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天的长途跋涉,上官媚儿和唐亮节率领的大周帝国的主力部队,走出了半草原半荒漠地带,玉门关已是遥遥在望。
玉门关孤零零地建在高山上,往西望去,满眼黄沙,是看不到头的戈壁,千里无人烟。
往东望去,则是沃野千里,人烟鼎盛,
可以说,玉门关就是荒凉和繁华的分界线!
大燕常年在玉门关驻军,目前却只驻扎了两千人。
因为大燕的主力,已被调往燕、魏边境了!
看到大周的军队从荒漠中,遮天蔽地而来,驻守玉门关的两千燕军,自知不敌,弃城而逃。
大周的军队,兵不血刃地占领了玉门关!
一时之间,大周的将士以及官员,都感到了振奋!
自从进入燕境以来,这算是初战告捷吧!
上官媚儿带着大周的文武百官,登上了玉门关的城楼。
所谓的“文武百官”,其实是三品以上的官员。
再低的官员,就没有陪伴皇帝的资格了!
上官媚儿双手负手,望向东南——
那里是大燕的京城应天府!
不知怎的,上官媚儿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身影。
那是一个与上官媚儿同年同月生,只比上官媚儿晚出生了三天的少女!
上官媚儿向来以容貌自负。
但是,即使自负如上官媚儿,也认为那个少女的姿色,不亚于她!
上官媚儿所想到的女子,就是大燕皇帝燕南飞的女儿燕丽华,现在的大燕公主!
曾几何时,上官媚儿和燕丽华,是最好的闺蜜。
两个人如胶似漆,无话不谈。
但是,自从燕南飞割据自立之后,上官媚儿和燕丽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而且无形之中,两个人由闺蜜变成了世仇!
上官媚儿眼望着东南,不禁在心中轻轻一叹,感叹命运的无常。
忽然,一个声音打断了上官媚儿的思绪——
“身处如此寂寥高耸之地,西看白云黄沙,北看宁江如线,耳听笛声阵阵,让人顿感天地之悠悠,真想吟诗一首呢。”
说话的,是吏部尚书汤晓臣。
一些人便明白了——
汤晓臣是隆庆十三年的状元郎,写诗填词,本就是他的强项。
立即有人附和说:“尚书大人一定诗意大发了,就作一首吧。”
汤晓臣却摆手说:“大司马官居一品,理应由大司马吟诗一首才是!”
众人立即明白了——
汤晓臣记着唐亮节的“唾面之辱”,现在就想刁难唐亮节一下。
孙御史立即大呼:“正是!大司马年轻有为,文武双全,自当赋诗一首。”
无论是汤晓臣,还是孙御史,都想看唐亮节的笑话。
上官媚儿呢,却是面带微笑,并不言语。
岂料,唐亮节大呼一声:“拿笔来!”
有侍卫立即奉上了纸笔。
唐亮节却只取了毛笔,就在城楼的墙壁上写道——
“宁江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笛声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当唐亮节写完的时候,城楼上,一片寂静。
众人都看得出来,唐亮节的这首诗,合情合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就算是向来以文才自负的汤晓臣,也自知写不出这样的诗来!
就在众人震惊的时候,唐亮节却放下了笔,双手负后,看向东北方向!
这就如同一个向来不学习的学渣,突然考了满分!就在众人想向他讨教学习经验的时候,他却若无其事地坐在麻将桌边!
上官媚儿有些明白了——
东北方向,是魏、燕的接壤处,驻扎着大燕的十万大军。
上官媚儿轻轻地问:“大司马,你在看什么?”
唐亮节暗想:“这一次,狐媚子竟然没有用‘狗奴才’称呼我,难得啊!”
几乎是不假思索,唐亮节说:“陛下,微臣没有看到什么,却嗅到了什么。”
唐亮节的话,成功地引起了上官媚儿的兴趣,也引起了各位官员的兴趣。
上官媚儿问:“大司马嗅到了什么?”
唐亮节说:“微臣嗅到了阴谋和危险!”
众人听了,都吃了一惊。
上官媚儿问:“大司马何出此言?”
唐亮节说:“燕逆应该早就知道我们进入其境了!他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兵力,增援玉门关。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
兵部尚书眼前一亮,脱口而出——
“大司马的意思是说:燕逆是想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话一出口,兵部尚书方才醒悟到用词不当了,连忙掩住了嘴巴。
但是,兵部尚书要表达的意思,众人都听懂了。
一时间,一些文官,都主张赶紧退兵。
但是,武官们都是默不作声。
上官媚儿把目光投向唐亮节,虽然没有开口询问,却显然是让唐亮节表达看法。
就在这时,唐亮节的脑海里,又响起了系统那机械、冰冷而且毫无感情的声音——
“检测到宿主正面临着难题,现在给宿主两个选择:第一,按兵不动,等待苏定方的增援,稳扎稳打,周军不会遭受大的损失。奖励:藏宝图一份,可得白银万两。第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率大军东进,用御林军损失过半的代价,换取一份未知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