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五章 华阳公主的礼物!(求收藏!)
    “李由,无需行此大礼。”

    郑夫人微微一摆手,淡淡笑道:“我这次来,主要是带元曼来,让她当面感谢你,感谢你救了她一命。如果没有你,恐怕元曼已经没了。”

    “国夫人言重了,公主吉人自有天相,就算没有我,公主也不会有事。”

    李由望了一眼嬴元曼,痊愈后的嬴元曼,肤色红润,唇红齿白,看起来十分的可爱漂亮。

    “元曼,这是你的救命恩人,赶快谢谢你的救命恩人。”

    郑夫人目光望向嬴元曼,对嬴元曼吩咐道。

    嬴元曼和扶苏虽然都是郑夫人的孩子,但是,这两个孩子,郑夫人更加疼爱嬴元曼,在嬴元曼性命垂危的时候,她心如刀绞,十分绝望和痛苦。

    后来李由用输血之法救活了嬴元曼,所以,她心中对李由十分的感激。

    在嬴元曼痊愈后,她坚持要带嬴元曼当面向李由道谢。

    嬴元曼怯生生地望着李由,对着李由行了一礼,清脆悦耳的声音缓缓响起:“李由哥哥,多谢你救了我一命。”

    “小事一桩,不足挂齿。”李由笑道。

    “李由哥哥,这个送给你。

    ”

    嬴元曼走到李由的面前,往李由手中塞了一个东西,然后跑开了。

    李由一看,竟然是一个香囊。

    香囊是用香草制作的荷包,秦国之人都喜欢佩戴香囊。

    在秦国,香囊不能轻易送人,因为送香囊是有说法的。

    如果一个男子送一个香囊给一名女子,说明他对这名女子有情意,假如这名女子收下了男子送的香囊,那表示这名女子接受了那名男子的情意。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一名女子送一个香囊给男子,那表说明女子对男子有情,男子若是收下,便是接受了女子的情意,男子若是不收,便是拒绝了女子的情意。

    因此,香囊往往作为定情信物,在男女之间非常流行。

    而现在,李由才十二岁,嬴元曼才九岁,嬴元曼和李由不过才见了两面,双方根本谈不上有情。

    因此,嬴元曼突然送李由香囊,让李由感到有些为难,不知道这个香囊是收下好,还是不收好。

    “这个香囊,是元曼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吧。”郑夫人开口道。

    “好,那我就收下了。”

    听到郑夫人的话,李由当即将香囊收了起来。

    “公主送我了一个礼物,那我也回赠公主一件礼物。”

    李由当即走到了凉亭,拿了一个小葫芦。

    “这个送给你。”

    李由将那个小葫芦递给了嬴元曼。

    嬴元曼接了过去,轻柔的声音响起:“这是什么?”

    “这是我哥哥研制的九花玉露,九花玉露可厉害了,我的手被蚊子咬了,痒得很,我抹上了一点,就一点也不痒了。”

    李由还没有回答,李雨萱便抢先回答道。

    “这么神奇?”

    闻言,郑夫人、李夫人、扶苏、嬴元曼,他们四人都是感到十分惊讶。

    一到夏天,无论是君王,朝廷大臣,还是普通百姓,都免不了被蚊虫叮咬,每个人都有被蚊虫叮咬的苦恼。

    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蚊虫叮咬都是毫无办法,被蚊子咬了,也只能忍着。

    “我试试。”

    嬴元曼迫不及待地打开小葫芦,一股清新的香味传了出来。

    “好香。”

    嬴元曼欣喜地叫道。

    小葫芦中所弥漫出来的香味,竟然比香囊的香味,还要浓郁。

    嬴元曼从小葫芦中倒了一些在手背上,轻轻揉了揉。

    “有一种清凉的感觉,好舒服。”

    嬴元曼叫道。

    “李由,这九花玉露真的能够止痒吗?”郑夫人好奇地问道。

    “回国夫人,这九花玉露不仅可以止痒,而且可以驱蚊,它具有驱蚊止痒的功能,涂抹在身上,蚊虫就不会靠近身体了。”

    ”另外,九花玉露还有醒脑提神的作用。”李由开口道。

    “九花玉露真的有这么神奇?”

    郑夫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李夫人、扶苏、嬴元曼,也都半信半疑。

    毕竟,在此之前,他们都没有听说过有驱蚊止痒的香水。

    “李由,你能不能送我一个?”扶苏突然开口道。

    “行,你们随我来。”

    李由当即将郑夫人、嬴元曼和扶苏,带到了凉亭中,在凉亭中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个精美的小葫芦。

    “这些都是你研制的九花玉露?”郑夫人道。

    “嗯,这些都是我刚研制出来的。”

    李由点了点头,淡然一笑,“这些花露水总共有三种香味,分别是薄荷味,桂花味和茉莉花味。我刚才给公主的是薄荷味的。”

    “李由哥哥,你能不能再送我一个桂花味和茉莉花味的?“嬴元曼开口求道。

    “好。给!”

    李由点了点头,当即又递给了嬴元曼两个小葫芦。

    “谢谢李由哥哥。”

    嬴元曼甜美地笑道,连忙接了过来。

    “扶苏公子,这个给你。”

    李由拿了一个小葫芦递给了扶苏,扶苏欣喜地接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