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李靖厉害不厉害?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李靖是一个和霍去病截然相反的人。
霍去病十七岁才出道,但霍去病在二十岁的时候,已经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
也就是说,冠军侯霍去病,出道即巅峰。
但李靖却不同。
李靖在霍去病这个年纪,还不得重用。
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而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很有道理。
同时,华夏古时人的寿命比较短,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
人过了三十,表示人的一生已经过了一半,三十岁之前是立业的最佳时机,也是人生中最精彩的时候,就好想是一天中的正午一样,是最热烈的。
作为战将来说,尤其更注重年轻有为。
这是它本身的职业性质决定的。
战将都是在疆场上建功立业的,七老八十的时候就跑不动、打不动了,何谈建功立业?
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世间总有特例出现。
比如唐朝的李靖,就是这么一个特例。
李靖第一次领兵,已经四十七岁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李靖也不例外。
但李靖的第一次闪亮登场,有些偶然性。
李渊派李靖去夔州备战。
接到命令,李靖就带了几个随从去上任了,但在半路上,却被阻隔了。
原来这时正是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唐朝还没完全统一天下。
神州大地到处都是兵乱。
这时恰巧有少数民族造反,数万人将路给占了,过不去了。
庐江王李瑗带兵去平反,打一战败一战,顿时心都大了。
此时李靖正好经过此处,于是主动帮他出谋划策。
李瑗听从了李靖的妙计,竟然真的不费吹灰之力,一举就平叛了叛军。
不过,战斗是李靖指挥的,功劳却是李瑗的——李靖的军事生涯处女作,居然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仗打完了,李靖又继续赶路。
但李靖此行也太不顺利了。
走了不久,又被萧铣的大军给阻住了前进的路。
而大本营的李渊却误会了,误以为他滞留不前,贻误军机,秘密诏令许绍将他处死。
此时的李靖,又遇到生死问题。
不过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许绍觉得李靖才华不错,没有照旨意办事,反而上书给也求情,李渊这才作罢,而李靖也才保住了小命。
李靖经历了艰难曲折,终于达到指定位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里,李靖的才能终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赵郡王李孝恭此时正被蛮人冉肇打的满地找牙,好不狼狈。
李靖来的正是时候,他带八百人奇袭敌营,一举将冉肇的几万军队打得溃不成军,最后杀了冉肇,俘敌五千多人。
虽然李孝恭是挂牌司令,首功肯定是他的。
但李靖展露的军事才能也因此得到各方大佬的认可。
当捷报传到京师时,李渊高兴地自吹自擂起来,他对公卿们吹嘘说“看来我李渊很有眼光,我就知道用有功劳的人,不如用有过错的人!这个李靖不错嘛!没有让我看走眼。”
李渊心情大好,马上就下圣旨表扬了李靖一通,并且亲笔写敕给李靖“既往不咎,以前的事我早就忘了。”
意思就是自己不怪他李靖了,让李靖好好效力。
萧铣是隋末雄据在南方的割据势力,他称帝于岳阳,国号为梁。
唐朝想要统一全国,“梁国”是必须要拿下来的。
李靖上书李渊“平萧铣的十策”,李渊一看,这个办法还不错。
就照李靖所说的这么办吧!
于是任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李靖为行军总管。
虽然李孝恭仍然是总司令,但李渊知道他的斤两,他怕李孝恭到时候干涉李靖用兵,又特意授予李靖带兵作战的指挥权,“三军之任,一以委靖。”
于是李靖成为实际上的三军统帅。
前几仗打得很顺利,这让别人看了很眼气,也让李孝恭技痒起来。
当李孝恭来到阵前时,恰巧萧铣的骁将文士弘,驻守在附近的清江。
李孝恭决定立即进击。
李靖劝告他说“文士弘是萧铣的健将,士卒精锐骁勇,现在他把精锐兵力全都派出来迎战,恐怕锐不可挡,我们应等到他们士气衰落时再出击决战,一定能攻破敌军。”
李孝恭由于连战告捷,对自己的评估产生了巨大的错误,哪能听进去李靖的劝告。
遂命李靖留守军营,自己率兵出战。
他觉得前面都打得这么顺利,他就不信这个邪,这次打不赢。
但事实给了李孝恭一个深刻的打击。
果不其然,双方一交战,孝恭军大败,匆匆的逃回南岸,这一仗损失很大——李孝恭的面子这回是彻底掉地上了。
文士弘一看自己获胜了,他手下的兵将马上开始抢夺战利品。
这么一哄抢东西,军队马上乱作一团,观战的李靖一看,抢东西啊?阵形乱了,有机可乘。打吧!
命令守营的士兵迅速出击,果然三下五除二,将文士弘打得落花流水,被杀及溺水而死者将近一万人,获得舟舰四百余艘。
此战过后,李靖马不停蹄,以五千骑兵,直逼“梁国”都城江陵。
看到李靖的大军到了城边上,皇帝萧铣才开始急了,马上下旨,令各路大军前来护驾。
此时李靖做主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决定——下令将缴获的几百艘战船船全部放在河中,任其顺流而下。
他的这个军令一下,众将士都看不明白了。
缴获的东西丢了?这是什么操作?
有的部下抗议道,这些船可是我们辛辛苦苦打下的战利品,就这样浪费了!
李靖解释道,萧铣外面有几十万大军,我们现在是孤军深入,包围了他们的都城,各路军队马上就要过来勤王护驾了。
但是救援队队伍看到这些在江面上随意漂泊的船只,肯定会以为都城已经攻破,就不敢随便进军了。
他们肯定要先打探消息,等他们打探到真实的消息,都城已经被我们攻下了。
李靖的计策果然凑效。
其它各路来救驾的军队,看到那些船,都迟疑不敢进军。
萧铣被围在里面,没人来救驾!
