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七十七章 过有一时,而功利千秋万世!
    第三百七十七章 过有一时,而功利千秋万世!

    相对于开海一事而言,始皇帝更加感兴趣的,反而是赵彻提出的另一件事。

    改制。

    始皇帝从来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人,对于改制,他能接受,也认为好的制度,确实非常重要。

    从赵彻提升科举,始皇帝也能支持一事,就能看出来。

    始皇帝此刻的反应,自然也是在赵彻的预料之内。

    他早就猜测,始皇帝对于改制可能会更有兴趣。

    毕竟大秦之所以能从七雄之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也是吃到了改制和变法的红利。

    还有科举一事,同样也是为大秦输送了不少的能人。

    尝过了甜头之后,要再推广,那就简单的多了。

    相对来说,赵彻即便把海上说成金山银山,但始皇帝也没有亲眼见过。

    那对于他的诱惑,自然没有多少了。

    之后始皇帝直接问赵彻,如果说改制,又要如何改?

    赵彻摇摇头,他也是极为坦诚,就直接说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改制。

    此刻始皇帝反而有些意外了,在他的心中,赵彻不是这种人。

    始皇帝以为赵彻能说出这个事情,想必是心中已经有了完全的计划。

    可没想到,赵彻会回答说,他自己也不知道。

    始皇帝不解,再问赵彻此话怎讲。

    赵彻也开始慢慢的讲述自己的想法。

    他说此刻他还不知道大秦未来的制度要如何更改,但他能确信。

    大秦一定需要做出改变,这个世界,这个天下,没有什么东西可能永恒,唯一不变的东西,只有改变本身。

    若是大秦长久下去,只能守着同一套制度,那大秦的覆灭,是一定的。

    对于赵彻之言,始皇帝点头,赵彻所说的,他都同意。

    接着始皇帝让赵彻说一些具体的东西出来。

    赵彻也是直接就说,就目前而言,大秦最先需要改变的,已经有不少。

    比如大秦的徭役制度。

    古代平民除租税外,还要承担政府派给的无偿劳动,官名为"徭",后来通称"徭役"。秦朝的徭役繁重得出格,在大多数人眼里这几乎是常识,在史籍记载中实证也不少。

    秦国在统一天下之后,短短十几年间完成了多项浩大的工程,动用的人力极为可观。

    后世有说,修筑长城,征用了四十余万,筑阿房宫、郦山宫,发徒刑者七十馀万人,其他修直道、驰道、浚通水路等等。

    调用上万刑徒的事经常可见,所以甚至有不少人断言,“秦国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之力逾量。

    先不说秦国的政治失败原因是什么,但能把徭役抬到这个高度,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赵彻生活在了这个时代,所以他更清楚,这些说法太过片面了。

    他自己更清楚,大秦初建,有多少东西等着建设,如此动用民力,其实也是极为必要的事情。

    有不少人可能会说,不少东西,可以不用这么着急,可以慢慢来。

    但这终究只是凡夫俗子,或者是后来之人的说法。

    事实是,始皇帝,等不了慢慢来,他知道这些事情,一定要在自己手下完成。

    大秦初建,始皇帝自称功过三皇,德超五帝。

    世人只知道这是最能给自己贴金的豪言,但极少有人能想象,这一言背后,代表着怎么样的压力。

    而且也没有人能比始皇帝自己清楚,这些事情,如果不能在自己手上完成。

    那后续的百姓,在长时间内,都难以真正的安乐生活。

    始皇帝的打算,是要把所有的苦难,在这一代人之内扛完。

    他自己也将要扛下所有的一切罪责和民怨。

    话虽如此,但事实上,也是大秦的徭役负担,实在沉重的有些可怕。

    而今天下承平已久,大秦刚刚建立的时候,始皇帝要建设的那些东西,此刻已经是差不多了。

    毕竟如果历史是正常的走向,那到了这个时间点,始皇帝实际上早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所以此刻,其实已经到了时代更迭的时候。

    赵彻说出点的时候,始皇帝马上也就心领神会了。

    始皇帝所做的一切,自然是为了大秦的后续,而此刻,已经到了差不多该收成的时候。

    而这个收成的人,不能是始皇帝自己。

    赵彻能想到这一点,让始皇帝也是非常欣慰。

    这些,都是始皇帝给赵彻铺好的路。

    赵彻接着说,如今天下思安,生民该是修养的时候了。

    始皇帝一笑,他此刻心中对于赵彻的满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为此刻赵彻所表现出来的,分明是已经懂了始皇帝的苦心。

    他笑着看向赵彻,“小稚奴,你可知天下百姓,为何都骂我咒朕?”

    对于始皇帝的发问,赵彻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等着始皇帝的下文。

    “百姓血书,垂泪哭诉,他们都以为朕看不到人间疾苦,不懂劳民伤财。”

    “实则,朕必须看不到,他们咒骂,不过一世几十年光阴,而朕留下之事,百年千年后,又是谁来评判?”

    赵彻还很小的时候,始皇帝就教育他,要看远一点,再把目光放的远一些。

    赵彻那时候,已经是从两千多年后来的人,他在此刻看后世,已经是两千多年的目光。

    所以那个时候,他不能感受始皇帝之心。

    而此刻,他还是懂了,始皇帝只远见,非同一般。

    始皇帝一直以来,只道自己曲高和寡,自己为大秦,为天下之谋算,无一人能知。

    在这个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大位,一直孤独。

    此刻他却发现,自己宠爱的孙子,竟然一语便道出了他的坚持。

    此刻的始皇帝,有一种心愿终了,一切都是值得的心情。

    对于赵彻的能力,他又是高看了一些。

    始皇帝说完,让赵彻继续说。

    赵彻把北地之事提出来,北地再无战事,实则不必保留如此之多的兵役待用。

    雍凉之地踏入了正轨,西域诸国开始和大秦往来贸易,匈奴此刻早已经失去了入侵大秦的力量,不足为惧。

    此刻的大秦,已经再难有敌手。

    所有的基础基本已经完善打下,剩下的一些水磨功夫,都不是一日能成的。

    需要大把的时间,慢慢打磨策划。

    这些分析,始皇帝也是点头认同,之后赵彻说出了结论。

    他提出,裁掉北地的大量徭役,至于剩下的,还暂时不能动,大秦如今只是生活好了,但还没有好到那个程度。

    始皇帝点头,此事确实可以提上议程,只是到底该如何裁,裁多少,还需要具体的商议才能决定。

    赵彻今日提出的这些,已经有些超乎始皇帝的预料。

    须知此刻的赵彻,只有十八岁而已,而他所提的这些,是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想不到的东西。

    对于赵彻的才能,始皇帝甚至觉得有必要重新评估了。

    徭役之后,赵彻又说,对于一个国家的长久发展而言,民之教化,也是重中之重。

    这一点,也是始皇帝极为看重的壮。

    早在大秦统一六国之前,始皇帝就曾有愿想。

    他希望的天下,是法之天下,儒之教化。

    可见始皇帝对于民之教化的重视程度,也足以看出,这千古一帝的才能和眼界。

    而此刻这个初代皇帝,在赵彻身上,看到了他的自己的影子。

    或者说已经不能称为影子,是一个年轻几十年的自己。

    “或许朕所期盼的一切,都会被他一一实现,这实乃大秦之幸,实乃朕之大幸。”

    始皇帝心中,赵彻已经彻底完美的通过了最后的考验。

    现在是时机还差一点,否则他情愿直接传位给赵彻,而不只是让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