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节 生活的情趣
    <b></b>                  澳大利亚人极会享受生活,澳大利亚民族是一个讲究生活情趣的民族。

    (我在悉尼的寓所坐落于塔默拉默山谷,卧室的南窗口正对闻名全澳的塔默拉默海滩。滩涂不大,砂质却细洁,风平浪静时可供游泳者休憩;又因其三面奇岩壁立,一掬碧波入湾,东西相距不足千米,一俟风起即海波粼粼,所以同时又是冲浪者搏击的理想场所。悉尼人把塔默拉默沙滩视作大自然的馈赠。无论晴日雨天,酷暑严寒,那一片金色的沙滩和蓝色的海面上都总是活跃着来游泳的,来冲浪的,来晒日光浴的,来闲坐的,来尽情欣赏和享受大自然的。)我常常倚窗而立,远远地眺望着他们,感受着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投入大自然的情趣。偶而,我会出了门,步一山谷,穿过绿荫浓浓的树丛,踏上平整又松软的沙滩,融入悉尼人中。我喜欢像他们一样赤了双足在滚烫的砂砾上行走。虽然不敢蹬上窄窄的冲浪板,却也喜欢找了一片平静的水域面对苍天久久地仰浮着。我尤其喜欢坐上一方突出的礁石,不断地变换角度调节焦距远远近近地观望周围的人们,欣赏他们因为亲近大自然而显得格外健康的肤色,赞叹他们在这片本色的环境中表露得特别真实的天性。在悉尼生活的最后一个月里,我踱向塔默拉默海滩的次数日渐增多了。除了那砂砾摩挲足心的愉悦,除了温润的海水对肌肤的轻柔的抚慰,除了那带了咸味的海风足令人杂念顿消,最让我为之神醉的,还是这一片浓缩了澳洲人性格的人文景观,那弥漫于神采飞扬的脸和在力与美的运动中酽酽地透出的生活情趣。

    我的房东鲍林太太虽然年已八十,却依然极富情趣。她拥有一辆色泽鲜艳的轿车,驾驶执照是她年过七十之后考出来的。但除非长途旅游,她一般不驾车外出。她更喜欢步行。去市中心购物或串门,则大都乘坐大巴士。她说,干嘛总把自己幽闭在一个个小小窄窄的空间里呢?私家汽车也罢,豪华别墅也罢,老是在门内老是在墙里岂不都成了牢狱了?所以,她说,人还是得自己拓宽自己,免得变成了囚犯。她这话在我听来非但意味深长,而且还带了点禅味。

    只不过鲍林太太并不尊崇“色空”。她积极入世。她酷爱花草树木,把居室拾掇得如同花房。她精心喂养了两匹小动物,一名叫“司巴克”,是条白色的哈巴狗,所有权归属隔壁邻居;另一取名“帕斯”,是一头无主的野猫——两者虽然都不是鲍林家庭成员,却每天都来按时进餐,鲍林太太为它们准备的食盆里,永远有着新鲜的牛奶和罐装的猪肝之类。老太太还非常喜欢远足,近处如二百公里外的蓝山,自己开了车去;远处则走过欧美东亚,中国都玩过好几次了。她擅长烹饪,从不以厨事为苦,每每以花样百出的浓汤干点异国风味小吃犒劳家人或招待宾客,令老老少少惊喜万分胃口大开,而她自己,则在众人津津有味中,喜孜孜地品尝着生活的乐趣。

    鲍林太太曾组织过一次集体旅游。参加者共七名,除我外都是澳大利亚人,老少皆有。那是秋风乍起之时,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正是旅游的好季节。城里人纷纷出动,从悉尼通往风景胜地蓝山的高速公路上,来来往往的都是驾车出游的人。因为交通便捷,许多人只是利用一周中的两天休假跑一个来回。我们这趟“秋游”,也只安排了两天活动时间,并非是因为假期不够,而是由于鲍林太太组织本次行动的目的本来就很单一——她是专门带了朋友们,特别是我这个中国朋友到蓝山探访秋日红枫的。澳洲盛产桉树,固然形成特色,但色彩上的单调,也是澳大利亚人的一大憾事,所以但凡如红枫那样带了异彩的树种,就格外地受到宠爱。每到枫叶染霜之时,人们便将赏枫作为一项雅趣。栽枫之处,游人趋之若鹜。鲍林太太盛情邀请,朋友们积极响应。我虽然在国内早已看饱了西山红枫岳麓秋色,但也为老太太的真心热情所鼓动,于是便同去,赶了五百公里的路,去蓝山瞻仰那几株栽在私家花园里的小枫树。说实在的,我每每参与这样的活动,与其说是为了奔向目的地,不如说是为了了解全过程。令我兴趣盎然并为之感动的不仅是那些异域风光,更是与我同行的和一路相遇的那些澳洲朋友的生活情趣。

    澳洲人的性格特质是坦率热诚,乐观向上,这恐怕正是他们格外懂生活的乐趣、讲究生活之情调的根本原因。我有一次去乡间走访,结识了一位农人。听说我在收集材料准备写有关澳洲的书,他当即邀我去他的鸭场参观。鸭场参观未毕,他又告诉我说附近一条河里有许多鳗鱼,他是钓鱼能手,王女士您若有兴趣,在下可以用鸭内脏为您钓几条来。澳洲的内河清澈见底,两岸芳草萋萋,他在那齐腰的草丛中控制着同时布下的几根钓饵,四十来岁的人灵活得如同少男。他那过人的精力和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待我返回悉尼后,竟有人告诉我道,他是一个癌症患者!他患的是那种奇痒难忍痛苦万状的皮肤癌!我实在难以将如此恶症与我记忆中的那位朋友联系起来。我耳边还留着他畅饮生啤时的朗声大笑和他那带了浓浓乡音的歌声。我只能默默地为他祈祷,愿他对生活的执著热情击退那病魔,愿生活加倍赠予他多多的乐趣!

    澳大利亚优裕的自然条件和发达的社会经济,固然是澳大利亚人可以讲究生活情趣的基本物质基础,然而并非所有拥有富足物质的人都是情趣脱俗之人,也并不是所有身处窘境困境乃至绝境的人,就此被剥夺了享受生活的权利。人,毕竟是可以自主自己的情感和志趣的。我在许多澳洲朋友身上领悟到了这个道理。

    19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