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韶拿到了总参谋部发下来的报告内容,稍一思索,立刻开始动笔。
大周如果参战,该怎么开动。这个问题对陈韶来非常明确。一旦奥匈帝国开始总动员,大周也开始进行大规模演习。准备对日本作战。
预计大周完成了大规模演习,奥匈帝国也能决定打还是不打。只要奥匈帝国开打,大周也对日本开打。要是其间出现了协约国其他国家完成总动员,大周就开打。
陈韶并不相信欧美国家会为了别国火中取栗,如果真有这样奋不顾身的国家,他们的行动不仅救不了日本,反倒会引发同盟国的进攻。
当下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陈韶对此理解的越明白,就越是厌恶这样的世界。
写完后,陈韶找了第一作战室的几名参谋给推演了一下。参谋们都吓到了,赶紧提醒陈韶,这样的举动很可能让大周成为众矢之的。
陈韶问了一个问题,“即便大周成为众矢之的,打败大周总要付出代价。诸位认为,哪一个欧美国家愿意出来当代价?”
这几位都是陈韶比较认可的参谋,大家思前想后,一番讨论后,都认为美国或许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当出头鸟。
陈韶很满意,随即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美国全力参战,当日本战败后,美国还能对我们造成什么威胁么?”
只要看一看地图就能明白,日本是西太平洋第一岛链。只要大周控制了日本,美国在太平洋中只剩下一个夏威夷岛。因为有日本的缘故,美国舰队以这个岛为进攻基地,骚扰大周都很难。一旦美国舰队大败,大周的大舰队可以反过来夺取夏威夷。
看参谋们搞明白了这点,陈韶补充道:“从美国的两样战略来说,美国不能接受日本被大周夺取。同样,从战略角度来说。大周必须破坏掉美国的两洋战略。如果大周夺回炎州,一个单纯的大西洋美国,实力就非常有限。”
“主任,这么做,真的会刺激到美国。这是最艰难的选择。”
“做正确的事情,都会看着很难。然而,能刺激到美国,让美国大为光火,出动大军。只是因为我们的确做到了正确的战略。如果我们现在大舰队前去南极探险,你觉得能刺激到美国么?哦,对了,也能刺激到。美国大概觉得大周空虚,想趁虚而入。”
参谋们忍不住笑出声或者苦笑。但大伙都接受了陈韶的想法,开始对战局进行参谋工作。
有这些参谋帮忙,陈韶很快完成了作战计划的制定。
交上报告的时候,总参谋长脸上稍微有了点讶异的神色,却什么都没说。
这边李正昊收到的第一个计划书,就是陈韶的方案。李正昊也很讶异,陈韶这速度简直是莫名其妙。
看计划书的时候,李正昊有些怀疑是不是林凤山其实早就中意陈韶,却不说。现在指点陈韶做出这么一个方案。
有了这样的怀疑,李正昊反倒不着急了。就是要等所有的方案都提交上来再说。李正昊觉得大周将领也不少。难道就没有一个能与陈韶相提并论的家伙么?
如果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知道大周皇帝李正昊的想法,大概会有点感叹李正昊‘心太大’,竟然敢把这样的国家大事完全交到大臣手里去办。
在现实中,威廉二世已经理出了一个关于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的逻辑链条。
首先,威廉二世并不相信俄国会为了塞尔维亚流干最后一滴血。虽然俄国吆喝着解放斯拉夫兄弟。但俄国在斯拉夫兄弟解放中出力有限。尤其是两次巴尔干战争,俄国搞不明白这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巴尔干不仅没有变成全部亲俄的地盘,反倒让保加利亚对协约国绝望,转投了同盟国。
现在,俄罗斯与保加利亚没有任何通道。如果想履行保护斯拉夫兄弟的宣言,就必须对奥匈帝国宣战。对奥匈帝国宣战,就意味着俄国要和德国交战。那时候,俄国就要吃大苦头啦。俄国沙皇真有这样的决心么?威廉二世认为俄国未必会参与战争。
其次,俄国就算是参战了,法国有为了塞尔维亚人流干最后一滴血的决心么?
