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骗了康熙全部章节 第884章 票拟大权
    在诸多大学士之中,唯独中和殿大学士,掌握了内阁的票拟之权。

    所以,康熙二十年,等图海死后,老皇帝将中和殿大学士收进了囊中,不授予任何人。

    不过,老皇帝毕竟年事已高,确实需要玉柱帮着处理各种折子。

    但是,中和殿大学士,作为正儿八经的满洲首相,总不可能整天待在清溪书屋的值庐里吧?

    六十七岁的老皇帝,因为中过风,右手已经无法批折,他确实是力不从心了。

    无奈之下,老皇帝被迫将早就收回的相权,让渡了无关大局的一部分给玉柱。

    既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怎么可能呢?

    于是,正六品及以下的官员任免之权,顺理成章的落到了玉柱的手心里。

    之所以,卡到了正六品这一层次。说白了,各部院的郎中和员外郎,恰好是正、从五品。

    这些人,别看品级不高,官职不显,却是各部院衙门中,真正掌握实权的群体。

    历史上的西太后,在撤帘归政之前,只给光绪帝提了一个要求:二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必须提交颐和园过目。

    实话说,西太后给光绪的实权,已经非常之大了。

    只要光绪帝稍微有点脑子,小站新军的中层军官里边,除了着名的“反骨仔”段祺瑞之外,王士珍、冯国章、曹锟和张勋等人,完全可以笼络进手心里。

    六品以下的官员里边,玉柱最看重的,其实是宛平知县。

    大兴县和宛平县,都是附廓京城的京县,其知县均为正六品。

    别看这两个知县的品级不高,实权却大得惊人。

    尤其是宛平知县,其所辖区域,包括现代的丰台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

    老皇帝常待的畅春园,就位于宛平县的辖境内。

    县衙里的差役们,有义务确保畅春园附近的良好治安环境。

    嘿嘿,在宛平县衙的差役里边,安插几个眼线,这就完全不敏感了呀。

    满朝皆党羽,有个球用?还不如关键性的位置上,站着自己人呢。

    有文德纳的帮忙,玉柱处理公务得心应手,既快且好。

    申时四刻,玉柱缓缓的起身,抬腿朝内阁公署的外面走去。

    照朝廷的规矩,宗室诸王贝勒须由西华门出入,百官臣僚应由东华门进出。

    玉柱既是奉恩镇国公,又是内阁首相,他当然可以随心所欲的就近选择了。

    当玉柱出现在东华门时,门前的官员,全都惊得目瞪口呆。

    自清军入关以来,申时以内就下值的首相,也就是玉柱了!

    “请中堂安。”

    “拜见中堂。”

    官员们纷纷垂首哈腰,退至东华门的两侧道旁,礼让玉柱先行。

    玉柱迈着四方步,泰然自若的走到马车旁。

    早有佟家的仆人搬来了长条凳,就搁在车辕的旁边。

    在两个太监秦定和严林的搀扶下,玉柱登上了马车,钻入了车厢内。

    直到玉柱的马车缓缓启动,原本退避三舍的官员们,这才长松了口气,该干嘛,接着干嘛。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是中和殿大学士乎?

    马车离开了御街后,大管事胡彪快步跟在车厢外边,小声禀道:“爷,您今儿个进宫前,曾经吩咐过小的,晌午以后,要去靖逆侯府赴宴。”

    胡彪不提醒,玉柱还真忘了。

    所谓靖逆侯府赴宴,实际上,是去替靖逆侯府的刘氏,撑一撑场子。

    没办法,上一回,刘氏使出浑身的解数,在榻上把玉柱伺候舒坦了。

    只要女人服了软,不敢再闹腾了,男人总有心软的时候。

    要不怎么说,任尔百炼精钢,亦须化作绕指柔呢?

    刘氏缠得死紧,玉柱脑子一热,顺嘴答应了她的请求。

    原因嘛,其实并不复杂。

    靖逆侯府,经过了数代的传承,就和红楼梦里的荣国府一般,看似家大业大,富贵逼人。实际上,早就是外强中干、入不敷出的花架子了。

    玉柱塞的银票,好说歹说,刘氏硬是不肯接。

    不管怎么说,单就这份硬气的态度,就足以令人高看一眼了。

    刘氏想自己赚钱,开一座银楼。

    众所周知,开银楼这种买卖,主要是赚达官贵人们的银子。

    若是玉柱在靖逆侯府露了面,哪怕他不说半个字,刘氏的银楼,也肯定是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玉柱本性好色,尤喜他人之妇的坏毛病,连老皇帝都装聋作哑,谁还敢多嘴多舌?

    只是,天公不作美,玉柱的马车,刚刚驶出崇文门,就被御前副总管刘进忠骑马追上了。

    “传皇上口谕,着玉柱畅春园见驾。”

    唉,人算不如天算,老皇帝早就料到了玉柱会提前下值,特意安排了刘进忠来叫他过去。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玉柱无奈之下,只得扭头吩咐二管事刘武:“去崇文门监督衙门,请我义兄代为出面。”

    “嗻。”刘武哈腰答应了,转身去找孙承运了。

    京城的顶级权贵圈子里,谁不知道,孙承运就是玉柱的影子啊?

    满京城打听打听,只要舍得砸银子,还有孙承运办不成的事儿?

    实际上,这这种传言,纯属流言,完全没有事实依据。

    主要是,孙承运收大钱之前,一律要先问玉柱的意思。

    等玉柱点了头,孙承运再收钱办事。

    只要孙承运收了钱的难事,都被办成了。时间一长,这信誉也就不是牛二,而是牛大了。

    小道消息嘛,各取所需的添油加醋,在所难免。

    一传十,十传百,演绎至今,倒把孙承运的地位,捧起老高。

    老皇帝的耳目极其灵通,他自然知道这些传言了。

    实话说,重臣贪财啊,好色啊,胡作非为啊,老皇帝不仅不在意,反而会乐观其成。

    想当年,没有老皇帝的纵容,隆科多又怎么敢从岳父的怀里,抢走李四儿呢?

    啥时候,玉柱被传成万家生佛,嗯哼,就该掉脑袋了!

    玉柱赶到清溪书屋的时候,老皇帝的脚下,摊开了巨幅的西北军事舆图。

    舆图这玩意,在大清朝属于是绝密核心的最高机密。

    没有老皇帝的批准,擅自调取军事舆图,就是死罪。

    “玉柱,罗刹国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老皇帝阴着一张老麻脸,宣布了不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