实在没办法了,投降吧!
李靖顺利进入江陵。
果然,过了几天,几十万大军前来救驾,一看皇帝都投降了,投降还受到优待。
没啥好说的,我们也投降吧。
如是一个一个都投降了,几十大军烟消云散,不战而降。
从李靖出兵,不到两个月时间,一个拥兵四十万,庞大无比的梁国就彻底崩溃。
后来李靖又安抚岭南,平定辅公祏。
李渊为了嘉奖李靖的军功,授任他为行台兵部尚书。
并称赞叹李靖说“李靖真是我的良将,古代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
当然,这样的话有夸大的成分,但是这也从侧面突出了李渊肯定李靖的战功。
在皇权的争夺中,历来将军是各派争夺的焦点。
为何?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实力才是决定因素。
唐朝建立以后,李渊安坐皇帝宝座。
但下面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开始了较量。
当时李世民集团中,虽然不乏文臣战将,但李世民知道,若论打仗,自己手下这些人和李靖没法比。
所以,在玄武门事变前,亲自找到李靖,希望他在这个关键时刻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李靖自然是不愿意卷进这皇室的争斗中,于是置身事外。
李世民虽然没明说,但肯定不满。
心想,你是靠我求情才保住一命的,没想到在这么关键的时刻,你李靖竟然不帮我。
其实李靖不是忘恩负义。
李靖是一个标准的职业军人,他认为军队就是朝廷的,不是某个人或者说是某个利益集团的。
如果说国家有战事,我李靖穿上铠甲立马就可上战场,绝对不说一句多余的话。
但是关于皇子各方的争权,自己绝不掺和进去,要守持中立的立场。
并且李靖还保持了自己的职业操守,既然置身事外,中立态度,就没背叛李世民去告密。
由此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后,对李靖有了看法。
但李世民不愧是一代雄君,他虽然不喜欢李靖,但他知道如何使用李靖。
这就是高明的政治家和昏庸的君王本质的区别。
岳飞那么厉害,赵构会用吗?
赵构不会。
因为他是昏庸无能为力的君主。
根本没有掌握岳飞的使用书。
但李世民不一样。
公元六百二十九年八月,李世民决定打东突厥,他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六路大军统一由李靖指挥部署,分道出击突厥。
次年正月,李靖亲自挑选了几千精兵,秘密行军,千里奔袭直赴突厥的都城定襄。
这一招可不是一般的冒险。
要知道,颉利可汗手中可有十几万大军呀!可李靖的身后,并没有大军跟随,他布置其它各路军队在半途中去打逃跑的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万万没有想到唐军会突如其来攻击自己的老巢,于是在慌乱中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如果唐兵不倾国而来,李靖决不会孤军深入,于是“一日数惊”。
果然颉利可汗无心战斗,马上就撤退了,这一撤,正中圈套。
李靖带着三千人虚张声势的追,其实压根就不想追上,路上早布置好了其它军队呢。
果然,这一路上颉利可汗被各路军队打得抱头窜鼠,等退到牙碛口的时候,身边的十几万大军已经只剩下几万人。
但是李靖还不松气,带了一万精兵千里奔袭,夜走阴山,一路行军,一直到在距颉利可汗牙帐七里远的地方才被发现。
颉利可汗又是来不及防备,被杀得落花流水,俘虏就达到十余万。
颉利可汗只好单骑逃跑,不久,被半道上布置的唐军给抓住了。
李靖因军功进封代国公。
李世民高兴地对大臣说“汉朝李陵带领五千步卒进攻匈奴,最后落得归降匈奴的下场,尚且得以留名青史,李将军以三千骑兵深入敌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这是古今所没有的奇勋,足以雪往年在渭水与突厥结盟之耻。”
灭掉东突厥,李靖已经功成名就,足以名垂青史了,再加上自己年纪不小了。
李靖的想法是应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回家养老。
但是,李世民却不同意李靖。
心想自己好容易获得的良马,不让它在莽原上奔驰,为我的大唐帝国圈地,哪有窝在圈里养老的道理呢?
公元六百三十五年正月,李靖不得已,又带兵踏上远征吐谷浑的征途。
经过两个月的浴血奋战,李靖攻灭了吐谷浑,并向京师告捷。
但是这一次,虽然又立下不世奇功,迎接他的却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一阵的诘难。
原来李靖的辉煌战功,引起同僚的嫉恨。
盐泽道总管高甑生串通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诬告李靖谋反。
李世民下令调查此事,最后弄清了真象,判定高甑生以诬罔罪减死,流放边疆。
但经此一事,李靖知道,无论如何都要急流勇退了,否则功高震主,祸事真的就要降临了。
从此,李靖“乃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
这一闭门谢客,就是十年。
后来,李靖病情恶化,病重的李世民亲临病榻慰问。
但李世民的关怀也挽不回这位名将的生命了。
&bsp&bsp李靖溘然逝去,享年七十九岁。
李靖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
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华夏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
著有《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多部兵书,多已失传。
…………
“有趣,真是有趣。”
“朕的爱将霍去病二十多岁就巅峰,而李靖却是后期发力。”
“这种难度可是很大的。”
“不过李靖也算是值了,至少他没有英年早逝,活了七十九岁,已经很不错了。”
“李世民也不愧是一代传奇啊,用人之道可算让他弄明白了。”
汉武帝刘彻看完李靖的盘点视频,不由感叹道。
“这唐宋两代,还真是名将辈出啊,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引起的。”
“只不过差别就是,大唐是个成功的朝代,而大宋,却连大统一都算不上。”
“有些事情,还真是有趣。”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