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圣元年正月一日,武则天加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
十六日,薛怀义因失宠而密烧天堂,延及明堂,致使二堂俱毁,武则天遂下诏重建明堂。
二月,去“慈氏越古”之号。
四月,天枢建成,柱身碑刻百官及四夷酋长名,武则天亲题“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同年,武则天派王孝杰出兵攻打后突厥。
十月,突厥默啜可汗遣使投降并归附武周,被册封为归国公、左卫大将军。
腊月,武则天从神都出发,登嵩山,封神岳,大赦天下,免天下百姓租税一年。
万岁登封元年三月,重建的明堂落成,号曰“通天宫”。
五月,营州契丹中的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举兵造反,攻陷营州,杀都督赵文翙,十日兵至数万,进围檀州,但被清边前军副总管张九节击退。
武则天又派将军曹仁师、张玄遇、李多祚等率兵征讨。曹仁师等人由于误中契丹埋伏,大败。
万岁通天二年四月,武则天铸成九鼎,从玄武门曳入宫城,令宰相、诸王率南北衙宿卫兵十余万人,连同宫中仪卫大牛、白象共同拖曳;武则天又作《曳鼎歌》,以令其相互唱和。
最终将九州鼎依照各自方位列于明堂廷内。
同月,武则天派武懿宗、娄师德、沙咤忠义率兵二十万再伐孙万荣。六月,孙万荣兵败被杀。
同年,酷吏来俊臣欲罗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又欲诬李旦、李显与南北衙共同谋反,拟一网打尽。
武氏诸王与太平公主都十分害怕,共同揭发其罪行,下狱处以极刑。
来俊臣凶狡贪暴,杀人不可胜计,“赃贿如山,冤魂塞路”。
武则天亦知天下愤怨,下令历数其罪状,并没收其家财。
圣历元年,武承嗣、武三思谋求为太子,几次使人对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当做继承人的。”
武则天犹豫未决之际,宰相狄仁杰对武后说:“姑侄之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陛下立儿子,那么千秋万岁后,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祭拜;立侄子,臣从未听说侄子当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庙的。”
又劝武则天召还李显。
自此后,武则天无意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并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
控鹤监内供奉吉顼、张易之、张昌宗都曾请求武则天立李显为储君,皇嗣李旦亦请求逊位于李显。
在来自各方面拥护李唐的压力下,武则天进一步认识到人心所向的是李唐宗室,如果再一意孤行,就会有丧失人心的危险。
而在后来一次征兵中,“初募兵,无有应者,闻太子行,北郊山头皆兵满,无容人处。”此事更加说明李唐才是众望所归。
在经过多方权衡之后,武则天最终决定立李显为皇太子。
【退位去世,神龙政变】
武则天解决了继承人的问题后,志得意满,加上年龄增长,开始耽于享乐,大修宫殿、佛寺。
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年少美姿容,常傅朱粉、衣着华丽。武承嗣、武三思等都争着追捧他们,甚至为他们执鞭牵马。
当时,武则天已经进入暮年,老病缠身的她长时间不能上朝,对朝政的控制力下降,她将二张兄弟当做耳目。
二张逐渐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仅跟大臣结怨,也使得武则天回归李唐、传位太子的形势发生逆转,引起了政局的复杂化,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也因此空前紧张起来。
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因与丈夫武延基和邵王李重润一起议论二张,遭人构陷,武、李被处死,永泰公主受惊而死。
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在迎仙宫卧床不起,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
太子之子李隆基、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结交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
由此发动政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城,杀死二张,随即包围武则天所寝集仙殿,要求她退位。
武则天顺水推舟禅位于太子李显,随后徙居上阳宫。
李显复位后,率百官到观风殿问武则天起居,此后每十日一往。又上武则天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一朝自此结束。
二月,唐朝复辟,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复称神都为东都。
晚年的武则天,善自粉饰,虽子孙在侧,不觉其衰老,等到退位迁入上阳宫后,却不再梳妆打扮,面容憔悴。
一次,李显面见武则天时,为此而大惊。
武则天哭泣道:“我从房陵把你接回神都,固然是要把天下托付于你,而五贼却贪求事功,把我惊动到这里。”
李显听后,悲泣不已,跪地“拜谢死罪”,因为此事,亦使得武三思等武氏族人仍能够参与朝政。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其遗诏省去帝号,自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
神龙二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
虽然李唐皇室依照她的遗诏谥号,但在后来仍有数次修改:
唐隆元年,改为天后。
景云元年,改为大圣天后。
延和元年,改为天后圣帝,不久后,又改为圣后。
开元四年,改为则天皇后。
天宝八年,又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为政举措】
政治上,武则天继承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的政略,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逐出朝廷。
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集团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
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大唐的开元盛世创造了一个极为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