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好像是荀令君来了!”
郭泰见远处有人匆匆走来,酷似荀彧,立刻冲草庐里喊了一声。
郭羽起身出来后,见荀彧已经过来,双目凝视着他,仿佛极力想把郭羽看透。
“荀令君为何这样看我?莫非,许都又出什么事了?”
荀彧抚须苦笑:“不瞒先生,许都那边,还真是又出事了!徐元直归来后,也不知和丞相说了什么,以至于丞相对那诸葛孔明生出无限恐惧,让我来向先生打听一下诸葛孔明的底细。”
“孔明?就是比常人聪明一些而已,没什么好打听的。”郭羽轻笑一声,不见担忧。
“可是……”荀彧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可是我听丞相说,在徐元直口中,他们那些人之中,唯独有两人得了称号!一个卧龙,一个凤雏,这诸葛孔明就号称卧龙,而凤雏也不是先生!故而,丞相担心……担心今后一旦和他们对敌,怕先生镇不住孔明!”
郭羽听的愣住:“丞相,怕我镇不住孔明?”
随即他忍不住大笑,几乎笑的流出了眼泪。
荀彧看的有些尴尬:“先生也莫要怪丞相如此担心,毕竟那水镜是成名多年的名士,一向看人极准。他只给诸葛孔明和庞士元称号,先生与徐元直等人却没有得到,丞相就是信任先生,也难免有些发憷。”
郭羽摆摆手:“这倒也无妨,日后丞相自然知晓。只是这徐元直实在是蔫儿坏,枉我和他相交一场,他竟然那我和丞相置气,故意抬高孔明而暗中踩我一脚!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元直果然是不甘心在丞相麾下效力!你回去问问徐元直,莫非他为了怄气,就置我名声于不顾了?”
荀彧默默记下,却还是有些担忧:“这卧龙凤雏之说,虽然丞相可以勉强置之不理,可如今刘玄德得了孔明,就怕他以此造势,撼动我方人心。先生能不能名言,您和这卧龙凤雏比,究竟谁更胜一筹?”
郭羽都被荀彧给搞尴尬了,这不是让他王婆卖瓜吗?
说自己更强?那多半会被人说吹牛批。
可是说自己不行也不好,这不是谦虚客套的时候。
想了想后,郭羽有了主意。
“诸葛孔明确实是个人才,若是丞相没有逼徐庶,没招惹出诸葛孔明的话,那丞相一统会少许多麻烦。”
“不过,说到底,刘备根基还是太差,孔明辅佐刘备,那是逆天而行,注定要失败。”
“刘表虽然暗弱无能,但只要他活着,刘备就无法翻身。诸葛亮此时出仕,只能利用刘家内部争权夺势的机会,裹挟刘琦,暗中吞下刘琦的力量。”
“然则刘琦本身就只有新野一带的力量,孔明就是助刘备吃下这股力量,也无法和刘琮背后蔡家控制的荆州水师抗衡。”
“蔡家都斗不过,想要和丞相为敌,那自然是痴人说梦!孔明也深知这一点,故而他若想辅佐刘备成就一番事业,今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结交孙权,在荆州站稳跟脚,再图巴蜀,效仿汉高祖刘邦,剑指汉中!”
荀彧听的连连点头,这些事情,郭羽若是不说,他也不会把各种信息串联起来,但是郭羽这么一说,他立刻知道,这确实是刘备唯一的出路,若那诸葛亮真的是个聪明人,也必然要走这一条路线。
而如今郭羽已经把诸葛亮未来一生的根本路线都给摸透了,那今后诸葛亮不就是郭羽手上的木偶,随便拿捏?
想到这里,荀彧陡然感觉浑身振奋,上去端起草庐里一壶酒豪饮一阵,这才压住了自己的激动,勉强可以说话。
“难怪之前先生说诸葛孔明是天下三分的奠基人,原来,先生这是一早就把诸葛亮算的清清楚楚!先生既然早已把他看透,自然是比他高明许多!如此,我回去禀明丞相,丞相可以无忧矣!”
荀彧此行的疑惑已经有了答案,立刻就要离开。
临别之际,郭羽又叮嘱了一句:“年后不可让大军松懈,务必要勤加训练,只等时机一到,就要发兵南下,征讨荆州!”
荀彧惊得赶紧回头:“不知先生可否名言,究竟是怎样的时机,才可以动手?”
“刘表是荆州之首,他活着荆州不会乱,他死,自然就是丞相收复荆州的时机。”
说完,郭羽便转身回了草庐。
荀彧还想问究竟刘表何时会死,但是见郭羽明显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便自己琢磨起来。
“先生说年后准备动手,难道,刘表的死期,就在明年?”
想到这里,荀彧心中砰砰直跳!
中原已平,北方已定,若能拿下荆州,那就隐隐有了一统之势,这会对江东孙权,对益州刘璋,对汉中张鲁,对凉州的马腾、韩遂,产生极大的震动,也许就会有会吓得直接归顺!
原本荀彧还以为,荆州暂时没机会图谋,却意外在此行之中,得知刘表将死这样的惊天之秘!
有郭羽言中郭嘉之死的前例,荀彧对这消息笃信无疑!
“难怪先生只说造船,却不提招募训练水师之事!原来,原因在此!”
“刘表死,则荆州高层震动,以刘琦与蔡氏不和,到时候如何招架丞相大军?一旦荆州水师投降,再配上先生让督造的楼船,那江东孙权,还如何自保??”
“老天!先生这是一早就有了通盘打算!丞相还让我来问问诸葛亮虚实……先生直接把刘表、刘备、孙权都算计了进去,诸葛亮就是个神仙,都无法翻天了!”
怀着无比振奋之心,荀彧上马一路疾驰,盼着把自己听到的、推测到的东西,都说给曹操听。
荀彧走后,郭羽躺在草庐中,晒着太阳,有些惬意,就不由地胡思乱想起来。
“荀文若对我长兄有恩,于他说话如沐春风,这样的长者,若是以后死了,那是一桩憾事。我虽然没能救下长兄,但是,若我救下荀文若,想必长兄泉下有知,定会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