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章 回忆感情的痕迹
    新生入学之后很快就是中秋节和国庆节。中秋我们新老校友或许又年复一年的总有一拨到菁华去看那个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这年去没去我都不很记得了。此时我们97校友的场面已经颇为紧张。在菁华,杜冰确定了要跟个曾经的头儿读直博,阿昌因为眼伤休了半年学在争取保送研究生的节骨眼上;北邮的慕茗、中财的邓晶、理工的吕玉都在准备考研;我自己觉得如果研究生要考才能上确是个耻辱,保送是要争取,所以那时候累积两三门主科和两三门副科不及格外加英语四级没过还是领取了学校的保送推荐名额。所谓推荐名额,就是说和最终确定名单是不一样的,记得那时大约是年级15个人里取13个。

    (注:04年提笔时这段写得涵蓄,实际上当时是本14个推荐名额取13个,但是我给队友承诺过跟我一起比赛可以推荐保送硕士,这个时候证书里只有我一个人的名字,我没有多想,直接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他的名字也单独做了张证书复印件上报学校,等我按同等获奖申报。现在把这段加出来,是因为后边有人诋毁我的人品。所以想把事情细节加出来,我历史上的人品表现如何,大家自会给个公道。)

    那个国庆我们也只是小聚了一番,没有象往年那样安排远途的郊游。我们联系慕茗,他说头痛来不了。阿昌在国庆快结束的时候过生日,于是我们又以此为名义召集了若干人等到菁华给他庆祝。井雨也独自找到了大家,聊着聊着说到慕茗带她逛王府井去了,正是慕茗跟我们推辞说头痛的那天。我和杜冰先决定对慕茗进行逼问,后来想想还是给他留下个空间比较好,邓晶和吕宇知道后骂他严重的重色轻友。

    晚上在杜冰那里打扑克,井雨担心回宿舍太晚了不方便,我给她说我们送她吧,她就点点头说好。回的时候,井雨和我还有科大99的唐庚、杜海都上了375支线。唐庚和我以前单独聊到井雨的时候似乎对这个比他低一级的已经早有耳闻的女孩挺感兴趣,我就叫唐庚送井雨回宿舍。同学会,同学会,凑一对是一对,又算是我学雷锋做好事行善计一件。

    “喂,深井雨。”我叫她。“我要比你们早下车,唐庚他们学校离你们那里最近,让他送你回去吧。”

    “恩?”我们都是站着的,她扶着坐椅靠背转过头来,我和唐甘在跟前。“不用了,我自己回去就可以了。”

    “他们学校离你们学校很近的。”我推推唐庚。“这么晚了,女孩子一个人危险,你又是才到北京。”

    “不麻烦了,我到学校门口就熟了。”

    “不麻烦的,我们只隔了一站地。”唐庚也在争取,“送你到校门口吧。”

    “真的不用了。”她的态度比较坚决。“你们到站就下吧,我到站就是校门口。”

    以后我也没再给她推荐唐庚了。

    ———————————————————————

    龙大曾院士家里。

    “恩,很好!我很欣赏你!”曾院士转向她的老伴,“给我把纸和笔拿过来。”

    “老头子!你这样做……别人要说……”没想到她老伴反对了。

    我理解到这个不是一般意义的推荐信,本来也不报绝对的期望。“曾老,我说过来主要说两件事,另外一件是这个。”我从文件袋里抽出几页打印出的资料,是暑假我整理出来的自认为是张很有意义的“大牌”。

    “哦?你还搞物理理论?”曾老拿起放大镜对着第一页上边的标题说。

    “是的,您有空能看看,指点一下么?”我希望将来在曾老的指点下把些资料整理成重要的论文,当作报答曾老栽培的礼物。另外物理理论方面出新想法,凭我目前的资历也是得不到认可的。

    10分钟过去了。曾老并没对我所写有很好的评价,相反告诉我要走什么路一定要有个选择。学工程技术搞发明创造还是学物理科学搞理论研究,人的精力很有限,我不可能顾得了两头。

    我自认为两个最有创造力的想法中的一个就被简单地否定了。我不想细说什么,很难受。

    “我想说的已经说完了,既然不方便,我也不打扰您们休息,先告辞了。”我起身就要走,也不记得有没给曾老留下一份资料,只是做好打算记牢了内容后回去就把底稿销毁。

    “你这孩子,坐下,坐下!”曾老放下放大镜说,“你不是要推荐信么?我又不是不给你写。但是你要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我好奇他会问什么。

    “你选择做工程技术还是物理理论?”

    “当然是工程技术。”这个问题太简单,物理理论变成饭吃的难度太大,我这辈子都可能走不进那条路去而只能在远处观望了。

    “很好。”他自己在书房里去把纸笔准备好。酝酿了几分钟,满满一页句子考究,含义明确而又不直露锋芒的推荐书就放到我手里了。“你拿去,如果有谁难为你,你就回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