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517章 北伐而决
    四川制置司,制置使余介听闻钓鱼城建设遇到问题,正准备去亲自视察,这时有书吏前来向余介呈交公文。

    余介接过公文一看,见上面是有关于金国的情况,其中也不出意外的提到了完颜扩初被杀一事。

    完颜扩初被杀,这是在金国极其少见的事件,因为是民杀官,而不是匪杀官,只要关注金国情况,这件事情是不得不提的。

    余介见此事件,顿时眼中精芒陡现,随即他连钓鱼城也不去理会,直接回到值房,开始撰写公文,而后命人快马加鞭发往临安。

    ,,,

    临安,政事堂,右丞相乔行简和左丞相袁韶看着面前的四份奏折,不禁是脸色深沉,眼有血丝。

    这四份奏折分别是淮南东路制置使赵范,四川制置使余介,新军都总管孟拱,利州路经略使江海四人送来的,他们四人相距千里,而说的却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建议朝廷出兵北伐!

    “哎,这可如何是好?”

    乔行简唉声叹气,满脸愁容,他对袁韶说道:“官家年少,正值气盛之时,若是被官家看到这四份奏折,只怕北伐大事就铁定一般了。”

    】

    袁韶沉默了一会,而后说道;“北伐乃我等心心念念之事,若有机会,如何不可?”

    乔行简道:“本官如何不想北伐,光复故土?然委实是北伐之事关乎江山社稷,王朝国运,一旦有失,我等百死莫赎啊。”

    袁韶严肃的脸上挤出笑容,道:“官家之志可撼天地,北伐不过是迟早的事,现在既然来了,那边坦然面对,若有失,我等便以身许国,亦是不负九尺之躯。”

    “也罢,也罢。”

    乔行简不再犹豫,而后郑重的整理衣冠,和袁韶一道去往福宁殿,当面呈交那四份奏折。

    “陛下,乔使君袁使君求见。”

    高实进来禀报,赵昀有些意外,不过很快他就了然于胸,嘴角露出笑容,道:“传。”

    见到赵昀,乔行简,袁韶两人抬手行礼,而后乔行简道:“陛下,政事堂一连接到四份地方大员奏折,还请陛下过目。”

    高实接过奏折,随即转交赵昀,赵昀一一翻看。

    看罢,赵昀提起笔,便要批阅。

    在赵昀即将落笔时,乔行简下意识的阻止,说道:“陛下,北伐之事事关重大,依臣之见,当在大朝会时交由百官议论,方可最后做出最佳决断。”

    赵昀语气如常,道:“无妨,小事大议,大事小议,大大事,朕一人议。”

    说完,赵昀落笔在赵范的奏折上写下一个“准”字,余介,孟拱,江海三人的奏折上也是一一批复,皆是一个“准”。

    这一笔下去,顿时便决定了一场大战的爆发。

    乔行简,袁韶两人皆是不明白为何赵范,孟拱,余介,江海四人会在同一时间递来请求出兵北伐的奏折,更不明白为何如此一场大战,赵昀却是决定的如此干脆,甚至可以说是决定的如此草率。

    于是二人来到户部,向真德秀请教,同时也是向他通气,让真德秀这个户部尚书做好应对大战的准备。

    真德秀听了二人的问题,想了一会,最后抚须说道:“二位使君不必困惑,官家和孟拱等人决定北伐,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现在确实是北伐的最好时机。”

    乔行简问道:“为何?”

    真德秀解释道:“我大宋历经新法,而今国库充盈,民众越壮。新军改革,又使得兵强马壮,战力倍升,而今我们可说是钱粮兵马具是不缺。

    而反观现在的金国,他在经历了与蒙军的大战后,金国本就兵疲民累,理应刻行节俭,休养生息,以民为善。

    却不想他们在如此情形下,那完颜守绪竟然将力挽狂澜的完颜陈和尚杀害,此举,无异于是寒了整个金国兵将的心。

    而军心寒,民心亦是寒。完颜守绪及崔立,张秀等百官生活糜烂,挥霍无度,出入皆是奴仆成群,山珍海味,绫罗绸缎如草屑般糟践。

    与他们挥霍无度相比,百姓则穷困潦倒,衣不蔽体,百姓深感差距巨大,以至于百姓怨声载道。前不久发生的完颜扩初之死,便是百姓再难忍受官府欺压的明证。”

    听着真德秀的分析,乔行简,袁韶都是情不自禁的点头,赞成真德秀的分析。

    真德秀最后总结,道:“有道是盛极而衰,月盈则亏,金国已然从强盛走到了穷途末路,而我大宋则从南渡自愧走向了中兴盛世,若此时放任金国不为,不行那北伐之事,假以时日,金国必定被蒙古吞并,到时我们进退失据,更要陷入两难,如此之下,北伐是不是时机已到?”

    话说到这个地步,乔行简,袁韶好似拨云见日,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担忧。

    乔行简羞愧的对真德秀道:“多谢使君解惑,可怜本官还在为北伐之事忧心忡忡,却不想是本官见识浅薄,让使君见笑了。”

    袁韶也道:“我也惭愧,孟拱,江海两个武将都看的明白,可怜我这个左丞相却看不明白,真是惭愧。”

    “呵呵呵,,,”

    真德秀呵笑几声,道:“两位使君不必如此,你们主持政事堂,大事小情事务繁杂,难免被俗务缠身,以至于产生当局者迷之感,若是你们有了清闲,跳出事外,自可一眼看穿本质,收旁观者清之效。”

    “哈哈哈,,,”

    三人同时大笑,对大宋前途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自信,那是溢于言表。

    当天,一道又一道调兵令,政令,都是接连不断的发往大宋全国各地,传递消息的快马那是疾驰在官道上,几乎没有断过,这让向来见惯了大场面的临安百姓也是感到稀奇。

    “这么多的快马,这是出什么事了?”

    “是啊是啊,看着好吓人啊,该不会是要打仗了吧。”

    “去你个乌鸦嘴,现在天下太平,哪来的仗?”

    “老哥这你就不懂了吧,天下太平那也只是我们这里天下太平,外面可是乱的很,金国,蒙古他们那是连年征战,都打冒烟了。”

    “那倒也是,如果趁着他们内耗,这时候我们去北伐,说不定能收复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