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姚广孝是三代帝师?】
【首先,姚广孝出生于元统三年(1335年),朱棣出生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
【前面说到,二人相识应当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其年朱棣22岁,姚广孝47岁,正好是相差了整整一代人。】
【根据史料可知,朱棣对姚广孝应该是相当尊敬的。】
【而从姚广孝跟随朱棣洪武十五年(1382年)之国去到北平一直到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共17年时间。】
【结合朱棣潜邸时身边基本上只有姚广孝一个谋士的情况,可以认为姚广孝在朱棣潜邸的这17年中很大程度上有可能是扮演了一个对于朱棣而言亦师亦友的角色。】
【朱棣对姚广孝执弟子礼也是完全合理的,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何姚广孝在永乐一朝地位如此超然,朱棣对姚广孝又为何如此信任不加怀疑。】
……
始皇帝:“相伴17年,即便是头猪都会有感情了吧!更何况这个和尚这么懂人心。”
唐太宗李世民:“这我就要挑毛病了!亦师亦友,那也不能完全算帝师!”
刘伯温:“你这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了!半师之谊就不算老师了?你老师就是这么教你尊师重道的?”
李白:“太宗皇帝就是嘴硬一下,他可没有这种亦师亦友的人,你可以理解成羡慕嫉妒恨。”
杜甫:“要不还得说是你太白兄,这阅读理解满分!”
……
视频继续:
【朱棣账下多猛将,攻城掠阵是其所长,但是运筹帷幄却是其所短。】
【在这种情况下,精通阴阳数术,善治兵书的姚广孝自然会受到朱棣的信任。】
【除了朱棣之外,姚广孝同时也是仁宗朱高炽的帝师,这一点应该是可以确认无疑的。】
【无论是在朱棣在外拼杀时姚广孝带着燕王世子守家还是永乐建制后其人依然负责教导太子。】
【此外,朱瞻基也是由姚广孝亲自教导的。】
【史料记载:五年四月,皇长孙出阁就学,广孝侍说书。(朱瞻基)初出就学,太宗皇帝命设讲席于华盖殿之东,令太子少师姚广孝及翰林内阁之臣往侍讲读,后讲读于武英殿。】
【由此可见,姚广孝可谓一人三代帝师,也可见朱棣对其之信任。】
……
始皇帝:“朱棣这心得多大啊!让这么一个野心勃勃的和尚去当儿子和孙子的老师,就不怕教坏了孩子?”
唐太宗李世民:“你说这个,我就一肚子委屈,我倒是给我家孩子找了几个当世大儒当老师,可结果呢?唉,说起来都是泪。”
李白:“可见除了老师以外,孩子自己得争气,不然都是熊孩子,你就算把孔夫子请来也教不好。”
孔夫子:“你可以质疑我的学问,但是绝对不能质疑我教学的能力,不然,哼哼,砂锅一样大的拳头你见过没有?”
……
视频继续:
【而姚广孝对于朱棣的意义实际上还不止于此。】
【在造反成功后,朱棣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很显然是朱棣一家是造反出身。】
【这也是困扰了朱棣一辈子的事情,以至于其一直到死都念念不忘建文甚至不断的扫荡漠北只为了以武功来加强自己的合法性。】
【而对于此事,姚广孝也并非是什么事都没做,实际上从造反伊始,姚广孝就一直在为朱棣构建合法性基础。】
【成祖举兵的时候,有狂风暴雨,屋檐上的瓦片摔在地上粉粉碎,成祖以为不祥之兆。】
【但是姚广孝却说:“这是吉兆啊,因为龙要飞天,所以风雨相随,而瓦片掉落,说明皇位要更替了!”】
【成祖这才下定决心举兵!】
……
始皇帝:“巧舌如簧,这种解释也亏他能编的出来!”
唐太宗李世民:“我也笑了,难道不能解释成风雨太大,兆头不好,瓦片都碎了,预示着你要阵上亡么!”
李白:“所以我挺烦那些玩阴谋的,真正做到了嘴是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诸葛亮:“纠正你一点,我们玩的不是阴谋,我们玩的是人心!”
刘伯温:“你跟他解释啥,他就是个没心没肺的傻大个,除了会写诗会剑术,还会啥?”
李白:“哟呵,这是瞧不起谁呢!来,咱来比划比划!”
……
视频继续:
【然后成祖又问姚广孝,什么时候起兵比较合适。】
【姚广孝说:“你别急,待会有能帮助我们的人来就知道了!”】
【成祖觉得奇怪,问来帮忙的是谁?】
【姚广孝回答:“是我老师。”】
【过了几天,姚广孝来说:“时间到了,可以动手!”】
【成祖立刻召集人马,先杀了朝廷派驻在北京城的官员,然后聚兵挥师。】
【在聚兵的时候,成祖见到有一人披头散发,手持宝剑,在做法。】
【就问姚广孝:“这家伙谁?”】
【姚广孝回答:“这你都不认识,这是北方真武大帝!”】
【于是成祖也跟着披头散发,挥舞起宝剑,玩起了COSPLAY】
……
PS:求鲜花,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