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见过大伯。”
“小进来了,过来到门房避雨。”
“是,大伯。”
“吃过早饭了吗?”
“大伯,已经吃过了。”
毕竟是一个家族,见面后大堂伯的态度还算是亲切。
大堂伯就是和自己父亲是堂兄弟,再上一辈就是亲兄弟。
再上一辈,就是同一个曾祖父。
没有利益冲突的前提下,族人们还是能守望相助的。
范进父亲去世之后,就是在族学里读了几年书。
族学就是大伯父之类家境殷实的人家凑钱开办的私塾,虽然请的老童生水准不行,也是给了范进继续上学的机会。
眼前还有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
二堂兄范还。
相比和蔼的大堂伯,二堂兄范还就是一脸傲气了。
看到范进过来行礼,范还也就是把头略点了点,就算还礼了。
范还是整个范家村范氏一族的骄傲,他已经过了县试和府试,小三关的头两关已经打通。
再过道试,就是秀才了。
后人总说穷秀才酸秀才,其实是误读。
相比于富豪和大商人,还有士绅大户,秀才是很一般。
但相对于普遍的平民阶层,秀才的身份地位是完全碾压。
不用路引就能出门。
见县官不跪。
可以代递讼状。
免身丁徭役两人,免田亩赋税。
有这些优待,你敢说秀才是穷酸?
能过县试和府试,成为童生也不简单。
一次县试多则数百人,少也过百人。
很多从小读书读到老的人,县试都不一定能过的去。
何况县试是和本县的精英博斗厮杀。
府试就是和其余的各县的精英博杀。
道试,就是和分在一个区域的各府精英一较高下。
范还是过了县试和府试,拿到了童生的身份。
可以够资格称“小友”了。
童生是小友,秀才是“朋友”。
大家在求学路上并肩前行,有志同学,所以叫“朋友”。
当然,一样读书,没有进学的,就不算“朋友”了。
在范还眼中。
范进这个族弟,读书不行,为人也一般。
家境又贫寒。
着实没有什么可以叫自己重视的地方。
对族兄的态度,范进也不在意。
人之常情罢了。
“小进,你去集上做什么?”
大伯带着人把车套好,走过来询问。
也不是太好奇。
范进这半大小子,能有什么要紧的事。
“就到集上看看时文本子,买几刀纸。”
这也是范进早就想好的回答。
“嗯,知道了,车上还有空位,你和你二哥挤一挤吧。”
“是,谢谢大伯。”
大伯笑了笑,拍了拍范进肩膀,道:“小进好好读,也早点得个童生。”
范进呵呵一笑,算是回应了。
范还面露不屑之色。
凭小进在村塾的表现,十年之内都别想中童生。
……
外间小雨还是不停的飘落。
几个仆人把范还的铺盖卷儿和书房用具搬上车。
又在车里放了软垫给范还坐。
小书童范响坐在范还脚边。
另一只脚边就是范进挤着了。
对此范进也没有什么不满。
在泥泞的村道走五里路更辛苦,挤一挤怕什么。
待范还,范进上了车,车夫坐在车檐下,轻轻一甩鞭,马儿咴咴叫了两声,车轮滚动,开始向王家集的方向赶去。
大伯娘这时才出现,对着范锡道:“进仔好烦,没事来挤什么挤,把我儿腿都挤的不得伸展。”
范锡道:“不过几里路,到了集上他就下车了,不耽搁我儿舒舒服服到县城里。”
“他到集上能有什么要紧事,不过去浪荡罢了。”
范锡道:“不能这么说,小进还是很努力读书的。不过么,没有我儿有天份。”
范锡一脸得色。
他倒是没想过,自己儿子除了上村塾外,一直单独请秀才老师补课。
现在又去告老的张乡绅等人办的书院里学习。
倦勤书院,有进士,举人讲课。
岂是村塾能比的?
“刚刚我还怕进仔他娘打发他过来借钱,吓了我一跳。”
大伯娘一脸鄙夷的道:“家里就一个妇人,进仔还读什么书,老老实实耕田种地不好么。”
“人各有志。”
大伯打着哈哈道:“没准小进就能进学呢。”
“你范家出一个秀才就祖坟冒青烟了,要是范进再进学,怕是祖坟要着火了吧。再说了,范家这点文气,都归范进家独有?我却偏不服气。”
大伯娘现在想起范进父亲中秀才时,族人的欢腾和对范进一家的巴结。
还是气不打一处来。
“无知妇人,怎么说话的?给别人听到了怎么想我这族长。”
……
大伯和伯娘的话,范进当然是听不到了。
毕竟走远了。
盘膝在马车上,车窗半卷,窗外细雨蒙蒙,景致令人心旷神怡。
大片阡陌相连。
偶见民居草屋。
时有鸡鸣狗吠。
还有妇人呼唤调皮小儿回家的呼唤声。
也算是太平盛景。
----
求鲜花评价支持