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陛下要公布小公子的身份?
“陛下唤臣等可有要事?”最先开口的是蒙武。
事关赵彻,蒙武是耐不住性子的。
始皇帝早就习惯了蒙武的说话方式,倒也没有卖关子。
“朕打算在赵彻大婚以后,将其改姓归嬴,录名宗室!”始皇帝笑着说道。
语气算不上凌厉,但是不管是老神自在的王翦,还是蒙武,亦或者孟西白三族老,此刻都如同听闻轩然大波。
始皇帝对赵彻的宠溺有目共睹,自从扶苏彻底失势以后,赵彻就成了蒙家和老氏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王翦更不用说,十五年前就被始皇帝骗上车,如今早早的被赵彻绑定,说是命运共同体也不为过。
所以,对于赵彻,在场的五人,都十分关心。
他们早就期待赵彻可以名正言顺的对储君之位发起冲锋!
尽管他们早就知道始皇帝有意赵彻,可是事关家族命运,始皇帝一天不摊牌,赵彻一天身份不公布,就一天算不上名正言顺。
而如今……他们等了许久的事情,即将落实下来。
因为强大的冲击,亦或者期盼许久的事情忽然实现,以至于气氛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直到蒙武开口,才终于打破寂静。
“好事啊!陛下英明!陛下英明啊!”蒙武眉开眼笑,脸上写满了开心,皱纹也因为笑容化为沟壑。
这当然是好事,也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毕竟不管再怎么说,赵彻身份一天不公开,人心就一天不定,这是无法避免的因素。
说句大不敬的话……
倘若赵彻身份没有公开,始皇帝突然驾崩……
那赵彻的身份,又该如何证明?
这是所有人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
就如同武则天篡唐一般……彼时的武则天六十多岁,大部分人也就抱着武则天活不了多久的心态才承认了武则天的地位。
但凡武则天是壮年,三四十岁,他敢篡唐迎接她的就是天下所有人的迎头痛击。
年纪……其实在古代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靠时间熬资历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司马懿熬死三个皇帝,方有司马晋。
始皇帝五十多岁……在大多数人眼中,这个年龄其实已经距离人生的终点不是很远了。
始皇帝倘若突然驾崩,他们怎么办?
赵彻那可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了!
只有公开赵彻的身份才能够解决这一切!
改姓归嬴,录名宗室!
承认赵彻的合法继承人的身份!
这样哪怕始皇帝没来得及册封储君就突然驾崩,他们总归是有争取和帮助赵彻的空间。
“陛下英明……”
孟西白族老也跟着蒙恬开口。
倒不是他们阿谀奉承,实在是这件事情他们等了太久。
始皇帝为了赵彻考虑一直不公开赵彻的身份他们理解。
可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来看,在扶苏彻底失去希望的时候,他们是更希望立刻马上公开赵彻的身份的。
因为……人心,很难经受时间的考验。
失势一时,对于家族而言,绝不仅仅是阵痛。
哪怕赵彻年龄再幼小,他们也不惧怕争斗。
唯有王翦,沉吟片刻后开口道:“陛下做好准备了?”
王翦……
和老氏族以及蒙家不同,王家纯纯是被骗上车。
而且他们对于赵彻的感情出发点是君臣。
王翦,更像是一个长辈。
扶养了这么久,又是孙女婿,王翦内心早就把赵彻当成了家人。
“你这老匹夫,陛下决定岂容你置喙?”蒙武看到王翦截然不同的反应,嘴瘾犯了,第一个开炮。
当然,不管是始皇帝还是王翦都没有计较蒙武以及老氏族。
出发点不同,考虑事情的方式自然不同,得到的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小稚奴之资多集于军……冠军侯府自开府至今,一直未曾收纳门客……下邺士卒又远在羽林……”
“我等皆为小公子嫡系……你什么意思?”蒙武皱了皱眉头,仿佛意识到王翦在说什么。
王翦注视着蒙武以及老氏族却缓缓摇了摇头。
“诸位是长者还是嫡系?”王翦笑了一下。
王翦的意思其实就是摆在明面上了。
蒙家也好,孟西白三氏也罢,他们,是赵彻的势力,但并非赵彻的嫡系政治资源。
甚至于某种情况下,这群人还会成为赵彻的阻碍。
依靠谁,就要应允谁。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王翦今天就是把话给讲明白,倘若真要是仗着自己的年纪耍资历,认为赵彻需要依靠他们,那王翦必然不答应。
始皇帝自然明白王翦的顾虑,摇头笑了笑。
“朕打算在小稚奴录名宗室以后,让小稚奴主持科举考试!”始皇帝缓缓将准备了两年之久但是仍未定型的科举制度推给王翦。
王翦沉默片刻翻开……
神色,也从最开始的平静到凝重,再到最后露出笑容。
科举制度……
和军功晋爵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赵彻倘若作为科举制度的主持者,那么,在近几年之内……
科举制度出身的士子,都得承赵彻三分人情。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群人,才是赵彻最容易掌控,也最容易执行赵彻意志的嫡系。
老氏族,蒙家,乃至于王家,都是家大业大。
再往上,没多远就到头了。
要不是老氏族和蒙家足够忠诚,恐怕始皇帝也不会放心他们成为赵彻的底蕴。
这样的大家族,君王能给他们的赏赐太少了,少得可怜。
但是科举制度出身的士子不一样……
科举科举!
从无到有!
他们的每一次晋升,都是赵彻的恩典!
哪怕他们不够忠诚,或者十分贪心…延…
但是他们的上升空间足够大。
不管是为了**也好,为了忠诚也罢,他们都要执行赵彻的意志。
看完这个未定型的科举制度,王翦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如此!臣再无异议!”
王翦将册本合上,还给始皇帝以后躬身行礼。
这样,王翦再没有任何其他顾虑。
有科举制度在,不管是蒙家还是老氏族,都不在是赵彻必须依靠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