼火。这次阿富汗那边出了事,不得不把一部分部队再调回到边境。然而路上,印度铁路工人罢工了。还阻拦了火车!

    罢工的人群打出的标语是,‘反对派兵攻打阿富汗。反对屠杀阿富汗人和印度人!’

    就如总督老爷的怒喝那般,印度人知道个屁的阿富汗。在英国打跑大周,完全占领印度之前,印度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各个地区邦国林立。这时候搞出来狗屁反战口号,鼓动这次罢工的人一定要抓出来不可。

    怒吼完毕,印度总督情绪得到了纾解。坐下喝了口水,总督老爷恢复冷静,他问道:“国大党里面倒是是谁在鼓动此事。他们中有没有人要给我们一个交代?”

    官员当即建议道:“总督阁下,要么抓一些国大党的领袖下狱?”

    总督老爷也有这样的念头,却有些迟疑。印度国大党是印度本地人创建的政党,随着英国越来越成功的统治印度,国大党也发展起来。

    英国殖民当局也曾经抓捕过印度国大党的首领。可这帮家伙们在外头的时候表现得很软弱,被英国殖民当局抓起来后,反倒突然变得有骨气了。

    之后发现,原来这帮家伙本就是政治玩票。以印度的社会结构,政党最初也只是被看成某种帮会组织。与印度形形色色的帮会行会并无分别。

    当英国殖民当局把印度国大党当回事,抓捕了国大党的首领们,反倒成就了国大党首领的威望。这可就让英国殖民当局有些挠头了。自己费了这么大劲,反倒成就了这帮虫豸的名声。有些不划算呢。

    最后总督老爷下了决心,“组织一支政治别动队。尽量能多找些印度人当差。”

    殖民地当局官员们都觉得这建议真心不错。如果印度人抱团,就找印度人来击破印度人的团体。当年在非洲,英国奴隶贩子就不是自己去捕捉奴隶,而是从黑人部落首领那边购买奴隶。以夷制夷的手段对于殖民者是最好的。

    大周朝廷得到印度发动罢工,阻挡英国运兵的消息已经是好几天之后的事情。这让大周圣上李长远心情很不错。当年大周在印度东部的羁縻州中,面对的也是当地的地主士绅的全面反对,直接撼动了大周在印度东部地区的统治。

    这些年来,大周内部对当年的失败颇有反思,其中最高不明白的就是,为何英国统治殖民地的效率就是比大周高。从各个角度来看,大周好歹把羁縻州的百姓当人看,反倒落得失败的下场。英国那是真的不把印度当地人当人看。

    直到1878年印度本地人大起义,大周才恢复了些自信。如果不是当年大周远没有到恢复元气的阶段,那时候大周就会反攻印度。

    印度大起义被英国人残酷镇压,之后英国人取消东印度公司,建立起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当局,印度局面又转为稳定。现在印度数万人的罢工证明英国在印度的统治遭到了新一轮的反噬,如果这样的局面在整个印度扩散开。对李长远陛下心心念念的反攻有巨大好处。

    正因为如此,看着群臣有些期待的目光,李长远陛下对此事不置评价,转而问道:“最新的城市建设招标进行的如何?”

    户部尚书当即应道:“回禀陛下,已经设定了七个城市。包括燕京、上海、广州、南京、徐州、郑州、武汉。”

    吏部尚书有些讶异,“怎么郑州也被纳入其中?不该是济南么?”

    户部尚书看了看吏部尚书这个山东人,答道:“济南乃是泉城,地方现在并不适合。山多,又需要水源涵养。这大挖特挖的,把水源破坏怎么办?”

    群臣当然知道济南泉城。这么多年的科学教育,没人会觉得水就是自然而然的冒出来。有那么多泉水,自然得有水源。疯狂的城建就得挖地基,在不合适的地方挖下去,那未必是挖成地基,反倒可能挖出泉眼来。

    工部尚书乃是物理学博士,虽然毕业后没搞过几天实验,就从政了。论学历,在大周朝廷里也着实不一般。工部尚书问道:“为何不在即墨,而是要在郑州?”

    说起郑州,群臣都觉得有点搞。这个地方曾经是几千年前殷商的旧都,当地还有殷商时代的旧城墙。后来是郑国国度,金水河这条河的名字就是孔子的好友,郑国国相子产死后,郑国人把佩戴的首饰扔入河中,纪念这位国相,所以获得的名字。

    从历史渊源来看,这条河的名字乃是史书记载中,中原地区名字最古老的河流之一。

    然而河南有开封与洛阳两座名城,郑州逐渐没落,甚至变成了‘郑县’。直到大周开国后修建铁路,当郑州被选为站点后,铁路硬生生为这座衰落的城市拉来了繁荣与新生。

    在新政推行后,河南省会干脆从开封迁到了郑州。老臣们当然知道,这是李长远陛下为了打击河南地主士绅而采取的手段。开封与拥有京广陇海两条铁路线交汇点的郑州相比,已经太过于衰落了。

    郑州又是工商资本集结地,地主士绅的影响力在河南是最低的。忠于新政的官员们喜滋滋迁移省会到郑州之后,立刻开始对河南的地主士绅们开始了打击。以新政执行程度上,河南在大周各省执行的最彻底。

    所以工部尚书只是询问为何是郑州而不是即墨。即墨虽然是大周四大造船厂所在地之一,却也只是一个工业城市。郑州地处天下之中,交通枢纽。相比起来,即墨也未必能算得上有优势。

    户部尚书答道:“河南人口众多,若是能在郑州搞起新城,前来新城的人口也会多些。即墨再怎么搞,也只是让那些船厂的人换房子而已。这次设定的城市各有特色,就是看会有什么结果,也能有个对比。”

    被这么说,群臣也没人反对了。就在大家以为事情要结束之时,就听工部尚书说道:“陛下,朝鲜的人口统计已经完成,田地鱼鳞册也交了上来。虽然田地统计会有些缺失,不过48军毕竟是军队,又面对日本,不太可能把力气都放在这上头。臣以为,不如趁此机会,把朝鲜也纳入建设体系之中。”

    群臣愣住了。吏部尚书有些怀疑,是不是户部尚书收了陈韶什么好处,竟然如此为陈韶说话。

    从官场角度,户部尚书已经帮陈韶把所有的责任都给推掉。

    的确,户部尚书说的都在理。不过官字两张口,怎么说都是理。如果是想对陈韶不利,那就可以大谈陈韶所做的事情里面到底有多少差错。

    不过大家都是老油条,当今圣上更是厉害人物。朝廷普遍认为,当今圣上的才干当个丞相都算是屈才。现在陈韶正得到了圣上关注,贸然攻击陈韶不会有好结果。

    所以吏部尚书便是对陈韶有些小小的不满,也一字不说,只是看向李长远陛下。

    李长远陛下根本没有评价此事,只是命道:“丞相,此事交给你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