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合昌?没听说过啊。”
“我不记得书法大师里面有李合昌这号人物啊。”
“刚刚查了下目录,全国书法家协会显然没有这位李先生。”
.................................................
调查三人组通过各自的方式联系上了文艺圈的一些书法家。
然而得到的结果却是十分让人失望。
似乎根本没人认识这位李合昌。
但他所创造的作品却又是实打实的。
按理说,技艺这么精湛风格这么独特的大师,绝不可能寂寂无名。
于是,就只剩下两个猜测。
要么,李合昌在书法圈里使用了化名。
或者说李合昌本身就是个化名。
要么,他根本就是个书法爱好者,没有加入任何官方组织。
这两个猜测无论哪一个成真,对于他们接下来的调查都会造成巨大阻碍。
但,面对如此困难,调查三人组却显得更加兴致勃勃。
如果追查【顺其自然】的身份没有丝毫困难。
又怎么显得他们三人能力格外突出呢?
有挑战,才不负他们来这节目走一遭!
然而正当三人摩拳擦掌,准备梳理各处细节继续追查时。
意外的,冰冰那里却突然爆出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这幅书法的风格……我曾经见到过!”
发表这番感想的,是全国书法家协会的一位资深顾问,同时也是著名的大书法家,舒启功。
和调查三人组有所不同,冰冰是通过网络视频连线,直接远程采访舒顾问的。
原本,舒顾问对于李合昌这号人物也并不知晓。
但是当他看到那副牌匾时,却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一时之间,众人全都围了过来。
直播间的观众们也纷纷将注意力投注过来。
冰冰看着镜头对面的那位老人,适时发问道:
“舒顾问,能说说您是在哪里看到类似的书法风格?”
“这件事倒是涉及到一桩陈年隐秘了。”
舒启功叹息一声,却是把众人的兴趣给勾上来了。
他布满老人斑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回忆之色,缓缓开口说道:
“那还要追溯到二十年前,当时举办了一场全国书法大赛。
因为是第一届,所以规格很高,受到很多大人物的关注。
包括一些重要机构都进行了相应的支持。
那一届比赛我们收到了超过一百万件的参赛作品。
这些参赛作品里有很多都极优秀。
一些现在在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
甚至包括书法协会的许多顾问等。
都在那时候递交了作品。
可想而知那一届比赛竞争有多么激烈。
当时我很荣幸成为评委中的一员。
因此见到了许多令我大开眼界的作品。
而其中最受人瞩目的,引得无数评委推崇的。
赫然是一篇《金刚经》的经文。
那篇经文全篇也就一千字出头。
通体楷书写就。
原本不至于受到如此关注。
奈何那篇经书使用了前所未有的楷书风格。
华夏这数千年历史,写字的人何其之多?
而开创一副全新字体风格又是何等的难事?
那简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当时的评委们全都沉醉于那副书法作品当中。
我们一致认可将它评为当时那场比赛的冠军。
甚至有不少专家评委打算等那位参赛者领奖时。
亲自前去请教这等书法的创作手法。
然而出人意料的事情却来了。
我们联系不上那位参赛者。
他没有写下真名,也没有留下地址。
甚至没有填写其他任何的联系方式。
只留下一个【随遇而安】的笔名。
我们尝试了种种方法。
甚至追索到邮局。
然而却仍旧联系不上他。
随着获奖名单公布的日期临近。
根据大赛的规章制度。
联系不上参赛作者的,只能将他的作品排除在外。
而那部作品偏偏又如此优秀。
甚至可以说开创了崭新的书法创作道路。
由此差点引发了整个评委会的分裂。
不少评委为【随遇而安】感到不值,向组委会据理力争。
无论如何都要让《金刚经》拿下冠军。
考虑到大赛的规章制度和名单公布后的影响。
最终投票表决,仍旧是剥夺了他的获奖资格。
但那部作品却被保留在书法家协会的珍藏品里面。
和史上最著名的那些大书法家们并列。
许多刚加入协会的成员都会受邀前去观摩。
迄今为止,也不知道启迪了多少人的创作之路。
甚至据我所知,有一些著名的书法家都愿意向他执弟子礼。
可以说,国内书法发展到如今这般地步。
那部书法作品的贡献,绝对超过许多人的想象。
【随遇而安】,说是功在千秋都不为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