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嘭,妹妹,啥时候到的,咋不吭声呢?”
远处,黄老师抱了一堆柴火,朝着小院走来。
他昨天发现了电磁炉,想悄摸摸煮饭,结果被张潇发现。
这不,今天一早,节目组就把电磁炉收走了。
不得已,黄老师还得用土灶做饭,去外面捡了不少干蹦蹦的柴火。
“黄老师好!”嘭嘭回过神,向着黄老师问好。
妹妹低头笑笑:“黄老师,我来帮你拿吧。”
说着,她探出小手,要接过黄老师的柴火。
黄老师摇摇头,径直看向嘭嘭。
“妹你别动,嘭嘭,来!放好这柴火!”
“今天咱们能不能吃到饭,就看这堆柴火了,这土灶有点潮,得提前用火烧!”
嘭嘭大步上前,接住柴火,放到土灶边上,码放整齐。
看着黄老师微皱眉头,嘭嘭心中忐忑。
枫妹看了看周围,除了土灶,好像没有现代化的烹饪灶台。
屋子里,也没有煤气罐、电磁炉啥的。
这……
嘭嘭和枫妹对视一眼,同时皱眉。
张导有点太苛刻了吧,吃饭的工具都要收走。
太蹊跷了!
是张导故意的?
还是昨天录制发生了不愉快?
“黄老师,节目组不给灶具吗?”嘭嘭实在纳闷,不禁问道。
黄老师尴尬笑笑。
“就这土灶,我昨天发现了个电磁炉,想着能省点力气,结果今早就被张导收走了。”
嘭嘭怔了怔,没说话。
如果是考虑节目效果,还能理解,毕竟是乡村生活。
工具太先进了,反而容易出戏。
黄老师招呼着:“先坐吧,休息会,下午如果没有其他事,咱们都去掰玉米。”
“张导挺有想法的,你们慢慢适应,这村里其实挺好玩的。”
“别有压力,随意就好,按照节目游戏规则走,全当是来度假了。”
听着黄老师的话。
嘭嘭松了口气。
枫妹也点点头,神情逐渐放松。
两个人,对张潇有多了一分尊敬。
黄老师亲口说的,这么积极正面的评价,可不是随便哪个阿猫阿狗的节目编导能得到的!
即便是那些综艺节目的老导演、老策划,也时常有翻车、和嘉宾起冲突的时候。
可张导,让嘉宾们心无怨念,照顾细心,考虑周全。
听说,张导今年刚21岁,还是未毕业的学生。
能把节目做到这程度,必定有过人之处!
张导这个新人,素质这么高,难道家里背景颇深?!
想到这,嘭嘭笑着点点头:“好的黄老师,我来就是干活的,以后有任务交给我,保证完成!”
枫妹举起手:“还有我!”
擦了把额头的汗,黄老师支起锅:“好嘞!今天想吃点啥?都赶紧报名~”
……
蘑菇屋外围。
村里小道深处,不到800m的玉米地。
大片玉米,郁郁葱葱,茁壮成长,玉米杆叶随着微风摇曳,诺大的玉米穗挂在枝头。
玉米地占地面积,超过10亩,是绝对充足的玉米银行。
现在正是炎炎夏季,太阳光十分毒辣,照得玉米地温度骤增。
玉米地外,架设了五台不同角度的摄像机,还有随身跟拍大华和何老师的摄像师。
附近还有村民的玉米地,村民们看到长.枪短炮,不禁围上来四处看。
窃窃私语,颇感新奇。
大华瘫坐在地上,篮子里放着满满的玉米穗。
何老师“咯嘣”声,掰下玉米,放进身旁的口袋。
场外的喇叭响声。
张潇:“何老师,不用那么大劲,你看看周围村民掰玉米的动作,能省点劲,还能加快进度”
“大华,再坚持坚持,玉米越多,今天午饭和晚饭伙食越好。”
“掰玉米开心点,这可是丰收的喜悦,调整下节奏和情绪!”
何老师停住,看向周围的村民。
咯嘣!
咯嘣!
村民们掰玉米,又快又省劲,还很高兴。
点点头,何老师隐约明白了。
粮食是人类第一重要的物品,掰玉米代表丰收,自己应该是喜悦的,应该发自肺腑的快乐和惬意才对。
要开心!
要笑!
周围的玉米地,村民们纷纷嗤笑。
“城里人,估计都没看过生玉米穗,掰个玉米跟绣花一样。”
村民中,明显有个穿着不一样的人,是某个高级科研所的玉米研究员。
研究员推了推眼镜,叹口气摇摇头。
“这些城里人,干什么不好,跑来糟蹋粮食了。”
转过身,研究员继续和村民掰下玉米,并按照个头分开装好。
“都注意,别装错了,咱们这是研究的新玉米品种,别被他们糟蹋了。”
自己老爹,曾经是老一辈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一辈子把心铺在了国产玉米品种的改良上。
在那酷暑夏季,老爹摔倒在玉米地田埂上后,就再也没睁开眼。
因此,继承父业的研究员,对玉米有着别样的情怀,异常珍惜玉米。
场地外,张潇通过监视器,听到了隔壁玉米地的村民和研究员的议论。
不过他毫不在意。
大华和何老师振作起身。
被玉米清香环绕的他们,似乎连接到了这片土地。
土地、玉米,代表着人类对抗饥饿的希望,更是九州文明自古的传承!
看了看村民们。
何老师终于明白了张潇的话。
“张导,刚才的素材不好,我和大华再掰一些玉米,今天争取换取大餐。”
张潇点头:“好,何老师随意就行。”
大华拍拍裤子,站起身:“我同意!这回我要掰够整个三轮车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