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三章 我以己身钓蛟龙
    后隋作为偏安中原西北一隅的小国,距离道教三大祖庭龙虎、武当、蓬莱都有不近的距离。

    和那佛门也无缘分,是以这里的佛道两教颇为衰落,三教之中儒家独大。

    国都大兴城方圆数十里内,仅有一座规模极小的道观。

    按理来说,就算后隋百姓不信道教,但毗邻大兴城这座人声鼎沸的皇都,这道观靠着解签驱魔的愚民把戏,依旧能混的风生水起。

    可现实却出人意料的残酷,这座道观门前常年门可罗雀,那供奉道教仙神的焚香炉子已经许久未曾有过香火升起。

    破破烂烂的道观之中也仅有一名老道苟延残喘。

    那年仅不过半百的道观主持显然也是饱经风霜。

    一身道袍补了又补,却依旧四处漏风难以御寒。

    翻经卜卦的双手密布老茧,面颊更是黝黑如山中老农,卖相极差。

    不过今日这老道却喜上眉梢,在柴房之中殷勤的煮水烧茶。

    只因为今天观中终于来了两名一看就贵气异常的客人。

    其中一儒生打扮的中年男人更是贵不可言,那怕是自己那远未入门的相面之术,也能看出其兴旺运势。

    老道正盘算着一会如何敲开贵客荷包,炉中热水便已沸腾。

    老道极为心疼的掏出一罐珍藏多年的雨前龙井,吝啬的丢了两片进去。

    片刻又觉得不妥,一咬牙再丢了两片,嘴里嘟囔着:

    “这次老道我可是下了血本了,一会你们要是不捐点香火钱,可别想能走得出门!”

    道观前厅之中。

    一名中年儒生站在一尊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红袍,形象极其威武勇猛的护法尊神相前。

    笑着对身旁气质清冷的背剑男子问道:

    “杨清岳,你可认得这尊神像?”

    自学剑开始便不信神佛,只信手中三尺青锋的男子摇摇头,“不认识。”

    中年儒生见他一个字也不愿多说,也不生气,自顾自说道:

    “这是王灵官,也叫豁落灵官。是道教五百灵官之首,被尊为都天大灵官。”

    背剑男子依旧不为所动,既不惊讶,也不追问。

    中年儒生见没人捧场,也没了兴致继续再说,转而将眼神放在男子身后长剑上,一脸好奇问道:

    “你们东越剑宫是不是都是这般寡言少语?”

    “不是。”

    “那你们和那春秋剑冢到底谁强?”

    “不知道。”

    “那你想不想知道?”

    听到这句话,背剑男子古井无波的心绪终于有了点波澜,他语气森冷说道:

    “黄巢,我今日跟你入后隋,只是为了报你当年之恩。你千万不要打东越剑宫的主意,不然别怪我翻脸无情!”

    黄巢看着那被自己一句话便逼急的东越剑宫入世弟子杨清岳,一双眼睛笑的眯起来:

    “不会不会,我黄巢走的是朝堂,从不入江湖,怎么可能打你们的主意。”

    见男子还不放心,他继续说道:

    “惹了你们这些一言不合便血溅三尺的武夫可一点好处没有,我可不想有天在睡梦里被人摘了脑袋。”

    见黄巢神情不似作假,杨清岳这才罢休。

    不过他也觉得自己的态度似乎有些过于强硬,于是主动开口,想缓解缓解气氛。

    “你这一次到让我护卫你入后隋,所谓何事?”

    黄巢找了把椅子,也不管上面密布的灰尘,一屁股坐下,漫不经心说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垂钓罢了。”

    垂钓?杨清岳一头雾水,这后隋又不靠海,也没有什么名川大江,什么垂钓需要到这里来。

    还要浪费一次不说价值连城,起码也是价值不菲的人情?

    杨清岳那一颗只有剑道剑意的脑袋,想不出个所以然,干脆就不再管。

    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后隋之中想来也没什么人事能够挡得住自己。

    等离开这大兴城,自己所欠的人情也就算还完了。

    到时候自己与这黄巢也不会再有什么交际。

    这时,那衣着寒酸的老道终于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奉上两杯热茶。

    杨清岳看了一眼杯中浑浊的茶汤,便没了尝一尝的心思。

    倒是黄巢笑呵呵的接过,还没到老道开口,便大方的递过一张银票。

    老道从没见过如此上道的客人,立马眼冒金光接过银票。

    嘴里不住说着居士贵人天相必有仙神庇佑的吉利话。

    可当他眼角扫过银票上的巨大面额后,却立刻惊呆在原地。

    一时间竟不敢将银票揣入怀中,捧在手中进退两难。

    黄巢见他这幅模样,笑着说道:

    “道长尽管收着便是,多出来的钱就当是我对观里的赔偿吧。”

    赔偿?老道士愣住,不知道这贵人是什么意思,正要开口询问,就见大殿门扉被人推开。

    一个血色身影走了进来。

    黄巢放下手中茶盏,看向如临大敌的杨清岳说道:

    “不是好奇我来后隋垂钓是什么意思吗?”

    他冲着血衣努了努嘴,“古有姜太公做那愿者上钩,今日我黄巢便以己身钓这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