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神侯府无情’读心教书先生
“崖余姐,这就是他们说的那个林无忧吗?看起来像是个好人呢!”
“听说这个学堂就是他出钱建的,应该花了不少钱吧。”
打量了一下不远处的林无忧,那左边的女子好奇问道。
而被叫做崖余姐的轮椅女子,正是神侯府的无情。
她靠在轮椅上,没有答话。
但一双眼睛却越过了众多百姓,看着学堂门口抱着孩子的林无忧,眼中有几分打量。
而林无忧此时也好像感觉到了什么,偏头看去,见到了这两个女子。
一个坐着轮椅,神色清冷,一个长线单纯,一脸天真。
瞧着她们这一身打扮,他瞬间就猜出了坐着轮椅的人是谁,知道这两人是什么来历。
“神候府的无情?”
林无忧自语一声。
但他也没“七二零”多理会,带着身旁的孩子、和参与建造的赵大伯和刘大叔、还有先生们进了学堂。
那些普通百姓怎么说都不进,林无忧也没强求。
学堂入户门两侧,写了两行字。
“少小需勤学”
“文章可立身。”
林无忧看了倒也认得,这是出自宋朝的《神童诗》。
字迹颇有些力道,便知道是老师傅的手笔。
依次排开,是三间瓦房。
推开第一间,里面有一股清香的木头气味,漆味已经是散完了。
横过来是三排长桌,每个桌子可坐两人,竖列七排。
林无忧走上前去,伸手摸了摸这些桌椅。
材料都是不错的,木纹也很清晰,用的是当年的木料。
田文三人也知道,这就是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几个要待的地方。
开始左右打量着眼前的一切,仔细看着学堂的用具。
只觉得比起自己家乡的那种学堂,都要好上许多。
“林公子,这里一共是三间学堂,可以供三位先生教学,学堂西侧,是三间厢房,和一间厨房,可以让先生在那里做饭、住宿。”
赵大伯走了出来,介绍一句。
他是参与了学堂建设的。
林无忧点了点头,走出了这一间学堂,然后往那先生的厢房去。
厢房不大,但一应俱全,摆了一张床,一张书桌,各种东西都有。
三间厢房布局都是一样的。
旁边还有一间柴房,还有一个灶台,左侧已经堆满了柴火,都板正的很。
“这些柴火都是建学堂之后的木料,我们一点没拿,把它们都破开堆在这里,只等先生来了好方便用。”
刘大叔也走了出来,开口介绍着。
林无忧听了,点了点头。
那三个年轻的先生,心中也激动起来。
“到时候安排几位大婶来帮忙给孩子们还有先生们做饭,所用支出我来负责。”
林无忧看着赵大伯和刘大叔开口说道。
吃喝用度,都是一件事!
加在一起就是一份责任。
他既然做了,就自然会做的更好。
“这哪里还要公子来负责,我们这些人一人凑一些就够了。”
赵大伯连连摇头,他们已经得了林无忧很多恩惠。
这是为孩子们的未来打基础的时候,可不能继续让林无忧付出了。
“到时候大家一起安排吧,我给书院这里一些钱,就由你们一起来开支。”
林无忧也没有强硬的要求什么。
他知道是人都有自尊心,你强硬的要求一定要这样这样,还不如顺着他们的颜面去。
他们咬着牙,也会把这份事情做好,这就是一份责任感!
跟赵大伯说完,林无忧看了看跟过来一直没有说话的三位先生,笑着问道:
“田先生,林先生,庄先生,可还满意,可愿意留此执教?”
三人点了点头,异口同声的回答:
“我等愿意,必然不让林大人失望。*3”
徐天川捋了捋颌下长须,很是高兴的看着自己三个弟子。
不管这件事情是谁让他们做,只要他们能够在这泥潭中教导出几块璞玉,那时他们就自然而然有了立身之本。
圣人之言,也不单单是流于形式,也是真正的做到。
“如此,那么几位先生到时候就和赵大伯,刘大叔好好交流一下,确定什么时候开学,不分男女,希望三位都要教导到位才是!”
林无忧叮嘱了一声。
三人没有任何意见。
众人一起走出后院儿,来到学堂外面,林无忧又拿出了三两银子0....
“寻常学堂先生一月薪酬八钱银子,我这里给三位一两,这些弟子或有优劣,还请费心。”
他先预支了三人一个月的工钱。
田文三人听了,接过银子,双手抱拳,深深地行了一礼。
“大人放心,我等必然倾心教导!”*3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如今对方已经各方各面都给他们安排好了,还预支了一个月的薪水。
林无忧点了点头,又拿出十两银子,递给了一直跟着的赵大伯、刘大叔。
“这些钱两位拿着,到时候看看如何支配,买些火炉被褥还有煤炭,先生也好,孩子也好,冬天都冷得很!”
“若是不够,找文掌柜,他会支取给你,不过要记住,冬天取暖不可密闭于室内,需得通风。”
看林无忧如此交代,两位老人也没有拒绝,接了银子。
嘴里感动的话说个不停,说着,就要跪下道谢。
林无忧急忙将其扶起来。
而此时不远处的无情,看到这一幕,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精神力散发而去。
她对于锦衣卫的了解,自然比起一般的百姓要深。
锦衣卫没有什么好名头,对方到底是真行善还是假行善还未可知。
要知道,锦衣卫可是有从贫苦人家或者孤儿之中选拔人员的例子的。
所以无情打算读心。
3.0这是她的能力,一种精神力的变异运用。
不过读心她并没有先从林无忧身上开始,而是先从那三位先生探听起来。
田文:“没有想到这林大人如此和善,这些孩子也如此淳朴,我一定要好好好教导才行,而且月银如此多,明年考试也无需太过费心了。”
林清平:“若是明年没有考上,索性便在此处当一教书先生,教书育人,为圣人之言立志,岂不妙哉?”
庄宇:“不想天子脚下也有如此贫苦百姓,我既然读圣人书,那就不能不管,而且林大人月银给的足,也让我无后顾之忧了。”
听着这三人心中所想,无情面上多了几分满意。
这三人到也算是真心实意。
虽然有些看在钱的面子上,但没有谁可以喝西北风就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