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138章 隆之显名
    <sript><sript>

    陈贵宜想起昨天点清阁姑娘的理解,认为是最适合的解释。

    于是陈贵宜道“臣愚钝,只能猜测陛下是希望臣做大宋的修船匠,裱糊匠,哪里破了修补哪里,至于其他,臣便不知了。”

    赵昀这时脸色缓和,“你猜的没错,朕就是希望你做朕的修船匠,也做大宋的修船匠,为大宋这条破船修补漏洞,但是现在,看来是朕想多了,你们不用跪着了,回去吧。”

    说完,赵昀转身进入福宁殿,只留下陈贵宜和李宗勉二人悔恨不已。

    赵昀回到书房,不多时,中书舍人聂池便抱着一堆奏折来了。

    赵昀拿起一块糕点,咬了一口,味道不错,整口吞下,坐下来开始批阅奏折。

    拿起第一份,粗粗一看,赵昀不禁便是眉头紧锁,这是太学生宋英桂上的折子,上面提到了一个很铭感的问题,那就是建议大宋连蒙灭金。

    现在大宋发起了渡河战役,并且取得了胜利,朝廷上上下下都在谈论,百姓也是人人相谈,倍感自豪,这些太学生自然是不会落人于后。

    在奏折里,宋英桂写道“金国乃我大宋之最大敌国,当时刻不忘靖康之耻之家恨,更不能忘故土被窃占百年之国仇,如今蒙古骤然暴起,我朝可寻求与蒙古联合,共同出兵,将金国亡其国,灭其种,以雪百年之国仇家恨,望陛下恩准。”

    赵昀眉头皱了皱,看向批注,乔行简的批注是“待议。”

    赵昀想了想,没有批复,赵昀心道“太学院和翰林院是天下士林学子的喉舌,他们的意见往往是天下士林学子的风向标,既然宋英桂有这样的想法,这说明现在天下士子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这个问题要认真对待。”

    随即,赵昀将这份奏折放进抽屉里,暂时留中不发。

    随后赵昀又是处理了几份奏折,其中又是有两个太学生上书,看法和宋英桂一样,都是认为正好趁宋军在金国境内战绩不俗,应当立即和蒙古联手,把金国给灭了,不但可报仇雪恨,还可以扬威四海,立万世名。

    赵昀也是一一将这些奏折放进抽屉,暂时留中不发。

    接着,赵昀又是批阅奏折,但是又看到了另一个意见和宋英桂截然不同观点的奏折。

    这是一个叫做陈隆之的太学生上书写的,他的观点竟然是连金抗蒙!

    他在奏折中写道“当今之世已有大乱争雄之征兆,蒙古崛起,灭国屠城,数不可计,如今其又与金国鹿战正酣,大有灭金国于一役的雄霸之姿,若金国亡于其手,日后其必定南下征宋,成我大宋之最大边患。

    学生建议与金国缓和关系,隐忍过往,共同应对蒙古之威胁,金国一日不亡,则宋有屏藩。金亡,则宋如无匣美珠,必引蒙古窥探,望陛下慎重决断。”

    陈隆之的观点让赵昀震撼,久久都说不出话来,须知现在的大宋,那和金国就是几百世都化不开的仇,骂金国打金国,那就是天然的政治正确。

    而谁若是敢说和金国罢兵言和,那就立即要遭受别人的强烈指责,成为众人眼中的懦夫,卖国贼。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陈隆之不论其观点正不正确,但其勇气,却已经是令人仰视。

    赵昀脸上浮现出激动神情,人才,这绝对是人才。

    谷&ltspa&gt  虽然赵昀不可能接受连金抗蒙的战略,因为这不在赵昀的考虑范围内,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赵昀对陈隆之的欣赏。

    “高实,你过来。”

    赵昀唤来高实,对他说道“你让张楚去查一下这个陈隆之的信息,事无巨细,越详细越好。”

    “是,陛下。”

    高实恭敬答应一声,便下去了。

    谁知这边赵昀正命人去查陈隆之的消息,那边,陈隆之就出事了。

    太学院。

    宋英桂及几个赞成联蒙灭金的太学生,几人怒气冲冲的找到了陈隆之。

    宋英桂对陈隆之质问道“陈隆之,听说你上书官家,要官家连金抗蒙,有无此事?”

    陈隆之正在学习,抬眼看向宋英桂几人,见他们怒气冲冲,来者不善,陈隆之站起身,将手里的书籍整齐的放在桌案一边。

    陈隆之抬手,道“几位学兄有礼了,隆之上书官家言国家事,此乃隆之之本分,至于上书内容,则无需与几位学兄汇报,若是几位学兄有兴趣知道,可以去政事堂询问乔使君。”

    宋英桂大怒,指着陈隆之不客气的大声说道“我看你就是敢做不敢认,金国与我大宋有世仇,当年的靖康之耻你忘了吗?淮河以北的大片故土还在被金国占据,无数的汉人正在受尽苦难,这些你也忘了吗?我看你不是忘了,你是瞎了,看不到。”

    又一和宋英桂同来的太学生帮腔道“不错,朝廷供养我等士子,那是为了报效朝廷报效国家的,而不是养着来当卖国贼的,你上书怂恿官家连金,你让那些抗金死去的英灵如何瞑目?”

    说着话,宋英桂几人还大声宣扬,说陈隆之卖国求荣,收了金国人的好处,要大家一起来口诛笔伐陈隆之。

    他们一宣扬,那些对金国仇视的学子顿时群情激昂,将陈隆之团团包围,质问陈隆之为何要帮助金国,视陈隆之为不要祖宗的小人。

    宋英桂得意,他道“我等一定要联名向学士知院请愿,让学士知院革除他的学籍,让他终身只能于农田为伴。”

    “不错不错,此等卖国贼,我等羞于与他共处一室,定要将他赶出太学院。”

    一时间,许多太学生对陈隆之口诛笔伐,大加指责,俨然就已经将陈隆之钉死了身份,就是卖国贼。

    而与陈隆之交好的人,这时候见此,也是不敢站出来为陈隆之说话,以免自己被牵连。

    宋英桂这些人站在所谓的道德正义的制高点,以此来打击陈隆之,而陈隆之的观点不是主流,所以他注定是要处于下风的。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