法俄同盟,可以说是俄国的底气。
1892年8月17日,法、俄两国在彼得堡签订军事协定。主要内容:1当法国遭到德国或意大利攻击时,或俄国遭到德国或奥匈帝国攻击时,双方都以全部兵力相互支援。2如果三国同盟或其中一国动员兵力,法、俄一经得知,不需任何事先协议,应立即将兵力调到边境。3法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兵力应为130万人,俄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兵力应为70万或80万人。这些军队应尽速全部参加战斗,迫使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协定原定有效期限与三国同盟相同,1899、1912年两次续订后,存在到现在。协定经1893年12月27日和1894年1月4日俄、法互换批准函件开始生效。法俄同盟使欧洲大陆形成两个实力大致相当的对峙集团,即三国同盟与法俄同盟。
但是法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不管叫唤的多凶,都没有主动进攻的意思。因为德国和法国都很清楚,一对一的单独作战,德国必胜。
自从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相对德国的实力不仅没有提升,反倒大大降低了。现在的德国面对法国,一定能够打出比40年前的普法战争更好的战果。
既然局面如此清晰,威廉二世不认为法国会为了塞尔维亚人拼命。
最后是英国人要不要为了塞尔维亚拼命。
威廉二世的母亲是英国公主,外祖母就是维多利亚女王。所以威廉二世知道了不少40年前的事情。
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这件事在英国人眼里,那真是帝国的大喜事啊。
法国又死了,英国议会成员拍手称赞。
理由很简单,原本争夺欧洲大陆霸主地位的就俩,法国和俄国,大英帝国之前打的仗就是因为这俩不省心的国家。现在未等帝国出手,德国就把法国平了,这样的话,两强相争就成了三强争霸赛。
德国夹在法国和俄国之间,如今法国战败自然想着报仇,俄国也不甘心这群普鲁士蛮子跑到自己头上去,德国更不愿意失去他的霸主地位,三方相互竞争,帝国坐观成败。
英国始终采取大陆均衡政策,现在可以彻底均衡了。多痛快啊。可以说做梦都能笑醒过来。
然而,英国现在是睡不着的。大周对于英国的态度,全世界列强都很清楚。英国为了自己,必须和大周作战。但是,为了一个塞尔维亚,英国肯丢用自己的帝国作为代价么?
就如来过几次的大周‘蒙古将军’陈韶所说,英国现在是第二帝国时代。曾经横跨大西洋的英国第一帝国,因为美国殖民地的独立而崩溃解体。现在英国就靠印度殖民地撑着。
如果失去了印度,英国立刻就会变成一个在非洲有殖民地的欧洲国家。
以英国的实力,至少是陆军实力。在欧洲大陆上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影响力。
只要英国不参战,德国依旧能够单独对付俄国与法国。
所以,威廉二世有了个决定。还是可以支持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战争。
但是威廉二世在给他异父异母亲兄弟,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的信中反复强调。奥匈帝国必须明确告知欧洲各国,奥匈帝国绝无针对其他地区的想法。以获取欧洲各国的理解。
尤其是在信的最后,威廉二世向费迪南大公透漏出他的一个想法。
一旦奥匈帝国吞并了塞尔维亚,威廉二世就要在欧洲各国极力游说,希望通过一个‘欧洲各国领土永不变更’的协议。这样的协议,将为欧洲带来永远的和平。
费迪南大公看完了这封信,尤其是最后一段,只觉得自己这为兄弟是不是吃错了药。
这样的想法,就算是疯人院里面的人,也不会拥有。
1890-1905年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的作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在他的书中宣称,拥有海洋优势的国家往往比拥有陆地优势的国家更能影响世界事务,当一个国家集中力量发展海洋优势可以让其更加容易赢取军事和经济竞争上的胜利。在海上作战中,赢得胜利的关键并不是袭击对手的贸易线和实施兵力投送,而是集中优势兵力、摧毁敌方的海军主力,如此一来,获胜的一方便可建立起制海权,继而赢得战争。
海权论无疑为竞争中的德国给与了理论性的依据,在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海军元帅的主导下,《第一次舰队法案》和《第二次舰队法案》先后提交给了帝国议会,两个法案基于风险理论,也就是寄望于,英国的战略困境远甚于德国,英国也不会置全球利益于不顾,将所有海军力量调回北海,堵截德国海军,而德国可以依靠其现有陆军优势,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海军力量,进而迫使英国承认德国海军所享有的海洋权利。
德国都和英国搞了这好几年的造舰竞赛,还指望英国人会认为德国无害?
兄弟?是药吃的太多,还是吃的不够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